篇一 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示范學校申請報告模板1050字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從根本上推進素質教育發(fā)展、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美術工程,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一項重大舉措。根據永平縣教育局永教通[2019]8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對照《永平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示范學校評估方案》的要求,認真進行對照,認為符合示范學校申報條件,特提出申報,請予認定為謝。
一、基本情況。
廠街中心完小是一所集并寄宿制學校,生源來自周邊五個行政村和鄉(xiāng)政機關,覆蓋人口9000多人。學?,F有10個教學班,在校生278人,教師17人。是廠街鄉(xiāng)文化交流中心,承擔著“兩基”任務和成人文化技術培訓和黨員培訓任務。學校全面落實“兩基”,為廠街兩個文明的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輸送了大批人才,為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作出了應有貢獻。
二、領導重視。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啟動至今,學校非常重視此項工作,成立了以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總務主任任副組長,教學骨干為組員的課改實驗領導小組,負責學校課改實驗培訓、指導、評價工作。并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實驗方案》《廠街中心完小課堂教學評價表》管理跟蹤教學過程。
三、注重實驗過程的管理。
1、制定了《教師培訓制度》,教師必須參加繼續(xù)教育培訓,定成必修學分。對派出學習的教師回校必須組織培訓學校教師或承擔公開課的教學任務。將教師外出培訓提高與學校校本培訓結合起來,做到每周一次小教研,每月一次大教研。
2、建立教師互聽互評聽課制度。校長主任每周必須聽課一節(jié),教師每學期必須聽課10節(jié),聽課結束必須與授課教師交流,以期共同提高。
3、認真做好教師教育教學設計的編寫指導,將以往的“雙基”目標全面轉向“三唯目標”,同時做好教后反思。對各種教學業(yè)務由教導處按時檢查收集歸檔,納入學校過程管理。
四、產生階段性的實驗成果。
1、改革評價方法,突出管理的激勵性。教師從德能、勤、績等幾個方面評估,探索學生采用“等級+特長+鼓勵性評語”式的評價方法,提高評價的科學性。
2、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培養(yǎng)合格的特長生,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成立了作文、美術、音樂、籃球、書法、舞蹈、乒乓球等課外活動項目,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參與,揚其特長,發(fā)展個性,促進學生個體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3、強調質量意識,確立質量目標,加強質量監(jiān)控,提高教學質量,力求各科成績位居全鄉(xiāng)前3位。
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我們必須抓住,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發(fā)展,以改革出特色的管理目標,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盡快構建起具有我校特色的新課堂教學模式,引領我鄉(xiāng)課程改革的進程,對照《永平縣基礎教育課程實驗示范學校評估方案》自評得分94分,自認符合申報條件,特此申報,請予認定。
篇二 西部農村基礎教育調查報告2900字
在深化基礎教育的今天,西部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仍然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就起存在的現狀和矛盾,仍具迫切性和嚴重性。要推行全面的基礎教育改革和取得中國教育事業(yè)的全面性勝利,西部農村地區(qū)的教育和弱勢亟待提高和改善。那么,西部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的現存狀態(tài)和矛盾有哪些呢?如何結合實際,找到符合實際而科學的解決方案呢?
一,西部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基本矛盾。
基礎教育改革的實施和推行,很大程度是依賴于當時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以及政府對其投入等綜合因素。西部農村地區(qū)的經濟結構.社會形態(tài).文化底蘊無不影響和左右著基礎教育改革。其實施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如下:
1,西部地區(qū)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政府對西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重視和投入,西部地區(qū)的經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經濟發(fā)展迅速,國民生產總值逐年攀升,西部自身通過政策改革.吸收外資.宏觀調控等一系列符合西部自身實際的改革,使西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政府對于基礎教育的投資力度.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師資力量都得到改善。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西部地區(qū)相對于東部發(fā)達地區(qū)對于基礎教育的投入捉襟見肘。就我國現實的經濟發(fā)展狀況來看,西部農村經濟仍處于被帶動.相對落后的狀態(tài),由此對于基礎教育的投資意識和比重相對疲軟。西部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設施.校園環(huán)境.教學設備等已經不能滿足基礎教育的需求,不能滿足學生對于課程的深刻理解.思維的發(fā)散.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而西部農村地區(qū)往往關心的是經濟發(fā)展速度和質量如何,物質文明建設是否有提高,卻忽視了教育對于經濟發(fā)展的潛作用。這樣就導致了經濟發(fā)展和基礎教育的惡性循環(huán)。
經濟的發(fā)展模式和思路很大程度上受到所處地區(qū)的社會文化影響,基礎教育改革,變革的往往是那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事物,社會風俗和文化底蘊中存在的一些東西很容易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障礙。
西部農村地區(qū)民眾長期以來形成的舊的觀念和生存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構建的文化則制約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度和進程。西部農村地區(qū)的精神文明建設制度相對不夠完善,而幾千年的自然經濟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形成了自有的貧困文化貧困文化與文化貧困 這里所說的 貧困文化” “ 與時下熱門話題中的“文 化貧困” 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從文化形態(tài)上來理解 的, 后者主要是從知識層面上來理解的。“文化貧困” 的著眼點, 主要在于素質低下( 如智力低下、 科學文化 知識缺乏等) , 它主要從量的關系方面反映人們的一 種智力狀態(tài), 基本上局限于工具理性的范圍。而 “貧困 文化”則是指人們所擁有的一種安于貧困的價值觀。 它主要從質的屬性方面反映人的深層精神狀態(tài), 屬于 價值理性范疇。如果在這方面陷入貧困, 要比物質貧困、 智力貧困更深重、 更可怕、 更難以擺脫。
西部農村地區(qū)這種自有的文化體系,最直接的作用對象是處于教育中主體地位的學生群體。西部農村地區(qū)的學生群體生活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的受到這種文化的熏染和毒害。其在此文化暗示下形成的學習方式,學習觀念,和學習思維或多或少的在圍繞著這種文化展開.進行。那么,西部農村地區(qū)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會是煥發(fā)生機的具有極大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了,而將是一種被動的疲軟的學習。
2,基礎教育的不平衡。
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西部農村地區(qū)在基礎設施建設,師資力量,教學質量,等方面都存在局限,在發(fā)達地區(qū)與不發(fā)達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重點院校與普通院校之間,存在著不平衡,這種教育的不平衡性很難調和,它受到區(qū)域,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和影響。
西部農村地區(qū)在基礎設施建設,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方面相對于發(fā)達地區(qū).城鎮(zhèn)學校明顯感到底氣不足,在校園環(huán)境建設基本滿足學生就學需求的前提下,那么師資的良莠很大程度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慣,而教師會對任教地區(qū)和學校進行選擇,那些發(fā)達地區(qū),環(huán)境待遇好,重點院校就成為其熱門選擇,對于落后的西部農村地區(qū)往往招不到.留不住好教師,造成了西部農村地區(qū)師資嚴重匱乏,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帶不進來,使得西部農村長期處于落后和蔽塞的狀態(tài)。信息獲取和交流機制陳舊,外面的教育信息動態(tài)獲取很被動很遲緩,無法準確撲捉最新的教育動態(tài)信息和科學的教育方法,長期處在被動中。
但是西部農村地區(qū)的這種教育上的不平衡性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而會因著地區(qū)的經濟的發(fā)展存在。
3,西部農村地區(qū)學生自身狀況:
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題,教學質量的優(yōu)略必將在學生本身得以體現,那么學生主題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學習觀念也就微 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各方面還未成熟的學生們很容易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的影響。
西部農村地區(qū)家庭中仍然存在封建殘留思想,比如:“重男輕女”“學知識無用論”等,這樣,來自家庭和社會上的封建思想潛移默化的左右著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行為,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誤導了學生的學習觀念。學生無法正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而是把學習當成一種逃避不了的任務,對于學習沒有自信和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是以教師的教授為課堂的中心,忽視了學生是有思維的人,重在傳授課本上的定理和公式,而西部農村地區(qū)的課堂更是把課本知識的傳授和教師的教做為教學重點。這樣的結果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片面追求教學的全面發(fā)展和共同進步,沒有深入分析和研究學生中存在的差異性,以及個體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專長。致使,大部分學生不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建議,甚至會有很多學生因為某方面較差而被視為弱智,這樣就大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在西部農村地區(qū)很大范圍內這種現象很普遍,而由此造成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低下很嚴重。
二,尋找根源,創(chuàng)新方案。
西部農村地區(qū)的基礎教育形勢以及學生主題都存在自身特點,我們不能忽視這些特點而盲目的“一刀切”,而是要分析,尋找其存在的根源和背景,把握實際,創(chuàng)新的制定解決的方案,這樣才不會背離西部農村的實際盲目改革。
1,聯(lián)誼,聯(lián)教,資源網絡化。
西部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存在的不平衡很難調和,然若對西部農村盲目的進行“一刀切”式改革,勢必無法達到預期的改革局面和效果,那么,我們就應該在分清形勢,聯(lián)系實際的前提下,區(qū)別對待,創(chuàng)新.科學的去尋求解決之道。
西部農村地區(qū)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教育基點相對分散,在這種前提下,要充分調動各種教育資源的積極性,就需要首先對這些資源編制,整合,建立聯(lián)誼,聯(lián)教機制,使教育資源網絡化,在不平衡中尋求平衡點。在東西部之間,城鄉(xiāng)之間,校校之間,師師之間建立一個互動互融的交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達成教育資源的交流共享,從而激活各種教育資源,使其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這種教育資源的交流共享,可以從教學教案,內容,資料,方法;學校的管理模式,課程的安排,進行交流,各校根據自身特點對共享資源分類吸收.引用.發(fā)展。
師師之間的互動也會大大的活躍教學,使教師,學生得到的優(yōu)化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以達到師資不平衡中的平衡。
篇三 香港基礎教育考察報告2800字
按照《廣東省中小學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yǎng)工程”(2023-2023)實施方案》(粵教師[2023]21號)及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培養(yǎng)方案》的相關要求,我們一行幾十人于2023年4月中旬赴香港開展基礎教育考察學習活動。
在香港職業(yè)訓練局高峰進修學院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分別聆聽了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專業(yè)顧問、崇真書院前校長張文彪博士的講座《香港優(yōu)秀教師的必備素養(yǎng)和專業(yè)發(fā)展》,香港前教育局副秘書長、前教育署副署長鄭文耀先生的講座《香港中小學教育制度、校本管理及課程改革》,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拔萃女書院、崇真書院、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并就課程改革、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生全面素質培養(yǎng)范疇涉及的問題與鄭文耀先生進行了對話交流,隨學生參觀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展城館,從而對香港的基礎教育有了較全面的了解。
一、香港教育的基本情況
1.辦學形式和管理架構。
香港的中小學共1085所,其中90%為津貼、直資學校,5%為官立學校,5%為私立學校。香港沒有內地的“中職”類學校。我們參加的三所學校中,拔萃女書院為基督教學校,是直接資助學校辦學模式,在政府每年按學生人數資助經費之外,學生每月還需交納一定的學費給學校;崇真書院也是基督教學校,為津貼學校辦學模式,跟官立學校一樣學生均不用交納學費。
香港基礎教育的主管部門是香港教育局,負責研制教育政策,監(jiān)管教育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各所學校的具體管理架構不盡相同,在校長之上普遍設立有校董會或學校管理委員會(由教育局或校董、學校、家長、校友等方面的代表組成)。
2.學制和規(guī)模。
香港的國民教育體系為:1-2歲為學前教育(家長陪同參加),3-5歲為幼兒園教育,6-11歲為小學教育,12-17歲為中學教育,18-21歲為大學教育。每所中學均設置中一至中六年級,小學、中學的十二年已全面實行免費教育(即內地的義務教育)。
2023-2023學年的基礎教育在校生總數為797976人。每所學校的在校生總數一般為600-1000人,每班人數為27-33人。拔萃女書院為小學、中學一貫制女校,社會聲譽極佳,在校生也只有1120人。
3.入學辦法。
小學、中學(初中、高中)均實行免試入學,分別按照《小一入學辦法(poa)》《中學學位分配辦法(sspa)》《初中評核辦法(jsea)》就讀小學、初中(中一)、高中(中四);大學則依據香港考試局組織的“中學文憑試”及《大學聯(lián)合招生辦法》進行自主招生。
4.課程設置與教學語言。
因為中六的文憑試科目為4個核心科目(中、英、數、通識教育)和至少一個選修科目,所以各校的高中課程基本一致(選修科目共十余門,各校開設的選修科目數量不一)。初中與小學的科目設置各校不盡相同,如拔萃女書院設立9個學習領域18個學習科目;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的中一、中二為14個科目,中三為16個科目。
香港中小學的教學語言普遍為英語或粵語,只有教學“中國語文”等科目時才使用普通話。
5.關于教師。
香港的教師必須是教師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非教師專業(yè)畢業(yè)的必須進行一年的“教育文憑”學習才可以取得教師資格。所有教師入職前要有16周的實習訓練期。除正式教師外,還有約15%的教學助理,但他們不能單獨擔任教師的教學工作。
教師待遇收入高于全港平均工資水平,國立學校教師是公務員。制定有教師退休保障計劃——公積金制度。
班級教師配額,初中為1:1.7,高中為1:2。教師周課時較多,工作量較大。拔萃女書院另聘了30余名教師,教師每周課時約17節(jié),已是全港工作量最少的學校。
二、香港基礎教育的基本特點
1.充足的財政保障。
2023-2023財政年度,香港支出的教育經費為682.74億元港幣,占政府財政總支出的18.6%。中小學整體實現相對均衡性的發(fā)展。
2.管理和評價方法獨樹一幟。
政府不直接管理學校事務,而是對學校實行“賦權問責”的管理方法。學校有充分的辦學自主權,香港政府則通過《質素保證機制》分八個范疇23個指標每年對每一所學校進行為期一周的綜合評估,評估等級分為“優(yōu)異、良好、尚可、欠佳”,但評估報告不向社會公布。此外,還有國際層面的“專家定期檢討”機制對學校進行評估。
學生就讀小學、中學期間,大型的統(tǒng)考只有中六的“文憑試”(相當于內地的高考),各科成績以等級的形式呈現;各校之間互不知道對方的考試成績和錄取情況。我們所參觀的三所名校,都沒看到、聽到學校介紹歷年高考升學情況。從墻上貼著的“2023年中學文憑試安排表”來看,考試分散安排在四月份的18天中,每天考一門學科。
學校不可以開除學生。留級生應低于學校人數的5%,但小學或中學階段每位學生最多只能留一次級。不提倡學生復讀備考。
3.重視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嚴格教師準入制度。制定有相對比較具體的“教師專業(yè)能力理念架構”,以讓教師對專業(yè)能力進行審視,同時也對教師給予專業(yè)發(fā)展道路的指引。以制度保證在職教師接受繼續(xù)教育,其中每位教師在三年內須參與150小時的持續(xù)專業(yè)發(fā)展訓練。
但同時我們也發(fā)現,香港的校際之間、教師之間研討交流的機會普遍較少。
4.“全人教育”頗具特色。
香港學校普遍開展形式活潑的“全人教育”,讓學生全面成長。其中拔萃女書院的辦學理念為“追求卓越”,力圖讓學生高效能學習,發(fā)揮潛能并樂于終身學習。
香港課程改革后新設立的“通識教育”“應用學習”科目很有特色。通識教育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通過一系列與生活有關的論題,發(fā)展學生自我研習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應用學習”則是一反“學以致用”的做法,采取以“用”促“學”的方式,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
學校一般是上午8點到下午3:30為規(guī)定在校時間,其中中午休息(含吃午飯)為一小時。下午放學后的50分鐘一般為學生自主的興趣小組活動時間。其中拔萃女書院成立了70多個興趣小組,要求學生至少參加其中的一個。學校提供各種設施設備平臺,讓學生課后自我充分發(fā)展。對學生收取適當的費用,目的是讓學生具有責任感,只要學生本學期能保證參加課外活動的出勤率,還能獲得退費的待遇;學校還為一些課外興趣小組聘請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yè)人士來進行指導。
崇真書院開設了很多必修或選修的實用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技能,如縫補、手工、烹飪等。
5.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落到實處。
香港的學校普遍成立有“家長教師會”和“校友會”,他們經常協(xié)助學校開展教學之外的各項工作,特別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心理等教育。而社會也為學校教育大開綠燈,如香港立法會內設有一個“學生模擬立法會”,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法制和參政意識;而開放香港展城館給公眾參觀,以了解香港的城市建設發(fā)展的歷史和未來的城市規(guī)劃,更能激發(fā)市民特別是中小學生的愛港熱情,讓學生從小就樹立主人翁的精神,為城市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獻計獻策,這比任何空洞的說教有用得多。
三、幾點思考與啟示
1.教育必須均衡發(fā)展,努力縮小學校間的區(qū)域差異、城鄉(xiāng)差異。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烏龜跑贏兔子只能是一個童話故事。
2.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確立全面的人才觀。應樹立普高、職高、技工學校都能讓學生成才的觀念,應引導社會、群眾對中小學進行綜合評價。應正確處理好高考、中考與素質教育之間的關系,不能讓高考、中考成為應試教育的借口。
3.社會要求與學校要求應有機銜接。
篇四 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調查報告650字
1.機構行政化
中國農村現階段教育主管機構行政管理人員與學校行政管理人員之和與教師之比是1:1,就是說一個教師在上課,后面就有一個領導在監(jiān)視著。人多,機構就多,部門就多。不管理是不作為,換句話說,管理管理,不管就沒人理。管理了,事務就多,文件就多,會議就多。很多學校安排了專門參加會議、領取各種文件通知的專職駐城辦事人員。有人統(tǒng)計了一下,教師一半時間在課堂,一半時間要應付各種會議、檢查、達標、驗收。兩個一半,這樣算起來,農村基礎教育的人力資源的投入用到孩子身上的只能說是一半的一半。
教育是什么?教書、育人,教師的事。領導是什么?不教書,不育人,育教師。所以教師要想生存只有兩種方式:一是要教好書,指哪干哪;二是要有個領導做保護人,潛規(guī)則吧,不然,就得被育。教好書不難,多學習,多交流。不被育就難了,那么多的領導在監(jiān)視你。所以巨大的壓力之下教師大多也分為兩類:一是老黃牛,別思想二是奴隸化,想方設法變成主子。這樣算來,教師隊伍中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yè)的也不是很多。
2.管理行政化
如此龐大的,鋼架的,而且后勁十足的教育管理機構,還能融下多少自主、創(chuàng)新的時間和空間呢?教育管理部門就自己去考察,研究,再發(fā)文,培訓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向教師發(fā)號施令。按章辦事,按文辦事,辦不好就得被育。
3.教學行政化
教學行政化表現為:一是為分二是為了作業(yè),上面布置下來的課題要完成,條條框框要完成,上傳下達傳遞給學生。三是龐大的作業(yè)量,龐大的班級學額,龐大的課時數,教師能應付就高手了。還什么自主呀,都自主就鬧翻了天了。
篇五 基礎教育統(tǒng)計自查報告750字
基礎教育統(tǒng)計自查報告
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數據質量核查自查報告
根據上級《關于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配合教育組此次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核查工作,我園對教育統(tǒng)計數據在生成、填報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全方位的自查?,F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積極貫徹落實統(tǒng)計法律、法規(guī);及時上交相關數據,按時
完成數據統(tǒng)計工作。
(二)基本完善學校統(tǒng)計工作規(guī)章制度建設,按照統(tǒng)計制度的規(guī)定設置了原始記錄。
(三)加強統(tǒng)計人員的管理。我園由專門人員具體負責統(tǒng)計工作,班主任具體負責各班各種數據的采集填報工作,使數據內外一致,不走樣,不摻水分。
(四)重點核查了學校上報的教育基礎數據庫、基層統(tǒng)計報表的有關數據:
1、在園生數。通過核對幼兒學籍數據庫人數,登記上報人數與實際在園生數一致;
2、教職工、專任教師數和現任的一致;
3、校園土地面積。土地登記面積和學校土地實際使用、占地面積一致;
4、學校建筑面積。通過核對核實校舍建筑面積(教學行政用房)與上報數據庫的數字一致;
5、固定資產和教學儀器設備。通過核對固定資產(教學儀器設備),固定資產數據與幼兒園現有的基本一致;
6、圖書冊數。通過核對圖書記錄和上架圖書的實際情況基本相同;
7、基礎教育的班額基本符合要求。
(五)建立了檔案室,建立幼兒花名冊和教職工花名冊,并且適時更新。為了加強數據管理與維護。我們要求班主任要經常與負責統(tǒng)計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及時上報各類數據的變動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訂正修改,確保了學校基表與上報的數據庫相一致。
以上是我園教育數據統(tǒng)計情況所進行的檢查情況,我們決心借助這次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核查工作的時機,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工作,及時更新相關數據從而使我園的教育統(tǒng)計工作日臻完善。
__幼兒園
20__年9月3日
篇六 實習基礎教育調查報告3450字
為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于我實習所帶的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fā)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和平中學體育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于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體育教育的情況。 我所在的實習學校是一所鎮(zhèn)高中和平中學。和平中學始建于1919年秋,是我縣歷史最久的一所具有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校風的重點中學。九十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幫助下,在社會各界的信任支持下,作為和平教育的領跑者,和平中學始終堅持銳意進取,搶抓機遇,不斷完善的奮斗精神,本著為全縣父老服務的意識,向各高校輸送了數萬名優(yōu)秀的和平學子,圓了無數山區(qū)孩子的大學夢。學校規(guī)模較大,和平中學有個校情,人數特別多了,一共有60多個班每個班60多個人,每節(jié)課就有八九班上課。
該校是河源市的一所重點學校,近年來生源增多,由于經濟的影響,河源地區(qū)對教育的投資較好,學校的經濟狀況較好,體育設備,較齊全,該校學生的體育成績中等,基礎薄弱,班里學生體育水平得到提高,兩極分化逐漸減小。 我調查發(fā)現,現在的體育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體育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強度大的內容,以便學生達到運動量,達到有運動負荷的目的。調查中有的體育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體育鍛煉不是很重視,尤其是田徑類,認為體育鍛煉跟學習成績沒有多大的影響,和其他身體素質好的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況且體育鍛煉辛苦,就算堅持一段時間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練力量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練的。因此上課要多樣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體育可的興趣,特別是多做游戲代替枯燥的素質訓練,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fā)現在現在的中學的教學中并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刻苦訓練才能出成績,造成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新教學方法針對性不強,這種教學方法對于該地區(qū)也較難普遍使用,因此,老師們仍然保持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老師們認為一個班里的學生體育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為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體育成績提上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于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采取 了放棄的態(tài)度,他們認為不能因為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中考體育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著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對短跑和彈跳教學工作要認真、仔細的多,因為考試時就是跑和跳,而且學生對跑和跳簡單容易成績比較容易上去。調查中,大 部分的教師采用的體育教學方法是讓學生重復的跑、跳,然后在原地做輔助練習,很少有老師采用游戲的教學手法,多是位移的跑跳為主,這樣更能夠讓學生很好地提高體育成績。而技巧教學則相對薄弱,只注重跑跳,而對學生的興趣不太注重。在調查中我還發(fā)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活躍。老師說本校的學生的記律較差,自覺性不足,如果氣氛過于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克制。而且學生的控制能力較差,游戲的應用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體育課的情況。
在調查中, 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體育不感興趣,不想上體育課。他們認為體育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上,以前上體育可放羊式,到現在的專門訓練,心態(tài)上還沒有完全接受,只是應付中考體育。學生對游戲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游戲過量,造成運動量上不去。甚至有的學生說,老師的游戲方法太土,因此影響了對體育積極性。 調查中,學生希望體育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體育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后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后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為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下后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發(fā)覺,只要能多關注后進生,他們會很感動、進步很大努力去訓練??磥砝蠋熞靡环N平等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生,多鼓勵后進生這一點對于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于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于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 有的學生說上體育課就訓練沒有其他知識學到的,只是訓練跑跳的內容,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體育興趣就會有所下降了。他們希望老師在課堂上能勞逸結合,不單單局限于體育成績。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體育課開心而又有運動量的體育課,體育老師不愛大聲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體育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愿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了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著,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fā)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另外,有部分學生表示,對體育考試的內容難以理解。我覺得體育考試無非就是體現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擺了。該校放學時間為5點20分,6點50分又要上課,由于較晚,學生沒有時間去參加體育活動。大多數學生回去就沖涼和吃飯,然后回教室上課,這也是
造成體育成績不好的原因之一。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為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 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喜愛的項目提高興趣了他們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體育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籃球賽之類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做游戲、創(chuàng)新的教學,而不僅僅是跑跳上的枯燥運動。多說關于體育的名人故事已經具有教育性的例子。
二、正確對待學生的興趣,添加多點的體育設備讓學生除身體素質外,多練技巧性的運動,培養(yǎng)學生的多樣性。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能通過體育的教學使學生應用到生活當中。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為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于體育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認真練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為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并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 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為體育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 更好地展開。
總之,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yōu)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后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堅持下去,多了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愿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最后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持的老師們、學生們表示感謝!
篇七 農村基礎教育發(fā)展調查報告9100字
一、基本情況
1、調查對象:本次調研涉及的對象主要是全市三個區(qū)的農村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年齡從幾歲到60歲不等。
2、調查方式: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為主,走訪座談、個案分析、資料分析為輔的方式,使調查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真實性。調查的時間為__年5月。
3、調查內容:教師的生活及家庭情況、教師的思想情況、教師的身體狀況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時的救助情況、教師的工作狀況、教師的福利狀況、教師的心理疾病及教師遷移變化的動機、農村教師的現狀、社會各界對教師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農村教育現狀及農村教師心態(tài)的調查結果分析
1、 問卷調查的結果統(tǒng)計。
本次調查共下發(fā)問卷400余份,回收368份。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2%,學生占12%,青年占46%,中年占28%,老年占14%,領導占30%,教師占62%,其他人士占8%。
2、農村教育現狀的基本特征。
(a)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工作量大。
調查中,很多的學校領導表示,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在我們的問卷調查表中,一周有20節(jié)以上的課的老師占78%,10節(jié)以下的只占10%,剩下的12%就在10到20節(jié)之間。在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80%以上的老師一般上的是2門到3門課。在村小,有18%的老師還在上復式班。比如隆興小學十四村,地處金城山,山高路遠,學生上學困難,老師更加不愿意到那去上課,整個村小就只一個老師,不上復式班,孩子又怎么辦呢?象這樣的村小還有很多很多。擔任班主任的老師,除了教學工作外,還有更多的班務工作需要處理,上課前得寫教案,上完課后得批改作業(yè)、研究學生、家訪等。繁重的工作不僅體現在上課時間上,而且其它方面也體現得十分突出。比如在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大多還要搞大量的機械作業(yè)、家庭作業(yè),教師都得認真檢查批改;除作業(yè)外,還要對付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考試好像成了體現教師工作價值的唯一方法??荚嚨倪^程實際上就是教師繁重工作的過程:出題、監(jiān)考、看卷、分析……著實忙!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還包括對學生的管理。復雜的學生問題,讓許多教師心理勞累是不言而喻。
我們看看御史小學的李蜜老師一天的工作:
6:00--------6:30
起床、洗蔌、做早飯
6:30--------7:00
吃飯,邊吃邊看當天上課的教案
7:00--------7:40
到教室,安排并帶領學生打掃清潔衛(wèi)生
7:40--------8:20
檢查學生的家庭作業(yè)、輔導學生早讀
8:30--------11:40
上午有三節(jié)課要上,兩節(jié)語文、一節(jié)數學
11:40-------1:00
回家做飯,動作快的話還可以休息一會
1:00--------2:40
到教室安排學生睡午覺,并守午覺
2:40--------4:40
下午一節(jié)語文、一節(jié)數學
4:40--------5:20
批改當天的作業(yè),并且準備第二天的教案
5:30--------6:30
學校開會,會上強調安全并布置班主任工作
6:30--------7:40
匆忙的吃晚飯,盡量安排時間家訪
7:40-------
刻試卷,為學生出習題,做完后休息
李老師還是在中心小學任教,她一個人上一年級的語文和數學課,并擔任班主任,學生有近50人,繁重的工作已經讓她疲于奔命了。李老師只是我們很多老師中的一個。
而且,除了這些外,老師還得管理和揣摩學生的心理。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和留守兒童給農村教育工作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負擔,而這種沉重的心理負擔在教師全天候的工作之外無形中延續(xù)著,這是其它任何一個職業(yè)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學任務,超負荷的工作量,讓許多教師都紛紛把目光投向城區(qū)學校,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工作,好的教師都流向了城區(qū)學校。工作量大,因而造成師資的流失、師資力量的薄弱……形成了長期的惡性循環(huán),農村教師的負荷也就不斷增加!
(b)硬件設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農村學校,教學軟件上的資源相對是平穩(wěn)的,而在硬件設施上,存在著嚴重的不足。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設備,有多媒體設備的學校也不一定有幾個老師會使用,形同虛設。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fā)現,農村教師最辛苦的當數上音樂課。
如御史小學,目前的音樂課設備就只有一架破舊的電子琴,又重又破,幾個音樂老師上課都沒用它。姜大豐老師上音樂課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老朋友二胡給拿上,其他大部分老師上課都是用嗓子吼。
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御史小學。
在我們的調查中,80%的學校音樂課設備都還基本沒有,情況好的學校至多也就是幾臺錄音機,或者風琴。有鋼琴的學校,只是個別。
體育課,也沒有孩子玩的東西,上體育課就相當于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候。大部分學校就是幾個乒乓臺和籃球架。而且,由于師資力量的不足,大多數藝體科目沒有專職的老師,都是由其他老師上。上課的老師很多時候都是讓學生自習、做作業(yè)、看書。素質教育在這一方面完全得不到體現。
硬件設施投入不足,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
(c)“留守兒童”現象突出。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據了解,目前我國進城的農民工1.5億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規(guī)模已達2290萬人,而且這個數字還將在未來幾年繼續(xù)呈較大規(guī)模的上升趨勢。農村教育的對象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在我們的調查中,80%的學校反應留守兒童現象嚴重。調查顯示,有69.8%的監(jiān)護人表示“很少與孩子談心”,只有11.3% 的留守兒童表示“有煩惱的時候”和照顧我的人說說。在教育態(tài)度方面,有70.8%的隔代親人及73.1%的親戚表示只照顧“吃穿睡覺”,別的很少管?!斑@說明‘留守兒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圍,委托監(jiān)護人難以盡到對孩子的全面教育責任?!泵鎸@個特殊的群體,我們的教師有著無以言狀的苦楚。
御史小學的王小平老師不久前曾遇見過一件值得我們深思的事。學校為了便于管理,安排四年級開始上早晚自習,遠的學生都住校,王老師是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每天晚上都會到寢室查夜,那天晚上,班上的一個女生不在寢室,王老師找遍了學校,也打電話問了不少的人,一夜無眠,第二天一早又急忙到她家里去問,卻發(fā)現那女孩子偷偷的回家了,但是家里的大人卻沒想過老師會很焦急的尋找孩子??梢?,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爺爺奶奶的教育觀點和方法與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著本質的沖突。
我在招收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個家長非要把自己不到5歲的孫女送到班上讀一年級,不管我怎么跟他做解釋工作,到最后還是想方設法把學生弄到教室里坐上了。一個月下來,孩子吃不消了,哭著不進教室,這時候的家長就完全把責任推到了我的身上,認為是我非要讓他的孩子讀一年級的,并且認為是我們學校的教育有問題,要不孩子怎么會不進教室呢?農村中的家長認為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責任就在學校了。他們不聞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到學校吵鬧,
今年開學發(fā)生在御史小學的另一件事情,讓我們很多的老師對農村家長的教育觀念感到痛心。二年級一班有一個同學叫秦勇,這個男孩子年紀不大,但是很調皮。據該班班主任陳老師說,這孩子是中途到班上學習的,上課從來都不認真聽講,也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而且還老是遲到、曠課。他家里只有他的奶奶,一學期下來,考試成績只有5分,這下他的奶奶著急了,開學的時候找到陳老師,問陳老師是否可以讓孩子留級??紤]到孩子確實太小,成績跟不上,老師同意了他奶奶的請求,并且?guī)椭鵀檫@個孩子辦好了手續(xù)。誰知道,等把孩子弄到一年級教室坐上的時候,他奶奶的一番話卻讓在場的老師和家長目瞪口呆。原來,秦勇在去年9月的時候到學校報名讀一年級,當時學校規(guī)定必須要滿6歲才可以報名,他還不到規(guī)定的年紀,按說應該去上學前班,但是他的奶奶卻讓他直接進了2年級的教室,并且對老師謊稱是從外地回來的。也就是說秦勇根本就沒讀過學前班,更別說上一年級了!
說到這里,我就不知道該為我們的教育感到悲哀還是為我們的孩子覺得無奈。
父母不在身邊,一些“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愛,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撐,也容易出現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機。調查表明,不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較為嚴重,有的任性、冷漠、自卑、自閉,有的內向、孤獨、柔弱無助,有的甚至對父母充滿怨恨和逆反心理,還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監(jiān)護而變得膽小,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另外,“留守兒童”也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傷害?!癬_年公安部有個調查,顯示了兩個‘大多數’,即全國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數在農村,其中大多數又是‘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偏執(zhí),難以溝通。目前,‘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存在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出現的一個不容忽視的新問題。各級政府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措施予以逐步解決?!?/p>
(d)教師福利待遇低。
據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統(tǒng)計:工資在500到1000的占80%,其中青年教師居多;工資在1000到1500的占16%,中年教師居多;工資在__以上的占2%,老年教師居多;待遇上覺得可以的只占18%,67%的老師認為基本沒福利待遇,15%的老師覺得根本沒有;在我們的走訪中,90%的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福利問題。據調查了解,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農村教師,每個月的工資不到500元。隆興小學劉學華老師說“98年出來參加工作的時候,工資一個月只有200多元,教了8年多的書,現在一個月的工資也不到700元”,該校楊文泉老師教師說“我們出來參加工作的時候工資不到30元,一家?guī)卓诰涂恐?0元過日子”,大部份的農村教師都是一個人的工資養(yǎng)活全家。御史小學的唐祥清老師說,他以前的工資也很低,老婆是農村婦女,生了6個女兒,上有老人要供,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養(yǎng),學校的那點工資根本不夠用。陳通周教師說他們教書那幾年,真的是一人做幾份工,早上的時候一早就上地里去勞動,不到8點,就趕回家吃飯,然后急忙往學校趕,等上完課,連家門都不用進,拿著工具又上地里去,然后回家吃午飯,吃完飯又得去上課,下午回來還得忙農活!在家里,男人是主要勞動力,如果光指望學校的那點錢,全家早就餓死了。很多年輕老師說,我們辛苦的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每個月的錢不夠自己一個人用”,更不要說結婚養(yǎng)孩子了。許多老師就是覺得在農村教書的福利待遇太低而離開了這個職業(yè)。御史小學的何安平老師96年分到學校后,上了一年的班,然后出去讀書,最后選擇離職,現在在重慶有了自己的事業(yè)。還有該校的張華老師和秦佳老師,他們都是在教書不到一年的情況下覺得福利太低而辭職的。在__年,該校的劉洪成老師也選擇離開了學校,到外地打工去了。調查中我們發(fā)現,辭職的并不是只有該學校的老師,小佛小學也曾經有老師辭職離開。
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98%的老師認為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作為農村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超負荷工作量也許都不是問題的根本,待遇上的問題或許才是重要的。農村教師的福利為什么會這么低呢?會龍二小的姜朝國校長是這樣說的:“一是農村教育負債嚴重,普九和危改引起學校的債務,使得學校運轉艱難;二是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緩慢;三是鄉(xiāng)鎮(zhèn)對教育的投入太少,基本上沒有投入學校的教學基礎設施及維修,全靠學校自己承擔;四是社會救助、捐資辦學體系沒形成,投入到農村學校的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又哪來的錢給老師發(fā)放福利待遇呢?”
(e)教師精神壓力大。
通過我們的問卷調查,78%的老師覺得精神壓力大。走訪中我們也了解到,有近10%的老師因為精神壓力而導致身體的不健康,其中76%的老師有慢性咽炎。教師精神上的壓力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學生方面。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個體的素質直接影響著老師的工作?,F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和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現象讓我們的老師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寬和嚴的尺度標準,越來越多的孩子動不動就鬧離家出走,一不留神就鬧自殺,一不順心就不讀書。去年發(fā)生在龍門中學的那件事,相信很多的人都還記憶猶新,僅僅因為和老師言語上的沖突,就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顧,從樓上跳了下去。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教育領域層出不窮,特別是最近幾年。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教師對待學生,輕不得重不得,怎么會沒有壓力呢!
二是家長方面。教育是一項社會性事業(yè),這項事業(yè)需要發(fā)動全社會的力量去共同實現。農村學校校網分散,學生分布廣,學校規(guī)模小,辦學條件差,師資力量薄,需要加強校網撤并,充分整合優(yōu)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很多農村的家長對此認識不到位,既要求優(yōu)質教育,又要求就近入學,對于學校提出的一系列方案,不僅不予以配合,還千方百計加以阻攔,導致教師工作開展不順利。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很多的家長要求很高,認為成績好一切都好,成績不好老師難辭其咎。特別是農村的家長,根本不會管你什么素質教育,只要孩子成績好,其他的全都不重要。素質教育這么多年,從某種角度上講,老師是沒有目標的,怎么做不清楚,評價體系不到位,這與家長的態(tài)度也是有關系的。
三是學校和上級部門方面。作為教師,來自于學校和上級部門的壓力是很大的。看看現在上大學的人數越來越多,升大學的比率越來越大,但是基礎教育的壓力卻不減反增,升學數、升學率牽扯著老師、校長、基層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的每一根神經。特別是一線教師,在擁有各種“質量指標”的“量化管理”系統(tǒng)里面,連氣都來不及喘,大家一門心思地備課、上課、改作業(yè)、為學生訂正錯誤、為“放松”了自身要求的學生做“上大學的好處”等人生“美好”愿景的教育……沒日沒夜,周而復始。老師們苦不苦?當然苦!老師們怨不怨?當然怨!但是能怎樣?整個教育都這樣,教學期間這樣那樣的檢查,名目繁多,各種各樣的教研活動、每個節(jié)日的慶?;顒?、會議記錄、讀書筆記、安全問題、學習問題、生源問題等等,不僅讓老師覺得經濟上吃不消、更多的是精神上吃不消。而當假期臨近,我們老師卻沒有將要解脫的輕松快樂,因為眼前的通知早已把我們的假日瓜分了——職務、職稱、崗位、學歷等各種名目的假期培訓進修要用去十幾或幾十天,更為可怕的是,在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會實行假期補課,時間一般都至少是假期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78%的老師覺得精神緊張,擔心上級檢查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合格、學生成績不好,很多的老師長期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
四是社會方面。自古以來,教師在人們心目中都是神圣而偉大的,在教育事業(yè)中是“辛勤的園丁”,就是無私奉獻的那種人,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報的那種人,是甘守清貧而無怨無悔的那種人。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特別是現今社會對教師職業(yè)更是有著多重的要求,既是學生群體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導管理學生的權威,他們又在一定時間是學生家長的代理人,要負責照顧學生,他們還是學生的朋友,需要與學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還要協(xié)調與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關系。這種多元化的不同性質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師精神勞累和思想沖突。公眾卻認為教師不應該索取物質和一個平常人應有的精神回報……這樣下去何時是頭啊!這樣,農村教師更迷茫了。教師這職業(yè)(這里只探討從事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教師)到底好不好?如果讓一個非教師來回答,答案肯定是這樣:當然不錯!你看,一年工資沒少拿,卻有寒、暑假近三個月的假期,哪行哪業(yè)有這種待遇?我相信,說這話的人都是真誠的,而且,在他們夸贊老師這行當的兩個理由中,“工資不少”是次,是客套和敷衍,因為這實際上并不太客觀,有許許多多行業(yè)的工資也不少,甚至更不少,“有兩個長假”則是主,因為從表面上看這很客觀,是事實。這真是天大的冤枉!實際上,我們業(yè)內人士都知道,這些年來,我們的老師沒幾個能過上完整的寒暑假。為什么呢?大家知道,每逢假期臨近,我們老師并沒有將要解脫的輕松快樂。因為要競爭職稱,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學習,要適應社會對教師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利用假期進行充電學習。看似輕松好玩的假期實際上卻比平時上班還要辛苦,這些都不是別人所能理解的。
三、農村教師的心態(tài)及其形成原因
根據以上幾種現狀,我們把農村教師的心態(tài)歸納為以下幾種:
1、積極心態(tài)。
盡管很大一部分農村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意思、待遇不好,但是也有部分老師在對待工作問題上,仍然是積極面對和充滿熱情的投入。許許多多的老師在三尺講臺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為農村教育事業(yè)付出一生的心血,問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無私奉獻”的決心。千百年來,教師在人們心目中都是神圣而偉大的,“春蠶到死絲方盡,焟蚷成灰淚始干”,把教育事業(yè)視作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教師就是無私奉獻的,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報的,是甘守清貧而無怨無悔的……許許多多的老師就是帶著這樣的“無私奉獻”的決心在農村的工作崗位上堅守一生。隆興小學的楊文泉老師從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該校任教,其中有25年是在該學校的村小任教,他所在的地方,山高路難行,孩子上學難,很多老師都不愿意去。有文化有知識的人都出去打工掙錢去了,他在當地也算是一個高知識分子,看見農村孩子讀書難,他放棄了很多的機會,一直扎跟山區(qū)教育,有的孩子上學沒錢,他還拿出自己不多的工資為孩子補貼學費、買學習用品。這么多年來,他堅持在最基層,一個人擔負起一個村的教育工作,甚至上復式班,為了教育事業(yè),楊老師把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講臺和鄉(xiāng)村的孩子。
二是“回報社會”的感恩心。很多的老師,特別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師,他們經歷了艱苦的___,成了歷史的犧牲品,當他們在黨的關心幫助下回到學校,走進課堂,他們就格外的珍惜自己曾經失去的東西,滿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黨的教育事業(yè),不計較報酬,不嗇求回報,無怨無悔。會龍二小的楊文貴老師在談到為何堅守在鄉(xiāng)村教育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時,他說:“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我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回報給社會,在哪教書都是無所謂的!”
三是“安于現狀”的滿足心。有這種心態(tài)的老師一般分為三種:(a)中年教師。他們已經處于人生的中年,生活、事業(yè)、家庭都基本穩(wěn)定,面對未來,認為沒有改變的必要,已經習慣了目前的生活狀況,所以能積極的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隆興小學的胡蓉國老師教齡27年,在村上呆了6年,和丈夫在同一所學校,對于目前的生活,胡老師表示比較滿意,而且她覺得,他們這樣的年紀沒幾年就可以退休,何必大費周章的去調動什么的呢 (b)回家鄉(xiāng)的教師。這部分老師他們從農村讀書走出去,因為種種原因回到家鄉(xiāng)教書,離家近,就比較能積極的教學。御史小學的劉冬明老師,98年出來參加工作,8年來一直是在他本鄉(xiāng)的村小教書,直到去年才到鄉(xiāng)中心學校上課。(c)夫妻倆在同一個地方的教師。一些老師夫妻倆在同一所學?;蛘咄粋€鄉(xiāng)鎮(zhèn),他們的家庭生活穩(wěn)定,在別人來看,屬于美滿幸福的,這些老師沒有想過遷移,因此也能積極的投入到教學中。
2、消極心態(tài)。
一是物欲的膨脹、精神的淪喪,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影響著教師的心態(tài)。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大多數人通過各種途徑走上了讓人羨慕的工作崗位。這些人,工資待遇高,生活水平高,而且工作輕松,連許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似乎也淘到了金?;剡^頭看看我們的老師,固守于三尺講臺,一個月幾百元的收入,買不起名牌,衣服永遠是最便宜的,生活是清貧的,不管買什么都是想了又想……終其一生,教師都是寒酸的。物質上的清貧,讓許多老師對自己的職業(yè)產生了懷疑,消極的情緒由此而來,但是卻又不舍得放棄。看過這樣報道:由于覺得教師工資不高,時間不自由,陜西師大__屆本科畢業(yè)生高山本可以到一所中學當物理老師的,但他不愿意從事教師的工作,幾年來先后做過大學實驗室工作員、企業(yè)產品推銷員、商店送貨員和溜冰場溜冰鞋看管員等工作,都無果而終,最后落得身無分文流浪大連街頭而不得不尋求救助站幫助的地步,但已跟父母“斷絕關系”的他在跟父母“續(xù)”上關系后,仍然堅定地表示,不管找工作的路上再怎么受挫,也“絕不去做教師的活”。高山的事例只能說明一個道理: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嚴重的影響著我們教師的心態(tài)。但是很多教師卻又因為種種原因無力去改變這些現狀,久而久之,許多的老師就有了混日子的打算。
二是浮躁的時代,動搖了很多老師“無私奉獻”的決心。許許多多的老師在三尺講臺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一輩子,但是面對現在的孩子不知所措了。關心帶來誤解,認真視為呆板,負責卻認為多事。曾經有一位朋友對我談起過這樣一件事,他說讀書的時候,教師對他是恨鐵不成鋼,經常對他冷潮熱諷,說他只有賣氣力吃飯的份兒,他很恨這位教師。某一天,當他與老師重逢的時候,恰好這位老師有求于他,他顯得很冷淡,雖然最終他幫了這個老師的忙,但他也對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當年你說我很笨,只有賣氣力的份,是這樣說的嗎?”教師無語。聽到這兒的時候,我為我們的教育者們感到心疼,覺得心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能成才,恨鐵不成鋼,在教育方法上,或許有著許多的不同,但出發(fā)點都是希望學生好。然而,又有幾個學生能真正懂得教師的付出呢?辛辛苦苦的工作換來的卻是這樣的不被理解,難怪我們的教師灰心了。時下市場經濟大潮中,這樣的例子更多,導致一向安于清貧“無私奉獻”的教師開始動搖了。
三是理想與現實差距大。誠然,許多的老師在剛走上講臺時也曾有過壯志宏圖,決心扎根農村,為教育事業(yè)奉獻一生,成為一代名師。但現實和理想差距太遠了.現實的具體體現在:(1)農村教師被不公正待遇長期困擾著。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很多的老師對于農村學校和城區(qū)學校的福利待遇覺得很不公正,同樣的付出勞動和心血,甚至農村教師付出的還多得多,可是得到的回報卻大有出入,很多的人瞧不起農村老師,社會、家長在對待老師的問題上,對城區(qū)學校和農村學校的老師的差別也是顯而易見的。農村家長到學校,一般就是孩子有事了到學校質問老師來的,而城區(qū)學校的家長卻很尊重老師,隔三岔五的到學校找老師.了解學生的情況,兩種不同的待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加上教學環(huán)境的惡劣、家庭生活的困難、教師住房的問題等等,長期困饒著我們的農村教師。(2)農村孩子素質無法和城市孩子比。學習上,城里的孩子很多是一點就會,而農村孩子你就得花數倍努力,所以城里學校的教學上更易出成績;家長對待教育的觀念也有所不同。農村的家長越來越多的向孩子灌輸新的“讀書無用論”,讀書沒前途,不如出去打工掙錢等等;而城市里的孩子卻更能明白,只有依靠知識才能有未來。(3)農村教師中“農村”倆字成了年輕教師個人問題的絆腳石。在我們的調查中,發(fā)現很多的農村教師都是大齡青年,其中男性占的比例是女性的2到3倍。這些老師,由于教學環(huán)境差、交通不便利、沒住房、工資獎金待遇低,使得他們在個人問題上一直得不到滿意的解決。會龍二小的鄧勇老師,是一個很不錯的小伙子,出來參加工作快十年了,至今沒有結婚。說起個人問題,他顯得很無奈:“誰讓我們在農村教書呢,交通不方便、又沒有住房、工資待遇低,哪個女孩子愿意嫁到這來???”象鄧老師這樣的男老師在農村教師隊伍中是最普遍的?,F實是殘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的雄心沒有了,壯志消失了,更多的老師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每天教室、家里、辦公室三點一線的生活,讓許多老師喪失了激情。更多的老師認為在僻遠的鄉(xiāng)村教一輩子書,很難實現人生抱負,也無法獲得更高的收入,久而久之,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就視而不見了,對工作的熱忱也沒有了……這種理想與現實巨大的反差讓許多老師悲觀失望。
篇八 甘肅基礎教育項目考察報告5450字
甘肅基礎教育項目考察報告
2023年4月21-23日,陜西婦女研究會發(fā)展部李春葉與來自宜川縣教育部門的13位同志一同赴蘭州考察中英甘肅基礎教育項目。在三天的考察中,我們了解到中英甘肅基礎教育項目的實施情況,實地參觀了幾所學校,了解到中英項目在提高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率,減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的諸多措施,使同去考察的教育系統(tǒng)的人員開闊了思路,并感觸頗多,為今年下半年教育部門實施教學改革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鑒的經驗。下面就此行考察的情況做具體介紹。
一、考察目的
宜川社區(qū)綜合發(fā)展項目的目標之一是提高女童入學率,改善教師教學質量。為此,項目此前多次邀請?zhí)m州中英項目教學專家為項目縣教師做參與式教學方法的培訓,希望教師們對參與式教學方法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能運用于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教學方法的運用不是很順利。為了更多了解新教學方法如何具體運用到實際中去,社區(qū)如何與學校發(fā)展計劃相結合等問題,項目中特設計了此項考察活動。
二、考察日程安排
·4月21日:
----- 在蘭州教育大廈會議室與中英項目辦公室工作人員座談,了解項目的整體情況;
----- 前往臨夏市東鄉(xiāng)縣參觀喬魯小學和團結小學 (因中途修路,未能到喬魯小學參觀) ;
----- 與臨夏市項目辦人員座談,了解項目實施情況。
·4月22日:
----- 前往臨夏市和政縣參觀二甲小學和新集小學,在參觀的過程中,與學校有關人員座談、聽課、參觀學校等;
·4月23日:
----- 考察人員談論考察收獲。
三、中英甘肅基礎教育項目實施情況
1、項目概況:
中英甘肅基礎教育項目(gbep)是一項針對貧困地區(qū)基礎教育的實驗性項目,項目的目的是提高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率,以此幫助改善貧困地區(qū)基礎教育狀況,減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現象。由英國政府國際發(fā)展部(dfid)提供援助資金1120萬英鎊,于1999年12月啟動,周期5年,后來又延期一年,并增加項目經費130萬英鎊。項目主要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4個最貧困縣(東鄉(xiāng)、和政、積石山、康樂)實施,由甘肅省教育廳負責項目管理,英國劍橋教育咨詢公司(cbc)通過一支包括國內和國際專家組成的隊伍提供技術支持。整個項目由十余個部分組成,它們之間相互聯(lián)系,幾乎囊括了基礎教育的所有領域。其中,項目的兩個關鍵領域是學校發(fā)展計劃和參與式教學,而所有的領域都圍繞學校這個核心來展開。
2、中英甘肅基礎教育項目的內容框架:
3、項目所關注的領域及目前所取得的效果:
4月21日與項目辦的負責人員巴處長和白處長以及張勇座談,聽取了他們對項目的整體介紹,了解到中英項目關注的領域以及目前的進展,以下做以簡單介紹:
(1)學校發(fā)展計劃:學校發(fā)展計劃的目標是鼓勵學校與社區(qū)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鼓勵縣和學校聯(lián)合起來為學校的發(fā)展想辦法。學校發(fā)展計劃的目標還在于改變學校和縣級(地方政府的財政供給者)的關系,從傳統(tǒng)的'自上而下'的關系改變?yōu)?自下而上'的關系。這種關系的改變要通過給學校更多權利參與自己的發(fā)展問題達到。學校發(fā)展計劃的目標也于通過學校與社區(qū)更密切關系的建立,通過關注教育中存在的阻礙兒童入學、鞏固和提高學習成績的社會發(fā)展領域的問題,來改變二者之間的關系。
(2)參與式教學方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兒童為中心,平等參與”。此項目的目的是改善培訓中小學教師的方法,側重于強化教師教學方法,不是教給他們一些知識。教師培訓還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盡量利用當地資源以降低教育成本,保證在教學中考慮弱勢群體(比如女生和有特殊教育需求兒童)的需要。目前已經培訓了四個項目縣79%的教師,培訓總數達到5700人次。
(3)早期教育:主要給一年級和二年級教師培訓一些從事大班和復式班教學的技能。
(4)特殊教育需求:主要是幫助教師將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兒童納入整個班級中。
(5)校長培訓:主要是提高校長的實踐知識。此培訓的8個模塊正在開發(fā)之中。四個項目縣685名校長接受了全面的培訓,通過培訓校長的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6)教育財政預算改革:承諾提高預算內教育投入,尤其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投入。
(7)新的督導制度:以學校發(fā)展計劃和評估支持教師為基礎。
(8)開發(fā)補充讀物幫助兒童語言的獲得和發(fā)展,(已出版3種)。
(9)提高入學率的策略:幫助更多的兒童入學。其中策略包括:提供午餐計劃,讓女教師到邊遠地區(qū)任教,創(chuàng)建美好校園,獎學金計劃?,F在項目縣有235所村小和教學點開展了免費供應開水,4個教學點開展了免費午餐試點,18所村小開展了“創(chuàng)建快樂校園”活動。49274名貧困生得到助學金,其中女童為33912人,占68.82%;少數民族兒童35652人,占72.35%。女童和少數民族兒童的入學率比項目實施前分別提高了 22.23%和17.1%。
同時特別關注貧困兒童、女童和少數民族兒童等弱勢群體,貫穿項目理念,減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現象。
(10)學校布點規(guī)劃:新學校布點規(guī)劃更高效、科學。以減少人為因素和隨意性,使學生就近上學,方便了學生就學。
(11)土建工程: 主要是改善兒童校舍的質量,改善校園環(huán)境和使操場更富有吸引力。截至2023年4月,四個項目縣共改擴建中小學176所,新建和擴建校舍50729平方米。為邊遠貧困山區(qū)村小和教學點配備了若干體育、音樂、衛(wèi)生設施。
(12)教育規(guī)劃:支持縣教育局提高教育規(guī)劃能力。
(13)研究課題:注重行動研究, 所有參與者都成為研究者參與研究。
(14)監(jiān)測與評估:通過監(jiān)測與評估來評價項目的影響。
其中最大的變化來自于當地教師和教育官員的教育理念和態(tài)度的變化,這也是項目最寶貴和最富建設性的成果。這些變化包括:學校和縣教育部門之間關系的變化;學校與社區(qū)關系的變化;教師與學生關系的變化。
四、對中英基礎教育項目的總結與思考
在兩天的考察過程中,我們與甘肅省教育廳項目辦公室人員座談,了解到項目的整體概況和實施情況,并在后面的兩天里到幾所小學校去實地參觀考察。以下是對中英項目的一些總結與思考。
1、對參與式教學方法及其如何推廣有了更多的了解,結合考察對我們的項目有了更多的思考。 參與式教學及其培訓的目的是在于改變傳統(tǒng)的講授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課堂上教師的角色由講解著變?yōu)橹笇д?、合作者,學生由接收者成為探索者、練習著,實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首要是教育管理部門要改變觀念;再次我們的教師也需要轉變觀念,而觀念的轉變是很困難的。同時這對于教師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不是每一個老師都能將主要知識點設計進教學內容,而且有些老師提出參與式教學在相同的時間內給出得信息量很少。目前我們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參與式教學如果理解不透徹的話,很容易形成形式主義。只是簡單的將教室布置改變成參與式的,但是教授內容依然是傳統(tǒng)型的。這就需要我們在這里如何理解參與式。參與式其實沒有任何形式和模式,他需要我們自己根據自己的客觀條件、授課內容、教師的授課特點等因素相結合,創(chuàng)造和摸索屬于自己的參與式,如何內化參與式是一個問題。我自己的理解,將參與式與傳統(tǒng)式兩種方式相結合,根據要講解內容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方式,可能會更好一些。
(2)、對教師評價標準的問題。目前我們對教師的評價標準可能更多的側重于學生的成績上面。如果不改變我們的評價標準,那么參與式教學是很難繼續(xù)的。中英項目面對這一問題,從體制上進行嘗試,改變對教師的評價標準。對教師的評價標準不再是以教學成績?yōu)橹鳎ń虒W成績占30%),而是從師德、班級管理、教學設計、課堂管理、教育科研、作業(yè)批閱、活動開展與輔導等多方面進行考核,這就解決了教師的后顧之憂。
(3)、對教師的培訓。對教師的培訓應該是長時間的,不間斷的,并且有一支督導隊伍。意識和技巧是一個不斷強化、不斷支持的過程。僅僅靠
一、兩次培訓是不行的。但是就我們的項目而言,教師培訓僅僅是宜川綜合發(fā)展項目中的一個活動,我們沒有那么大量的經費來支持這一部分。不過,教育部門下半年開始進行新課改的工作,有我們項目先前奠定的基礎,相信宜川的下一步工作會進行得更順利一些。
2、學校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校長角色的根本轉變。傳統(tǒng)的校長是行政型的,主要處理學校行政事務,很少深入教學第一線指導教育教學工作。我們參觀的和政縣新集小學校長何龍,是中英項目教師培訓教材的開發(fā)者,對參與式的理念理解得比較透徹,經常給教師上導課。并且在管理學校上也是以“服務”理念為宗旨。這一管理宗旨大大增加了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
同時新集小學的教研活動做的扎實有效,學校定期確定教研課題,由青年教師組成課題研究組,進行研討,平時開展上“四課”活動,即:幫扶課、教法研討課、教學資源開發(fā)課,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我們參觀的項目縣學校,都屬于少數民族地區(qū)(回族、東鄉(xiāng)族等居多),屬于國家貧困縣,教育基礎相對薄弱(包括硬件建設、師資力量等),條件艱苦,目前那里還有幾百名代辦教師。但是在此種情況下,大家在項目的支持下秉承理念,為學校的發(fā)展尋找出路,與社區(qū)相結合,充分發(fā)動可利用的資源,來發(fā)展教育。我想我們的條件比那里好很多,如果我們的教育人員都能轉變觀念,具有新的意識,我們教育事業(yè)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五、 考察體會與感想
在蘭州的最后一天,我們就此次考察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匯總,每位老師都談了他們對這次考察的感受、觀點以及在未來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借鑒的經驗,以下就是各位老師的體會:
· 趙友三:談三點。第一點到東鄉(xiāng)縣,比較艱苦的地方,許多教師特別是那些民辦教師一月只有100多元工資,還很敬業(yè)的堅持在崗位上,挺不錯的,同時也增強了我的事業(yè)心,激勵我們;第二點昨天我們參觀的新集小學,從學校的管理,到教師的素質方面來講都很好,人家的參與式教學,我注意了一下,課堂設置的問題,非常切中要害,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第三點:從學校管理上來說,我感覺到他現在和咱們還有差距。對教師的激勵沒有和工資掛鉤,我認為在現在經濟時期,還是走不長遠的。
·李天紀:新集小學的管理體現了教學的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你給我講,我可能就把東西忘了,但是你讓我參與,我可能就會理解。在教學中,學生應該是主體。從他們參與式教學中的互動、辯駁、教師指導,就可以體現是師生共同的成長。在那種條件下,能把學辦成這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韓德峰:關于參與式教學這種方法,回去以后我們可以嘗試著試試。參觀的感受有兩點:從人家學校來看,上至校長下至教師教學的思想、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再一個是新集學校育人環(huán)境方面(包括學校的一些標語)都非常有新意,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警示作用,這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李翠霞:我們參觀了三所學校,現在我主要談談第三所學校,他們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和氛圍很濃,教室里的布置能夠充分展示學生的能力,每一個教室都各有特點。從聽課上,我聽了一節(jié)教學研討課,授課的老師參與,同時聽課的教師也參與進去,氛圍很好。他們的電教室是讓學生在里面看,而不完全是教師用的。拿我們學校和他們學校相比,我們學校的班額都比較大,在大班該怎樣開展參與式教學。這是我們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
·馮建林:
1、他們的敬業(yè)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東鄉(xiāng)縣,那里的條件那么艱苦,真是不容易。
2、這次參觀對參與式教學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他們把參與式教學的理念貫徹的非常好,關注公平、關注弱勢,值得我們學習。
3、我們去年參加了參與式教學方法的培訓,但是針對我們的班額過大,只是做了淺顯的嘗試,通過這次參觀,大班究竟該怎樣搞參與式教學,還需要我們回去以后好好的嘗試、摸索。
4、他們的幫扶課上得很好,而我們只是上的公開課,這需要我們回去借鑒。
·薛長瓊:通過這次學習拓寬了自己對參與式教學的理解,以前認為那就是一種方法,但是在教研活動中、在班級管理中都可以運用參與式方法,在班級管理中運用,讓大家知道班級管理不是老師個人的事,以學生為主,這樣他們會很有積極性和主動性,認為這就是我們自己的事。其實,我們那里的硬件設施比這里要好得多,但就是我們沒有動起來,缺乏這種意識,讓每個老師都有這種意識,我想我們會比他們做得更好。
·張蕓:參觀了三所學校,條件都很艱苦,特別是民辦教師,精神令我敬佩,值得我們學習。二甲學校的學校布置非常有特色,能夠體現平等參與的理念,比如:墻上的很多學生繪畫作品,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新集學校的硬件條件比我們還是差了很多,但是人家老師的理念新,參加的培訓多,我工作了13年,今天是第一次出來,所以給我的感覺比較深。參與式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它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學校管理、教研活動等,他們的特點就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通過此次學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會嘗試著運用參與式的方法,配合今年我們要實行的新課標,都是要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點,這是不謀而和的。
·楊梅:參與式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理念,它是融會到我們教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比如:我們日常中的備課,就可以使用參與式,共同提高。
·楊海林:我們宜川教師的學歷比這里要高很多,但是人家這里卻能把參與式搞好,我仔細看了他們的校園文化,處處體現了教書育人的理念。在新集學校,他們的校務公開欄在校門外面,上面公布了享受兩免一補的學生名單。新的課程改革,就是要改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觀念,呼喚參與式教學,希望大家回去后,能夠把看到的和聽到的帶給其他的同事們。后半年,我們要實行新課改,但是我們的新課改能不能順利實施,參與式教學方法能不能掌握,今后的工作還是很大的。
通過此次蘭州之行,同去的考察人員每個人心底都深有感觸,在自己的意識中已經有了認識,這對下一步的工作會有所幫助,不過教育改革畢竟是一項大的工程,特別是意識的轉變是最困難的,但是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好。
篇九 對農村基礎教育的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3050字
院系名稱:政治系 年級:XX級 姓名:某某
實踐內容:對農村基礎教育的調查
實踐單位:李官幼兒園、李官小學、侯鎮(zhèn)三中
實踐時間: 2023年1月10日 至 2023年1月12日 共 3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關系到國家的社會發(fā)展與未來,基礎教育作為整個教育工作的基礎,對學生的成才與國家后續(xù)人才的儲備至關重要。農村的基礎教育關系到農村人才的成長以及我國城市化進程等重要領域。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蓬勃開展之際,農村基礎教育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壽光市的學前教育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廣,壽光市的基礎教育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其中僅幼兒園的數量增加了十幾個。為了解我國東部地區(qū)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更好的促進本地區(qū)農村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我對家庭所在地的幾所中小學,也是我的母校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具體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
1、掌握三所學校部分學生家長、教師對農村基礎教育工作的認識和看法。
2、了解農村基礎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以及存在的不足與問題。
二、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三所學校的部分學生家長、教師、學生。
三、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采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與訪談法相結合的方式,以訪談的形式為主。發(fā)放問卷是在三所學校放學之際,隨機選擇在學校門口等學生放假回家的的家長當場發(fā)卷填寫,并當場收回的形式。共發(fā)出問卷30份,收回27份,回收率達90%。其中有效問卷24份,有效率為80%。并與部分老師和同學進行了訪談。
四、 調查時間:XX年1月10日—XX年1月12日
五、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學生家長、教師對基礎教育工作的看法、認識和對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對農村基礎教育未來發(fā)展方向的認識和建議等方面。
六、 調查結果
就本次調查結果說明如下:
有87.5%的家長較少地關注農村基礎教育,或者基本不關注,這與農村人們的工作繁重有關。農民在農忙時節(jié)的工作量大,一般無暇顧及其他事情。這項數字表明,農村基礎教育在農村中的關注度嚴重不足。農村的學生家長對農村的基礎教育了解并不多,對農村基礎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知之甚少,這也與其家庭負擔、繁重的工作有緊密的聯(lián)系。
在家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方面,學生家長做的也不盡如人意。很多家長平時在學生回家之后與學生的交流時間比較少,或者是基本沒有與學生進行交流,這一部分的家長大多數是將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中進行看護。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缺少交流的時間會造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識了解不足,甚至會對父母形成偏見,這對學生的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起著不良作用,對孩子的成長也很不利;另一方面,家長將孩子送到爺爺奶奶手中看護,也可能加重了老人們的生活負擔,在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障體系尚未健全之際,這樣做可能會引發(fā)諸多問題。就學生家長與學生談的最多的話題來看,有的家長愿意與學生談在學校中發(fā)生的事情,可以看出,這一部分家長傾向于了解學校的內部情況,以及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情況;而有的家長更傾向于對學生教育為人處事,分析看,這一部分家長更愿意在學生性格的完善和道德的形成上多下功夫。
在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學校收費問題上,雖然大多數家長對當前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國家規(guī)定免除表示叫好,但也有20.8%的家長認為學校巧立名目變相收取各種費用。這項數據表明,教育部門等在農村基礎教育階段總體上還能使人民滿意,但也反映出政府、社會各界等對基礎教育的資金投入,尤其是農村的投入仍不夠。在教育投入中,教育部門的投入重點仍在城市,而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雖然數目還可以,但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占的比重卻偏小。而且,隨著社會形勢的發(fā)展,農村基礎教育對資金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教育、財政等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農村基礎教育投入的重視,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并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
在目前農村基礎教育存在問題以及安全問題上,83.3%的學生家長認為,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高,父母缺乏相關方面的教育知識是目前農村教育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究其原因,結合農村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不難得出,由于農村人們多為體力勞動,勞動繁重,加之文化程度偏低,人們一般無暇去學習相關的教育知識,拿不出時間來購買、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資料。針對此,父母要提高對基礎教育的認識,增加相關方面的教育知識,做好學生的家庭教育工作,為學生從小就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此,學校應該定期召開家長會,對家長們進行宣傳教育,并發(fā)放家庭教育知識小冊子,以增加家長們的教育知識。針對全國關注的學校安全問題,調查顯示,75%的家長對孩子所在學校的安全工作比較放心,可以看出本地區(qū)農村基礎教育安全工作做的比較到位。
在學校的內部管理與教學方面上,87.5%的家長希望學校的硬件條件要達到相應的要求,91.7%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就讀于升學率高的學校。這反映出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也推動著家長們思想觀念的提高,家長已經不能滿足于普通簡單的教育模式,而是越來越傾向于教育質量高的學校。同時,家長們對農村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素質也有了較高的要求,有50%的家長認為有較高的專業(yè)技能,能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知識是教師最重要的基本素質。這也是當前社會發(fā)展、激烈競爭在教育上的表現。而與此同時,有87.5%的家長認為,學生在學校應該努力提高學習成績,考取理想學校,而在為人處世和綜合能力方面上的要求不高,這方映出農村學生家長對教育存在認識偏頗,重學習而忽視其他方面的提高。
在農村基礎教育未來發(fā)展的上,95.8%的家長希望將農村基礎教育與城市基礎教育放在一個平衡的位置上。而在農村基礎教育的資金支持來源上,家長們也普遍認為應將政府的投入放在第一位,并且希望能夠獲得企業(yè)、社會等各層面的支持,希望教育部門在師資力量方面實現均衡分配。
在與學校教師訪談中,教師們普遍反映基礎教育的工作任務重、工資水平低,部分教師年齡偏大等存在的主要問題,經調查,教師的工資平均僅為1700元,相比較之下低于其他工作的工資,部分教師工資一直提高不上去。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希望教育部門正在逐步減輕教學任務,切實關注教師的地位,提高教師福利待遇,并選拔、聘用年輕的、學歷較高的教師到農村任教,為農村基礎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七、調查體會
總體上來看,農村基礎教育在農村中的受關注度不高,家長們對基礎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并且缺乏相應的家庭教育知識與能力,政府部門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相對不足,農村基礎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為此,提出幾點看法:
(一)切實提高農村人們對農村基礎教育的認識與關注度,增強人們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增加家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一方面,學校應廣做宣傳教育,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分發(fā)家庭教育知識小冊子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對家長們進行宣傳教育,以增加家長們的家庭教育知識。另一方面,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減少家庭在基礎教育中的開支,從而增強家庭對基礎教育的關注度與認識。
(二)加大農村基礎教育投入。將教育經費向農村基礎教育傾斜。建立基礎教育資助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予資助,發(fā)展殘疾兒童康復教育。鼓勵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等社會各方力量對農村基礎教育進行捐助投入。
(三)完善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教育管理。加強對農村學校的安全監(jiān)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安全責任制度,形成全覆蓋的全市的教育安全防護體系。嚴厲查處違規(guī)辦學的公、私立學校,做好對各類學校的監(jiān)督工作,切實保障農村適齡兒童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四)依法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切實維護其工資、社會保障等權益,特別要提高農村教師在教育系統(tǒng)中的地位,建立教師工資增長機制和保障制度,切實減輕農村教師的教學負擔,健全農村學校的福利保障制度。
篇十 實習基礎教育的調查報告3700字
20__年10月8日 我選擇自主實習來到和平中學進行為期2個月的教育實習,在學校領導和各位體育老師們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完成了由學生向教師的華麗轉身。這一路走來,頗多留戀,諸多感慨。在實習期間,我既是學生,又是教師。作為學生,我虛心求教,不恥下問; 作為人師,我兢兢業(yè)業(yè),倍感驕傲。我付出了很多。收獲了更多。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和平中學體育課而言的。為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yè)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于我實習所帶的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fā)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和平中學體育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于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體育教育的情況。 我所在的實習學校是一所鎮(zhèn)高中——和平中學。和平中學始建于1919年秋,是我縣歷史最久的一所具有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校風的重點中學。九十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幫助下,在社會各界的信任支持下,作為和平教育的領跑者,和平中學始終堅持銳意進取,搶抓機遇,不斷完善的奮斗精神,本著為全縣父老服務的意識,向各高校輸送了數萬名優(yōu)秀的和平學子,圓了無數山區(qū)孩子的大學夢。學校規(guī)模較大,和平中學有個校情,人數特別多了,一共有60多個班每個班60多個人,每節(jié)課就有八九班上課。
該校是河源市的一所重點學校,近年來生源增多,由于經濟的影響,河源地區(qū)對教育的投資較好,學校的經濟狀況較好,體育設備,較齊全,該校學生的體育成績中等,基礎薄弱,班里學生體育水平得到提高,兩極分化逐漸減小。
我調查發(fā)現,現在的體育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體育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強度大的內容,以便學生達到運動量,達到有運動負荷的目的。調查中有的體育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體育鍛煉不是很重視,尤其是田徑類,認為體育鍛煉跟學習成績沒有多大的影響,和其他身體素質好的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況且體育鍛煉辛苦,就算堅持一段時間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練力量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練的。因此上課要多樣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體育可的興趣,特別是多做游戲代替枯燥的素質訓練,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fā)現在現在的中學的教學中并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刻苦訓練才能出成績,造成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新教學方法針對性不強,這種教學方法對于該地區(qū)也較難普遍使用,因此,老師們仍然保持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老師們認為一個班里的學生體育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為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體育成績提上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于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采取 了放棄的態(tài)度,他們認為不能因為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中考體育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著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對短跑和彈跳教學工作要認真、仔細的多,因為考試時就是跑和跳,而且學生對跑和跳簡單容易成績比較容易上去。調查中,大 部分的教師采用的體育教學方法是讓學生重復的跑、跳,然后在原地做輔助練習,很少有老師采用游戲的教學手法,多是位移的跑跳為主,這樣更能夠讓學生很好地提高體育成績。而技巧教學則相對薄弱,只注重跑跳,而對學生的興趣不太注重。在調查中我還發(fā)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活躍。老師說本校的學生的記律較差,自覺性不足,如果
氣氛過于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克制。而且學生的控制能力較差,游戲的應用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體育課的情況。
在調查中, 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體育不感興趣,不想上體育課。他們認為體育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一直都在上,以前上體育可放羊式,到現在的專門訓練,心態(tài)上還沒有完全接受,只是應付中考體育。學生對游戲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游戲過量,造成運動量上不去。甚至有的學生說,老師的游戲方法太土,因此影響了對體育積極性。 調查中,學生希望體育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體育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后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后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為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下后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發(fā)覺,只要能多關注后進生,他們會很感動、進步很大努力去訓練??磥砝蠋熞靡环N平等的心態(tài)去對待學生,多鼓勵后進生這一點對于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于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于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 有的學生說上體育課就訓練沒有其他知識學到的,只是訓練跑跳的內容,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體育興趣就會有所下降了。他們希望老師在課堂上能勞逸結合,不單單局限于體育成績。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體育課開心而又有運動量的體育課,體育老師不愛大聲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體育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愿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了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著,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fā)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磥砦覀冏隼蠋煹囊煤煤蛯W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另外,有部分學生表示,對體育考試的內容難以理解。我覺得體育考試無非就是體現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擺了。該校放學時間為5點20分,6點50分又要上課,由于較晚,學生沒有時間去參加體育活動。大多數學生回去就沖涼和吃飯,然后回教室上課,這也是造成體育成績不好的原因之一。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為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 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喜愛的項目提高興趣了他們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體育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籃球賽之類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做游戲、創(chuàng)新的教學,而不僅僅是跑跳上的枯燥運動。多說關于體育的名人故事已經具有教育性的例子。
二、正確對待學生的興趣,添加多點的體育設備讓學生除身體素質外,多練技巧性的運動,培養(yǎng)學生的多樣性。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能通過體育的教學使學生應用到生活當中。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F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為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于體育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認真練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為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并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 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為體育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 更好地展開。
總之,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yōu)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后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堅持下去,多了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愿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最后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持的老師們、學生們表示感謝!
篇十一 2023年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述職報告1800字
本人于4月?lián)沃泄部h委書記。任現職以來,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大力實施“人文增動力”發(fā)展思路,把教育工作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位置,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推動了全縣教育事業(yè)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根據《廣東省地級以上市、縣(市、區(qū))黨政領導干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核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對照有關考核指標,現就本人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情況報告
一、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
教育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和動力。是文化之鄉(xiāng),有崇文重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廣大群眾對辦好教育、辦強教育的愿望非常強烈。作為縣委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工作中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列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切實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一是組織領導優(yōu)先保證。平時,本人親自帶隊到教育部門、中小學校開展教育專題調研,親自主持召開教師代表座談會,親自參加教育工作、高考備考等會議,還經常在全縣性會議上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經濟,抓教育就是抓發(fā)展,抓教育就是抓人才”的思想,深化對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zhàn)略地位的認識,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全局來考慮,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倍加重視。同時,進一步健全黨政班子掛鉤聯(lián)系學校制度,形成縣委常委會議定期議教、縣黨政領導聯(lián)教和有關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組織縣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不定期視察教育,聽取工作情況匯報,并對教育法律法規(guī)落實情況進行監(jiān)督;加強學校周邊環(huán)境整治;對鎮(zhèn)、村及有關部門全面實行以防流控流為主要內容的教育目標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積極營造重教興學的社會氛圍。二是教育發(fā)展優(yōu)先規(guī)劃。把《縣加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年規(guī)劃》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十年總體規(guī)劃。同時,對教育部門提出的問題優(yōu)先考慮和安排解決。比如在虎山中學擴建的問題上,縣委、縣政府把改制后的原縣農機廠、縣電機廠近4萬平方米土地無償劃拔給學校,并籌集資金3500多萬元用于新校區(qū)建設,使虎山中學校園面積和學生規(guī)模均擴大了一倍,順利通過國家級示范性高中的督導驗收。另外,對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防流控流、義務教育規(guī)范化學校建設、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等教育重大決策,都是先由教育部門討論、提出可行性方案,再經縣黨政班子討論形成決定性意見。去年我縣出臺了《加強縣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今年還把基礎教育工作列入各鎮(zhèn)場績效考核范圍,有力地促進教育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三是教育投入優(yōu)先安排。重視教育,首先要在經費上優(yōu)先保障。近年來,我縣努力克服財政困難,樹立“投資于教育,就是投資于人民,投資于未來”的思想,堅持“以縣為主”,全面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縣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在校學生人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的政策,在財政預算中足額預算教育經費。
二、堅持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
注重機制體制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激活教育發(fā)展的活力和潛力,推動教育加快發(fā)展、率先發(fā)展、協(xié)調發(fā)展。突出抓好三大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教育管理體制。按照“把握重點,主攻難點,整體推進”的思路,進一步完善以“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一是確保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fā)放,做到“兩相當”。,我縣教師人均月工資1635元,公務員人均月工資1479元,符合廣東省關于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的工作要求。另外,盡力為教師辦好事實事,一次性解決了全縣教職工醫(yī)保問題。二是落實“以縣為主”的經費管理體制。嚴格執(zhí)行上級關于免費義務教育的有關政策規(guī)定,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專戶管理,及時、足額、直接撥付到學校,確保學校正常運轉。同時,明確生均經費標準,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堅持“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格執(zhí)行上級有關規(guī)定,確保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全部投入教育。三是落實“以縣為主”的人事管理體制。進一步明確分級辦學、分級負責的體制,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系,加大縣、鎮(zhèn)兩級的教育規(guī)劃和管理統(tǒng)籌權,強化對教育的依法管理;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體的辦學模式,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讓學校真正成為獨立的辦學實體;嚴格按照省的教師定編要求配齊教師,全縣不存在“有編不進”的現象。同時,出臺《縣城學校掛扶農村學校實施意見》,建立校長、教師流動制度,鼓勵超編地區(qū)的優(yōu)秀教師到邊遠缺編鄉(xiāng)鎮(zhèn)任教,實行城鄉(xiāng)對口支援,有計劃地促進教師的交流,促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
篇十二 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核述職報告3750字
龍川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韋欽強
2023年4月
我從2023年3月分管龍川縣教育工作以來,認真履行職責,注重調查研究,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并著手落實我縣基礎教育的工作責任。現將本人分管教育一個多月以來履行職責情況簡要報告如下。
一、注重調查研究,掌握我縣基礎教育現狀
自今年3月分管教育工作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我認真履行職責,大膽負責,統(tǒng)籌兼顧,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多次深入教育部門和基層學校調查研究,現場辦公,從多方面了解教育的基本情況,已基本掌握我縣教育現狀。
近兩年來,龍川縣委、縣政府深入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確立了“教育強縣”戰(zhàn)略目標,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工作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并將“學梅州、找差距、興教育”作為各級領導班子的共識,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教育發(fā)展的工作意見、制度和方案,扎實推進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落實經費保障,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普及與提高并進、全面發(fā)展與特色創(chuàng)設并舉、縱向進步與橫向領先并力的內涵發(fā)展道路,既充分挖掘傳統(tǒng)潛力,又竭力擴張現代教育資源,力求在經濟層面較低的狀態(tài)下,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在構建完善“以縣為主”管理體制,推進教育均衡發(fā)展上取得可喜成效。
目前,我縣教育事業(yè)與其他各項事業(yè)一樣,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據統(tǒng)計,我縣近90萬人口,轄25個鎮(zhèn),有高級中學2所,完中8所,技工學校1所,職業(yè)學校1所,初級中學35所,小學340所,幼兒園54所。全縣高中專任教師1076人,學歷達標率78%;初中專任教師2591人,學歷達標率97.2%;小學專任教師4101人,學歷達標率99.6%。全縣在校高中生15318人,初中在校生46812人,小學在校生78644人,在園幼兒1530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以上,鞏固率達100%;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4%以上;“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3.6%以上;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51.08%。兩年來公開招進527名教師,對麻布崗中學校長和其他完全中學副校長進行了公開選撥;表彰獎勵先進教師234名,先進教育工作者77名,十佳校長10名、十佳教師10名、十佳班主任10名。兩年來教育經費總投入67080萬元,生均教育經費支出及生均公用經費支出逐年增長;教育非學歷教育各類培訓達88批11124人;投入5687.93萬元用于農村中小學校的c、d級危房改造;投入750多萬元裝配實驗教學,實施“校校通”工程;中心小學以上擁有電腦室、語音室,初中以上有理化生實驗室;農村小學三年級全部開設了英語課程、中心小學四年級全部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2023年,我縣教師人均月工資1988元,公務員人均月工資1892元,縣城教師人均月工資2058元,農村教師人均月工資1990元,符合廣東省關于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的工作要求。投入5160萬元用于普高建設,新增高中階段學位3800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66.8%;中職招生逐年增長;2023年龍川一中高分通過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終期督導驗收,縣實驗中學高分通過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省一級普通高中學位占全縣普通高中學位50%以上;兩年來我縣升學率和高考上線連創(chuàng)新高;農村免費義務教育穩(wěn)步實施,老師和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及其它教育工作亮點紛呈。
盡管龍川教育成績喜人,但仍存在鎮(zhèn)與鎮(zhèn)之間、校與校之間教育發(fā)展不平衡、個別學校存在班額過大、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能滿足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等問題,需要今后努力予以解決。
二、對基礎教育工作的認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經濟要發(fā)展,社會要進步,教育須先行。龍川要在新形勢下不落伍,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就必須繼續(xù)花大力氣研究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行辦法,只有存在的問題逐一得到解決,教育才能獲得不斷發(fā)展的動力,才能步入良性發(fā)展的階段。教育既是社會的基礎工程,又是社會的系統(tǒng)工程。教育是關涉千家萬戶,關系子孫后代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社會發(fā)展的基石。辦好教育,辦大教育,除了滿腔熱情之行,更要按照教育特有的內在規(guī)律辦事,不能帶感情色彩,不能一時沖動。教育屬社會的上層建筑范疇,建立在社會的經濟基礎之上。所以,教育的發(fā)展需要社會的支持,需要政府的大力作為。教育不同于經濟建設工作,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見成果,她必須通過幾年乃至十幾年才能見效,才能有效益。這就要求主政者必須高瞻遠矚,本著為政一任,造福一方的負責任態(tài)度,認真貫徹科學發(fā)展觀,必須樹立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理念,為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必需的物質基礎。
三、今后落實教育工作責任的意見和建議
多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分管教育工作領導高度重視教育事業(yè),正視困難,迎難而上,務實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符合龍川特色的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之路,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為龍川教育均衡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年3月份,縣委、縣政府將教育工作調整由我分管,給予我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責任。我深知,就我的能力與水平而言,承擔這份重擔,沒有任何輕松可言,唯有全力以赴,盡管我心里有一絲不安與忐忑,但更多的是充滿信心。我于1984年參加工作至今有20多年,工作是劃了兩個圈:從教師起步,又回到教師隊伍;事業(yè)從教育開始,又回到了教育。細細品味,深感教育與我有不可割舍的緣份,教育是我的事業(yè)所在?,F在,我又成為龍川教育工作者的一員,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但我現在不是沉浸在喜悅之中,而是在深深地思考:我縣教育到底與教育強縣差距有多大?從縱向看,我縣教育取得的成績是輝煌的,振奮人心的;從橫向看,我縣教育與教育強縣的差距并沒有顯著的縮小,在激烈的競爭中,稍有懈怠,就面臨拉大差距的風險。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占據了我整個心扉。我現在想得最多的是我縣教育該如何更好更快發(fā)展,我們該做什么?作為分管教育領導,我想做好四件事情:
(一)繼續(xù)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深入學習領會十七大精神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正確方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轉化為推動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正確思路、政策措施和體制機制,進一步堅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信心和決心。認真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我縣教育工作的寶貴經驗,借鑒和吸取其它地方和兄弟縣區(qū)的成功做法,圍繞我縣基礎教育現狀,實現什么樣的教育發(fā)展和怎樣發(fā)展教育的問題,探索和把握新時期基礎教育發(fā)展的科學規(guī)律,切實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實現我縣教育又好又快發(fā)展。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探索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思路。當前我縣基礎教育處在新起點,面臨新機遇,需要應對新挑戰(zhàn)。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進行戰(zhàn)略性思考,準確分析把握我縣基礎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研究提出帶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思想觀點、政策措施和對策建議,推動基礎教育的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和工作創(chuàng)新。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狠抓落實,以改革為動力,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為重點,不斷開創(chuàng)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新局面。要集中力量辦一些給百姓增添信心、給教育界增添動力的事情,努力建設覆蓋全民的公平教育、伴隨一生的終身教育、資源共享的優(yōu)質教育,為教育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huán)境。
(二)堅持既定的工作思路和做法,注重保持各項工作的連續(xù)性。近年來,以縣委書記段邦賢同志為班長的縣委領導班子提出建設“教育強縣”的總目標,作出了一系列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工作部署,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和龍川教育發(fā)展實際,極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收到了顯著成效,對此,我將在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堅定不移、一如繼往地予以推進。并將同教育系統(tǒng)所有教職員工一起,同全縣人民一道,把握機遇,直面挑戰(zhàn),同甘共苦,風雨同舟,以最大的決心和意志,開拓進取,勵精圖治,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致力于龍川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共同創(chuàng)造龍川教育美好的明天。
(三)抓好教育系統(tǒng)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切實解決教育民生問題。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首先要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教育機關。教育系統(tǒng)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加強內部建設與管理,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社會形象。要切實抓好教育系統(tǒng)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分階段先行實施《龍川縣初中階段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考評方案(試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切實解決廣大師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影響和制約教育科學發(fā)展的體制、服務、管理、招生、教師隊伍建設等辦學工作方面的突出問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解決實際工作中群眾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
(四)以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推動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教育均衡發(fā)展。要以即將實施的教師績效工作制度為契機,穩(wěn)步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盤活教師這一巨大人才資源,始終把培養(yǎng)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根本大計,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教師的發(fā)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臺,努力培養(yǎng)更多德才兼?zhèn)?、具有蓬勃?chuàng)新精神的優(yōu)秀教師,更好地發(fā)揮師資力量在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關鍵性作用。
“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基礎教育的新兵,在龍川教育未來發(fā)展的道路上,承載著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今后,我有信心有決心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和上級業(yè)務主管部門的支持下,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解放思想,認真履行職責,堅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的原則不動搖,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動搖,堅持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不動搖,竭盡全力,逐一解決當前我縣教育存在的問題,為繼續(xù)譜寫龍川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篇章作出應有貢獻!
篇十三 市長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的述職報告5450字
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的述職報告
兩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監(jiān)督和政府班子成員的密切配合下,我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嚴格按照“科教強市”的戰(zhàn)略目標,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辦好教育的宗旨,認真履行市長職責,積極承擔教育工作責任,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創(chuàng)建教育強市,使全市教育呈現出健康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F將2023-2023年履行職責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執(zhí)政能力
我認為,市場競爭是科技實力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說到底是教育的競爭。教育是社會經濟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更是民生關注的焦點問題。我任市長后對教育工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首先是認真學習國家有關教育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掌握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提高執(zhí)政水平和能力。我堅決貫徹執(zhí)行市委、市政府“科教強市”戰(zhàn)略,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兩年來,我市教育以均衡協(xié)調發(fā)展為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為重點,先后制定出臺《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關于創(chuàng)建廣東省教育強市的決定》等多個文件,為鶴山教育持續(xù)發(fā)展確定了目標和方向。
我牢固樹立執(zhí)政為民、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執(zhí)政理念,把發(fā)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作為推動鶴山和諧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我主動關心教育、支持教育,堅持每年至少召開2次以上教育工作會議,研究教育現狀和發(fā)展等有關問題,認真聽取主管教育的領導、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情況匯報和意見。兩年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了“創(chuàng)建廣東省教育強市”、“教師與公務員平均工資‘兩相當’”、“鶴山實驗中學建設后續(xù)資金”、“鶴華中學創(chuàng)建廣東省國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新沙坪中學建設”等問題,對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及時給予解決。每年教師節(jié),我都親自到學校慰問教師,平時也經常深入學校,與校長、老師座談調研,傾聽意見和呼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為學校排憂解難,為教師辦好事實事。
二、忠實履職,想方設法辦好鶴山教育
(一)執(zhí)政為民,落實政府責任
教育是一項公益事業(yè)和民心工程,本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執(zhí)政理念,市委、市政府對教育高度重視,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重點傾斜,優(yōu)先劃撥。2023年-2023年,我市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1.67%、1.86%、1.88%),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在預算決算中也逐年提高(19.19%、22.19%、22.21%);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教育財政撥款和增長比例三年分別是17085.9萬元、22551.1萬元、25165.8萬元和15.66%、31.99%、11.59%;財政經常性收入及其增長比例分別是42412萬元、53517萬元、59296.8萬元和10.16%、26.18%、10.8%);年生均教育經費和生均公用經費逐年增長(三年分別是4061.22元、5203.52元、5410.38元和1461.21元、1627.54元、1895.14元),教育經費達到“三個增長”。
(二)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責任,促進各類教育均衡協(xié)調發(fā)展
1.義務教育成果得到鞏固、高中普及得到發(fā)展。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決定。我親自部署,親自抓落實。盡管市財政壓力很大,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們優(yōu)先安排義務教育經費。2023年,我市投入免費義務教育的經費19,546,012元,其中省級補助2,355,226.4元,本級財政承擔17,190,785.6元。2023年,我市投入免費義務教育經費29,474,008元,其中省級補助5,542,411.2元,本級財政承擔23,931,596.8元。從2023年8月實施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到全面實施免費義務教育,三年來我市共投入專項資金達5960多萬元,切實履行了政府的辦學責任,保障了免費義務教育的全面實施。2023、2023兩年我市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畢業(yè)升學率100%,輟學率為零。三殘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適齡學生入學率99.6%以上,畢業(yè)升學率分別是92.1%和96%,輟學率分別是0.92%和0.66%,輟學率逐年下降。
與此同時,我市積極實施高中“擴容促優(yōu)”工程,近年投入近6800多萬元,加大高中階段學校建設。2023年我市高中學校共招生4642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148人,職業(yè)高中招生1494人。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3267人,職業(yè)高中招生1655人,全市共招生4922人。2023年,我市高中階段在校生13440人(市職中學生4115人),是2000年6426人的一倍多,每萬人口高中階段在校學生371.3人(其中職高113.7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5.6%。
2.建立扶貧機制,促進教育公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關注教育公平問題。我也一直強調,政府要辦好每一所學校,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好的教育。為了改變山區(qū)教育滯后局面,促進全市學校均衡優(yōu)質發(fā)展,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市政府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傾斜支持山區(qū)教育的發(fā)展,努力讓山區(qū)孩子享有公平、優(yōu)質的教育。為使區(qū)域內經濟欠發(fā)達的宅梧、雙合兩鎮(zhèn)的孩子有良好的受教育條件,市委、市政府經過論證,作出了整合山區(qū)兩鎮(zhèn)4所中學的決策,并從財力上給予傾斜支持。僅2023和2023年兩年,市財政就投入了2500多萬元完善市三中的辦學條件,今年還繼續(xù)給予支持。
對家庭貧困學生,我市建立了“政府主導、學校聯(lián)動、社會參與”的幫扶機制,充分發(fā)揮市慈善總會、市總商會、各類民間基金組織的作用,每年資助了一批城鄉(xiāng)家庭經濟困難的大、中、小學生,有效地解決家庭貧困學生“讀書難”問題,保證他們也能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3和2023年,我市共有受助學生達9000多人次,各類資助金額達500萬元。
對外來人口子女入學問題,我市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政策,積極承擔責任,為他們提供優(yōu)越的受教育條件。目前有6000多名外來人口子女在我市中小學就讀,我們一視同仁,保障外來人口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3.規(guī)范幼兒園的管理,提高學前幼兒入園率。我市把幼兒教育事業(yè)納入基礎教育發(fā)展與管理的重要范疇,積極發(fā)展幼教事業(yè)。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幼兒園的辦園行為,提高保教的質量,我市加強了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一是開展全市托幼機構督查工作。組織檢查組到全市幼兒園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的幼兒園及時發(fā)出了書面整改通知書,并跟蹤限期整改。二是推動幼兒園創(chuàng)優(yōu)創(chuàng)等級活動。加強對幼兒園創(chuàng)等級的指導和評估工作,“以評促改、以評促發(fā)展”,促進幼兒園辦園條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證幼兒教育規(guī)范、優(yōu)質、持續(xù)、健康發(fā)展。2023和2023年,我市共創(chuàng)建了3所江門市一級幼兒園和8所鶴山市一級幼兒園,一大批幼兒園達到了規(guī)范化建設標準。2023年,我市共有幼兒園80所,其中省一級幼兒園1所,江門市一級幼兒園4所,鶴山市一級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4453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89.6%。
4.做大做強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本地區(qū)經濟發(fā)展需要人才。市政府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發(fā)展,努力做大做強職業(yè)技術教育。1992年,我市在沙坪城區(qū)創(chuàng)辦了一所面積達9萬平方米的職業(yè)高中,1996年市職中被評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中。2002年我市將分布于各鎮(zhèn)的8所職中整合并到市職中(只保留址中、三中分教點),進一步提升了市職中的實力。同年,市職中被認定為省級實訓中心,數控技術應用專業(yè)和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yè)被認定為省重點建設專業(yè),其中機加工及數控技術應用專業(yè)成為省示范骨干專業(yè)。近兩年,為做大做強做優(yōu)市職中,市政府投入1120萬元進一步完善職中設施設備建設。2023年12月學校通過了國家級重點職中復評和兩個省重點建設專業(yè)的評審。目前,市職中規(guī)模發(fā)展到77個教學班、4115名在校學生,增加開設和發(fā)展了適合當地經濟發(fā)展需要的服裝設計與制作、物業(yè)管理、印刷、經濟信息與科技、商貿英語等特色專業(yè)。每年畢業(yè)生一次性就業(yè)率達98%以上。
(三)加強基礎建設,促進教育優(yōu)質、持續(xù)發(fā)展
1.加強學校規(guī)范化建設,促進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經過從1996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2023年兩個階段較大規(guī)模的中小學布局調整后,全市基本完成了的學校布局調整。全市中小學校從1996年的178所撤并為現時的77所,基本實現“高中相對集中城區(qū),初中一鎮(zhèn)1校,小學規(guī)模布局適中”的'目標。近年,我市積極推進創(chuàng)建規(guī)范化、優(yōu)質學校工作,通過規(guī)范化學校建設,進一步規(guī)范辦學行為,科學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縮小城鄉(xiāng)之間、地區(qū)之間和學校之間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目前我市有國家重點職中1所,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省一級學校8所,江門市一級學校22所,鶴山市一級學校9所。全市優(yōu)質學校比例(覆蓋率54.5%)和優(yōu)質學位比例(覆蓋率82.5%)均高于江門市的平均水平。規(guī)范化學校的比例也達到較高水平。
2.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實現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兩年來,全市共投入資金1260多萬元進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學校建設計算機室27個,新增計算器1255臺,其中包括教師用機209臺,新建設多媒體教學平臺160套。目前,全市共有62所學校擁有計算器室89間,覆蓋率達80.5%。全市各類型計算器共6984臺,多媒體教學平臺746套。全市“校校通”工程穩(wěn)步推進,所有中小學接駁互聯(lián)網和江門基教網,建立鶴山市教育電子公文交換系統(tǒng),實現互聯(lián)互通,資源共享,保證城鄉(xiāng)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均衡發(fā)展,優(yōu)質資源共享。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教育優(yōu)質發(fā)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幾年來,我市嚴把教師入口關,優(yōu)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在堅持開展“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師德教育的前提下,多形式、多渠道實施校長和教師上崗在職培訓、“名教師工程”、“千百萬工程”計劃,鼓勵中小學教師積極參加學歷提高進修。目前,我市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本科率26.77%、大專率80.92%;初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99.07%、本科率72.94%;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專任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分別是98.48%和99.37%。各項指針均有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小學、初中的本科率提高比較快。各項指標居江門各市區(qū)前列。
為了穩(wěn)定教師隊伍,我市依法依規(guī)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兌現。按照國家和省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工資項目和標準列入市級財政預算,統(tǒng)一依時撥入銀行開設的個人工資賬戶,保證教職工能每月依時足額領到工資,從未拖欠過教師工資。教師享有國家規(guī)定的養(yǎng)老、住房、醫(yī)療等福利待遇。在政府財政較困難的情況下,還先后實施教職工崗位津貼、中學高級教師崗位津貼、中小學校長崗位津貼及增加離退休教師生活津貼等措施,改善和提高教師福利待遇。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加快推進 “兩相當”工作,由今年開始分步實施,爭取三年內實現教師隊伍與公務員隊伍平均工資水平“兩相當”。
4.加強教育教學管理,促進質量全面提高。我市堅持“以質立校,以質興教”的辦學理念,努力打造教學質量強市。除了不斷完善辦學條件、創(chuàng)設良好育人環(huán)境和調動教師積極性之外,還采取積極的辦法和措施加強對教學的管理與研究,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教學水平在江門市名列前茅。近年,我市乘新課程實驗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東風,采取進一步規(guī)范課程設置管理、實施“數學質量年”工程、推廣課改成果、開展課堂教學比賽、加強教研指導和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等辦法,較好地促進了全市的教學工作,各類教學成績再上新臺階。2023、2023年,連續(xù)兩年我市高考報考入圍率、本科入圍率和重點本科入圍率等各項主要數據全部名列江門各市區(qū)第一。中考也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各項主要數據處江門市前列。
(四)全力推進創(chuàng)建廣東省教育強市工程
2023年,我市正式啟動創(chuàng)建教育強市工程。成立了創(chuàng)強領導小組,出臺了《中共鶴山市委 鶴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創(chuàng)建廣東省教育強市的決定》、《鶴山市創(chuàng)建廣東省教育強市實施方案》,確立了鶴山市2023年創(chuàng)建成為廣東省教育強市的目標。創(chuàng)強動員會上,市委書記向斌同志親自作動員報告,我代表市政府分別與各鎮(zhèn)(街)鎮(zhèn)長(主任)簽訂了創(chuàng)建廣東省教育強鎮(zhèn)責任書,把創(chuàng)強作為市政府督辦項目之一,納入鎮(zhèn)級領導班子教育實績考核內容,落實創(chuàng)強工作的責任。
為保證創(chuàng)強工作的順利開展,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傾斜、資金上加大支持力度,近兩年累計投入創(chuàng)強資金達1億元。此外,還適時在各個階段召開調研協(xié)調會和現場會,及時解決創(chuàng)強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和總結交流創(chuàng)強經驗,通過“樹立典型、現場推廣”,引領創(chuàng)強扎扎實實地開展。兩年來,我多次帶領分管領導、有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深入鎮(zhèn)(街)、學校現場辦公,督導創(chuàng)強工作。
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先后有沙坪街道、古勞鎮(zhèn)、桃源鎮(zhèn)、鶴城鎮(zhèn)、共和鎮(zhèn)、址山鎮(zhèn)、云鄉(xiāng)鎮(zhèn)、雅瑤鎮(zhèn)成功創(chuàng)建為廣東省教育強鎮(zhèn)(街)。市一中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高中的督導確認驗收,鶴華中學也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導驗收。2023年,我們將全力以赴,加快創(chuàng)建步伐,努力實現創(chuàng)建廣東省教育強市的目標。
三、存在問題與今后發(fā)展思路
(一)存在問題
檢查自己履行教育職責的情況,對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有些方面還必須努力完善,如城鄉(xiāng)教育發(fā)展仍不均衡,山區(qū)學校與城區(qū)學校在師資、設備設施、教育質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市地方財力有限,對學校規(guī)范化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教育現代化等面臨較大壓力。
(二)今后發(fā)展思路
1.繼續(xù)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優(yōu)化辦學條件。不斷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積極承擔辦學責任,繼續(xù)增加教育的財政投入,確保教育經費逐年增長。同時,進一步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路,調動各方積極性,多渠道籌措教育發(fā)展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尤其是改善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今年啟動新沙坪中學和市實驗中學的建設工程。
2.積極創(chuàng)建教育強市和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創(chuàng)建教育強市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要力爭創(chuàng)建成為廣東省教育強市,并在之后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
3.中小學校全面實現規(guī)范化。以創(chuàng)建規(guī)范化學校、教育強鎮(zhèn)為抓手,大力推進義務教育規(guī)范化學校建設和現代化教育建設,進一步促進我市基礎教育均衡協(xié)調優(yōu)質發(fā)展。
為了跟上教育發(fā)展的形勢和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加速實現教育強市的目標,完成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任務,我將忠實履行市長的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積極承擔責任,辦好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述職人:黃國常
二○○九年四月十六日
篇十四 基礎教育調查報告5000字7100字
基礎教育是國之根本,基礎教育調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從而更好地進行改善。
一、調研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均gdp的增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然而,隨著人均gdp的增長,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也在急劇加大。2023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兩者的收入比為3.22:1。隨著我國社會發(fā)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區(qū)之間、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黨的__屆__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和核心,沒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教育作為推動社會變革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效率目標,又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公平目標。社會的教育在社會流動、社會分化中具有“篩選器”的功能,又具有穩(wěn)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視為實現社會平等“最偉大的工具”。按照現階段提出的新要求,我們應該以和諧理念來引領教育發(fā)展,通過推進教育的公平、公正,來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通過構建和諧教育,來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只有農村得以發(fā)展,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農村發(fā)展的基礎是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A教育是地方事業(yè),擔負著為地方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任務?;A教育辦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
二、調研對象
此次我調查的對象就是針對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展開的?;A教育,就是人們在成長中為了獲取更多學問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識。 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的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報告的研究范圍主要是有關我國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的現狀
三、調研目的
1、通過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搜集資料,活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信息
2、分析農村基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
3、通過分析具體農村地區(qū)的基礎教育現狀的案例,切實掌握農村基礎教育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的途徑
4、對本地區(qū)的農村基礎教育問題進行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5、探索解決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途徑,共同探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
四、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分析
自1986年國家義務教育法出臺以來,特別是《___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實施以來,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事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但由于農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調,所以農村教育狀況并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政府投入有限,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
教育的發(fā)展離不開一定的財政支持。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xù)發(fā)展難以實現。中國是個農業(yè)大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在校生占全國在校生的絕大多數。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70%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義務教育階段所占比例過低,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占總投入的比例始終低于60%,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占總投入的比重近年還不足30%。而且,在農村義務教育總投人中,政府財政撥款所占比例也不高。盡管近年中央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有所增加,但也只達到64.9%。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縣鄉(xiāng)財政與農民負擔”課題組2001年發(fā)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人中,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負擔竟高達78%左右,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負擔約11%,中央財政只負擔了2%。而在國外,中央政府是義務教育資金來源的主渠道,有的國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個基礎教育投入的比重高達80%。
長期以來,農村義務教育主要以農民投入為主。尤其是農村稅費改革以前,農村義務教育事實上主要由農民承擔。稅費改革后,農村基礎教育的經費來源基本是以鄉(xiāng)鎮(zhèn)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農村教育費附加以及收取學雜費、教育集資等。鄉(xiāng)級財政在農村義務教育中承擔了全部責任。農民的“合理”負擔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支柱。農村稅費改革之后,在農民減負的同時,教育也大幅度減收,一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狀況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經費不足,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學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23年,我國農村地區(qū)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小學和初中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小學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雖然2023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小學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堪憂
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整個教育環(huán)節(jié)中至關重要。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調查發(fā)現,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1、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師資“缺血”
由于農村教師待遇低,生活條件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嚴重,很多人不愿到農村任教。一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寧愿在家待崗,也不愿當鄉(xiāng)村教師。同時,家里有門路的、教學水平稍高的教師也想辦法擠入城市。再加上這幾年城市學校擴招,一些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也開始從農村招聘教師。隨著進城教師的擇優(yōu)錄取,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教師流向了城市。由于師資的流失,貧困農村的中小學校里一個教師跨年級、包班上課的現象司空見慣。在農村許多學校,、機、、、美術等方面的教師嚴重缺乏,無法適應新課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農村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單向流動,即優(yōu)秀教師只具有向上的流動性。如果村里的老師教得好,則入編進入鎮(zhèn)里的學校,鎮(zhèn)里的老師如果教得好,則進入縣城里的學校。依此類推。這種帶有剛性的評選機制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系統(tǒng)只能得到較差的師資來源。農村師資原本“先天”不足,無奈又遭流失之痛,農村師資嚴重“缺血”。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專業(yè)化程度偏低
農村中小學教師學歷普遍偏低,學歷達標與能力達標存在較大落差,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以湖南省為例,農村小學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占的比例不到城鎮(zhèn)的20%,初中也只相當于城鎮(zhèn)的一半,如衡陽市農村學校教師第一學歷合格率為22.7%。盡管通過大規(guī)模的學歷補償教育和在職培訓,農村教師學歷達標率得到極大提高,但教師素質仍然不能滿足義務教育快速發(fā)展的需要。農村一些學校的大部分教師是本鎮(zhèn)(縣)未考上大學的高中畢業(yè)生,甚至一些初中畢業(yè)生也當起了教師,很多貧困縣還有一部分教師小學畢業(yè)。另外,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落后,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他們無法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使得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形成不了梯隊,專業(yè)化程度不高。教師的低素質直接影響、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由于教學質量不高,農村一些學校的生源逐漸流失。在一些地區(qū),“村小學到中心小學,中心小學到縣城小學,優(yōu)生不斷流向縣城”已成了趨勢。長此以往,學校將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并將隨著這種惡性循環(huán)而趨于萎縮。
(三)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qū),由于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己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yè)形勢不太樂觀,職業(yè)教育極不發(fā)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小學都沒有畢業(yè)。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fā)展的機會。
五、營勝村基礎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調研我來到了遼寧省丹東市五龍背鎮(zhèn)的一個普通的鄉(xiāng)村-營勝村,調研結果如下
(一)教育現狀
據2023年數據顯示該村約有人口1500多 ,學齡兒童接近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小學,六個年級共有教師9名,9名教師中無本科以上學歷者,7名??茖W歷,2名初中學歷,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5人。調查發(fā)現,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方面,師資力量缺乏教師不配套和跨年級上課現象嚴重, 很多教師 都是上了這門課再上那門, 由于照顧不過來, 只能讓 一些班級學生自習或做作業(yè)。我們還了解到由于農村教師的待遇低, 辦公條件差, 農村基礎教育崗位難留 人, 老師調動頻繁。另一方面, 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學 歷低、職稱低、素質低的“三低”現象。大部分教師為“民轉公”教師, 由于他們的年 齡偏大, 業(yè)務素質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營勝小學全貌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約, 該村近 3 年未補充過教師, 導致教師嚴重不足和失衡。而鎮(zhèn)上的中心學校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學校教師普遍超編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質偏低。同時由于一批學歷低、素質 不全面的人員進入教師隊伍, 再加上“民轉公”教師,
使得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年齡結構也不合理。農 村課程改革對目前的農村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 它要求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角色行為必須實行全
方位的轉變。由于農村教師隊伍年齡資歷、學識水 平、身心狀況差異較大, 因此轉變過程困難很多。
2、 學校管理方面有待改進。一是校長結構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輕的又過于年輕, 沒有什么工作經歷, 更談不上有較好的工作經驗。二 是部分校長對學校的管理工作較為片面, 只注重學
校教學管理, 對教學管理以外的, 如學校安全管理, 學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夠。
3、 學校經費困難。實施“一費制”和“兩免一 補”后, 人民群眾的負擔的確減輕了, 但學校的辦公經費受到一定影響, 由于政府財力有限, 上面的撥款也難以及時足額到位, 使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 受到一定的影響, 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實施, 如校舍建設、綠 化學校的創(chuàng)建等。
六、關于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農村基礎教育出現的困難,今年我國提出了實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國家、社會團體和個人為保障適齡人口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從政策、物質和資金上對貧困地區(qū)和貧困學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農村的基礎,農村地區(qū)難以實現教育的自救,因此,積極發(fā)揮政府的調節(jié)功能,及時實施農村地區(qū)的教育救助就成為促進農村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一)教育經費方面
1、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同時建立農村教育財政保障機制
緩解基礎教育投入問題的關鍵是解決財政乏力的問題。教育是一種公共產品,應當由政府承擔責任。建議國家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并嚴格規(guī)定農村教育投入的恰當比例。我國許多省在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村教育集資被取消,縣鄉(xiāng)財政收入減少,為了保證縣鄉(xiāng)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中央應確定一定比例的稅收進行轉移支付,專門用于農村基礎教育。切實發(fā)揮國家公共財政資金在配置農村義務教育資源中的絕對主體作用,構建基礎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承擔的財政轉移支付體制,最終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和保障農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機會的長效機制。
2、拓寬籌資渠道,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由于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綜合國力還沒有達到完全支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水平,所以從長遠發(fā)展來看,農村教育經費完全靠國家長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農村義務教育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除了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證外,還應該通過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籌措經費。比如可以建立“義務教育基金會”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捐助;發(fā)行教育彩票,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和支持義務教育。所得的資金由政府根據有關政策統(tǒng)一進行調配,切實定向用于農村教育。同時建議國家出臺農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證農村教育的優(yōu)先發(fā)展。
(二)師資方面
1、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農村教師信息閉塞,接受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學方式都與城市的教師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級政府要大力開發(fā)并充分利用國內外教育援助項目,加強對農村校長和教師的培訓。同時在教師繼續(xù)教育政策方面對農村教師要有所傾斜,比如為農村教師提供免費的培訓,適當增強教師培訓名額等。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注重教師實際教育教學素質的提高和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以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機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教師的雙向流動。實施“教師交流機制”,把城里的老師交流到農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帶動農村的教育;農村教師則到城市學校去實習,充實提高,以解決農村教師單向流動的問題,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從而有效控制輟學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規(guī)定,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必須到農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為將來評職稱的一項條件。同時給予支教大學生提前半年轉正的優(yōu)惠條件。2023年,鄭州市又出臺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從2023年起,鄭州市將在5年內實現所有城市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1年。鄭州市教育局文件規(guī)定:從2023年起,市直學校每年下鄉(xiāng)交流人數應不低于全體教職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對農村有所傾斜,比如鼓勵優(yōu)秀教師到農村巡回授課,鼓勵緊缺學科教師的流動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師范院校畢業(yè)生到農村任教
由于農村學校條件差,工資待遇低,大部分大學畢業(yè)生不愿到農村去。他們一是害怕無機會再進城市的學校,二是擔心自己到農村會被同化。因為農村教師教育觀念落后,教師專業(yè)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嚴重不足,新教師難以進行教學改革。為吸引師范院校畢業(yè)生到農村任教,政府就要給予到農村任教的師范畢業(yè)生一定的優(yōu)惠政策。
4、充分利用農村的現有資源與條件開發(fā)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在硬件上相差甚遠,在短期內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況下,農村學校的教師也不能總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農村一切可用的現有教育資源,揚長避短,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彌補不足,開發(fā)適合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農村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貧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重要途徑。貧困家庭在社會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的享有方面,處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沒有輔助性的機制保證他們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貧困本身則有可能成為“世襲”的不幸命運。這種個人命運的惡性循環(huán)。最終使整個社會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對貧困學生的教育救助作為農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穩(wěn)定的教育救助機制
各級政府要成立貧困家庭學生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貧困學生救助聯(lián)席會議制度,成立“中小學救助受援捐贈中心”,同時還要增配全額撥款事業(yè)編制,設立中小學貧困學生救助專項資金,并將助學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管理,明確各部門職責,整合各方面力量,統(tǒng)籌協(xié)調和指導本地區(qū)的經常性助學活動,推進救助貧困學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對貧困學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資金為主,繼續(xù)執(zhí)行“兩免一補”政策并要落到實處。同時要以經常性捐贈活動為載體,組織和發(fā)動各界人士捐款助學,對口幫扶。目前,無論是政府的救助、社會的捐助,還是學校的獎勵與減免,總體來看教育救助覆蓋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額度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級財政要每年安排貧困學生專項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擴大教育救助范圍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我國逐步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已成為可能。2023年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教育部首次發(fā)布《全民教育國家報告》。該報告列出了我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時間表:到2023年,使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費),保證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到2023年,全國農村地區(qū)將全部實行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到2023年,全國將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然而,政府、社會對高中教育的貧困救助問題,相對來說關注不夠,雖然有一些相關政策,但執(zhí)行中存在若干問題。從全國范圍看,多數地區(qū)至今缺少剛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進行教育救助時,要把救助的范圍擴大到高中。
總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多管齊下的教育救助體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農村教育救助及時性、長效性的重要保證。
七、啟示與結語
通過幾天時間的調研,我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初步的認識,以上就是這次實踐活動所獲得的一些具體情況,但光了解情況并不夠,既然是調研報告,就要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將結合我校在09級學生中開設的《___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的具體內容,來簡單闡述和總結下關于這次對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調研活動,以便更好的達到“關注民生,和諧發(fā)展”的主題實踐活動的目的。
從調研的對象——營勝村以及參考整個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來看,我認為,中國農村的基礎教育之所以令人堪憂的原因有:一是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農村本身的經濟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進經濟發(fā)展的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中國是個農業(yè)大國,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教育對經濟的促進就體現不出,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是中國農村基礎教育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二是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和不精。廣大農村地區(qū)師資稀少并且專業(yè)度相比之下嚴重不足,這對農村教育是嚴重不利的。三是農村家庭本身的貧困問題致使農村基礎教育始終得不到提高,“沒錢上學”是廣大農村孩子受教育的一個嚴重的障礙。
篇十五 西藏基礎教育考察報告4150字
西藏教育印象—— 西藏基礎教育考察報告
云南省臨滄市教育局 劉麗霞
2023年5月21日至31日,臨滄市政府馬迎春副市長帶領我市11名教育工作者參加由省教育廳、英國救助兒童會共同組織的云南少數民族基礎教育項目州、市教育局以及項目縣相關人員赴西藏考察。考察的目的在于促進兩省區(qū)教育工作者的相互學習交流,推進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的發(fā)展。10天的考察中,我們走訪了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等5個縣(市)8所學校,聽評課9節(jié),參加鄉(xiāng)、村干部、家長、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座談會、交流會11次。此次考察,西藏基礎教育的發(fā)展現狀以及中英合作項目的實施情況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對促進我市民族教育和實施好中英合作項目頗有啟迪。
1、規(guī)范化建設夯實學校發(fā)展基礎
舊西藏時期,這里的教育形態(tài)以寺院教育、官辦教育和私塾教育為主,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正規(guī)學校,適齡兒童入學率不到5%,文盲率高達95%。西藏和平解放以來,___對西藏的教育事業(yè)非常重視,通過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艱苦努力,在內地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以及國際友好組織的幫助下,西藏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水平和效益不斷提高,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特別是借助“兩基”攻堅規(guī)劃的全面實施,按照自治區(qū)學校規(guī)范化建設標準,經過幾年努力,學校在布局結構調整、提高規(guī)模效益、實施規(guī)范管理、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效。目前,各級各類學校發(fā)展到1010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4.72%,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22%。
我們訪問的學校,無論在城鎮(zhèn)還是農村,學校的校舍都進行了全面改造和新建,農牧區(qū)中小學基本完成了第一輪規(guī)范化建設任務,村完小以上學校均基本解決了危房問題,與當地較為低矮的民房相比,學校的校舍顯得高大、宏偉、明亮而色彩鮮艷,無論走到什么地方,五星紅旗飄揚下的建筑群就是學校。學校占地面積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生均校舍面積得到最大滿足。這些學校都有實驗室、微機室、音樂教室、圖書閱覽室、美術教室、德育室等,功能室的配備較為齊全。村完小以上的學?;具_到自治區(qū)二類學校以上的辦學標準,農牧區(qū)教學點改造工作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拉薩這個有57萬人口的市,從2023年起,每年從市級財政中拔出???00萬元對農牧區(qū)教學點進行改造,計劃再用5年時間,教學點的校舍也將成為當地最好最漂亮的房子。
2、學生享受最好的待遇
西藏由于地廣人稀,農牧民居住分散,學生上學路途遙遠,為提高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國家在西藏實行了許多特殊優(yōu)惠政策。從1985年開始,國家撥出專款在農牧區(qū)實行以寄宿制為主的中心學校辦學模式,距學校2公里以外的學生都可以住校,而且義務教育階段的農牧民子女都可享受“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保證每個學生每月有伙食費80元;每個住校生有一套行李,每生每年有2套衣服(冬夏各一套);同時,學生享受免交學雜費、課本費、作業(yè)本費政策。我們還得知,今年學生的“三包”政策標準將再度提高,小學生每年每人1000元,初中生每年每人1150元,邊境一線的學生再增100元。這一政策的實施,中小學學生的生活學習有了保障,切實減輕了農牧民的負擔,保證了農牧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我們所到的農牧區(qū)學校的住校生約占在校生的90%左右。為方便學生,學校在學習周期安排上,也作了許多靈活的處理,如上課10天,放假4天,以便于學生回家和返校有充足的時間,有利于學校的管理。農村中小學校生均圖書較為寬余,配備都在10冊以上,許多學校得到內地捐贈的圖書較多,如甲瑪完小生均120冊。得益于這些優(yōu)厚的政策和條件,農牧區(qū)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和鞏固就有了強有力的保障,為“兩基”攻堅和鞏固提高打下基礎。
3、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較高
我們到的甲瑪中心小學有專任教師19人,大學??埔陨?8人,占94.7%;牛瑪完小專任教師14人,大學???人,占64.3%;林周縣蘇州小學專任教師64人,大學專科52人,占81.6%;羊八井小學專任教師23人,大學專科19人,占82.6%。就拉薩市7縣1市整體情況看,高中教師中,研究生占0.27%,本科生占72.7%;初中教師中研究生占0.23%,本科生占52.5%;小學教師中,本科生占6.83%,專科生占43.76%。這些數據說明,教師隊伍學歷起點較高,整體素質較好。而大部分教師都是由內地幫助培養(yǎng)和培訓的。據一份資料介紹,在過去的20年間,內地有21個?。ㄊ校╅_辦“西藏班”,共培養(yǎng)初中生3萬人;中專、中師、高中生2萬人;本科生6萬人;每年還向全國各地引進大學生到西藏工作,僅2023年引進教師2500名,其中師范本科生870名。由此可見,一方面說明___和國務院對西藏教育的重視,全國各地對西藏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說明西藏雖然是民族自治地區(qū),但教育觀、人才觀是開放的,是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我們重點考察的拉薩市基礎教育居于自治區(qū)的領先地位,其師資隊伍數量、質量已基本滿足發(fā)展需要。為此,拉薩市教體局采取了“骨干牽動,整體提高”的舉措,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管理和建設,嚴格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新聘的中、小學教師按本科、??茖W歷要求進入,不斷完善城鎮(zhèn)與農牧區(qū)教師交流制度,新分大學畢業(yè)生都必須到基層從教鍛煉,而交流教師的人事、工資關系仍留在原學校,下派到基層學?;蚩鐓^(qū)縣交流工作3年再返回原學校。2002年以來,城鄉(xiāng)交流教師達250多人,年均交流50人以上。這一制度的實施既鍛煉了教師,支持了基層學校,又穩(wěn)住了人心留住了人才。與此同時加大骨干教師培訓力度,制定了《拉薩市中小學骨干教師評選與管理辦法》、《拉薩市教體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依托北師大、首師大以及區(qū)內外師資培訓基地,加強教師的培養(yǎng)培訓,加快骨干教師的成長與培養(yǎng)的步伐。關心愛護教師,為他們解決具體的困難和問題,特別對農牧區(qū)基層、偏遠、高寒地區(qū)的教師,在職稱評定、學歷進修、業(yè)務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并在拉薩市區(qū)首個建成教師新村安居工程,真正使最基層的教師安居樂教。
4、高山擋不住遠程教育
“高山擋不住遠程教育”,這句話是我在兩所農村小學看到的。農牧區(qū)中心小學配備計算機教室是件平常的事情,就在海拔最高的納木措湖邊的神湖小學,也有20臺計算機,但學校用電靠太陽能蓄電,僅能勉強維持照明用電,雖有計算機卻未能正常使用??傮w看,西藏學校的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較為迅速,就拉薩市而言,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布點已基本完成,只要具備用電條件的學?;咀龅诫娨暟喟嗤?,教學點全部配備成套的教學光盤及播放系統(tǒng),農牧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配備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系統(tǒng),教育信息資源“校校通”達到70%,而城區(qū)學校配置更高,如閉路監(jiān)控、校園廣播、教學雙向點播系統(tǒng)等,已成為辦學的必備條件。依托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加快信息化進程,偏遠學校和農牧區(qū)的孩子,也能享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并以此帶動農牧區(qū)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5、教育觀念新變化
西藏教育以一種開放的姿態(tài)廣泛吸收和容納著來自國內國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并在實踐中將許多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本土化,進一步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改進。首先體現在重視兩支隊伍的建設,每年都選派大批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及學校中層以上領導赴內地學習、考察,選派骨干教師、教研人員到相關的內地大學進行培訓和研修;同時特別關注教育教學的運用研究。西藏從2023年開始啟動新課程改革以來,就把素質教育理念與中英合作項目的教師培訓和“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方法的運用進行有機結合,逐步整合,做到互為補充,互為促進。按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把“以學習者為中心”所倡導的如“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友好學?!?、“兒童自尊”、“健康教育”、“生活技能”等教育理念和方法與兒童切身利益相關內容放到教學實踐中深入研究和探索,積極主動地運用小組合作、提問、教學具使用、游戲四種教學技能,牢固樹立尊重所有兒童、讓所有兒童獲得發(fā)展權利的觀念,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做到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師生關系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五大轉變,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創(chuàng)建安全、舒適、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的社區(qū)、家庭、學校三者關系。
在我們訪問的學校中,我多次在顯眼的墻面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孩子,今天你快樂嗎?”這句話隱含的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是對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詰問。在一所學校的班刊墻面上,我還看到這樣一句話:“昨天的教師是圣人,是偶像;今天的教師是伙伴,是朋友。昨天的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今天的學生敢說敢議?!边@些會說話的墻面,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西藏基礎教育改革的進展和成果。
6、職業(yè)教育為農牧區(qū)孩子提供幫助
我們訪問的農牧區(qū)學校,校校都建有蔬菜大棚,不單是學生,學生家長、社區(qū)老百姓都參與到學校大棚蔬菜的種植中來,這是最普通,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職業(yè)技能培訓和先進技術的推廣。我們重點參觀的日喀則地區(qū)白朗縣中學職教中心,是英國救助兒童會申報由歐盟投資開辦的,是日喀則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職教中心之一。學校有專用的校舍,有教室、車間、倉庫、教職工辦公室等,有種植基地20余畝,開辦了民族繪畫、蔬菜種植、縫紉裁剪、卡墊編織、木工制作、農機維修六個專業(yè)。學生與白朗中學及其它學校相互溝通,招生較為靈活,有三年制、有“1+2”、有“2+1”等模式,關鍵是按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和意愿來辦班,為廣大農牧區(qū)孩子走出校門能自謀職業(yè)、發(fā)展生產提供學習的基地,目標是“上學有基礎,就業(yè)有技能,致富有門路”。職教中心已有5年的辦學歷程,培養(yǎng)了5屆學生,鍛煉了一批教師,穩(wěn)住了一批外聘技術教師。而且各專業(yè)的成果也逐步推向了市場。如學生制作的木床、桌椅,編織的卡墊,縫制的藏棚、門窗簾已具有一定的工藝水平,農機具維修也達到一定專業(yè)水平,得到農牧民的歡迎和信任。畢業(yè)的學生或走進城鎮(zhèn),或返回農村,他們正運用自己所學的技術尋求創(chuàng)業(yè)之路,為自身的發(fā)展,也為當地經濟的發(fā)展發(fā)揮作用。
在整個考察中,我們邊看邊對照、邊反思,既看到西藏教育的發(fā)展,也看到西藏和臨滄基礎教育中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入學、鞏固問題;少數民族學生如何過語言關的問題;學生的管理尤其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及養(yǎng)成教育方面的難點問題,如何讓學生形成刷牙、洗臉、講究衛(wèi)生和不隨地大小便等文明行為教育問題,這些問題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深入研究、注重落實,方可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