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wǎng) > 優(yōu)質(zhì)范文 > 事跡材料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更新時間:2024-11-20 查看人數(shù):52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1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有1222個字,預計閱讀時間為4分鐘,共有165位用戶關注,54人點贊!

從網(wǎng)上看到迪子發(fā)回的即時信息: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縣的甘堡藏寨,這里的藏族文化很濃厚,居住環(huán)境比桃花源還桃花源。我很好奇,問:迪子,你在旅游?迪子傳回信息:采訪。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到5。12汶川地震,不由的關切震后汶川人的生活境況如何,重建是否很好?迪子又傳回信息:比想象中的要好十倍,大翻新。短短的空間信息交流,讓我回想起了曾經(jīng)留過的淚,想起了那年的今天以后的日子,日日夜夜一有空就坐在電視前,關注著汶川震后救援的進展。日日夜夜陪著四川臺地震新聞主播為震后的凄慘而哽噎,與全國人民的心都緊密的聯(lián)在一起,內(nèi)心底發(fā)出同一個呼聲:我們都是汶川人,為汶川加油!

思緒飄到2008年,一個不尋常的一年。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發(fā)生了8。0級地震。當時遙隔遠離汶川的我,正在一網(wǎng)點替班,站在柜臺前,突然莫名其妙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外面的客戶也喃喃自語:地震了!同事們都感覺到了不尋常。汶川的這一震波,波及的如此遙遠,稍后接下午班的同事趕來,告?大家一個舉國震驚全球悲痛的消息:汶川地震了!日后一段時間,我的心就與汶川聯(lián)系起來。

電視新聞,日日夜夜相守,幾乎達到了廢寢忘食,我心同悲。一幅幅現(xiàn)場畫面,慘不忍睹!災難中感人的事跡,太多太多。面對大災大難面前,人心向善。平時人際間刻刻展示的人性弱點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虛情假意,心照不宣等似乎已蕩然無存。此時此刻此大災,人人心系汶川,全國人民從內(nèi)心中同發(fā)出一個聲音:我們都是汶川人!

電視上,一個個救援、自救、互救的動人故事,像擂鼓一樣敲擊著心房;那廢墟中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無與倫比的堅韌和頑強。

大街上,人人談論汶川,我下班時忽遇一老者仰天仰天長嘯:天哭了,地笑了!這句話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腦海。汶川,遠隔千里之外,全國的人與天同悲,可無情的汶川大地,卻狂笑的地動山搖,滿目瘡痍。

人人都在捐款捐物捐資,出人出力出情。多難興邦,危難面前,人人心連。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沒有被擊垮,他們守望相助,凝成一個人。

還記得,國務院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悼念,5月19日14日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此時此刻的我放下了手頭的工作,與同事們站在陽臺上靜立,遙看大街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這時,到默哀點了,古城防空警報悲鳴,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流汽笛長鳴,很自律有續(xù)的向街道兩邊???,平時糟亂擁擠的街道一下子好象寬闊了好多,偶爾不知詳情的車輛傻傻的在馬路中央疾馳,一看這陣勢,也自律的插入街道兩邊的空當處停了下來。這默哀的三分鐘,很讓我感動,平時遇到過很多重大事件,多少交警難于維持場面,但在災難面前,人人能夠自覺自律,群心共鳴,重災面前,人人有情。我也是這段歷史的一個見證著,古城如此,全國亦如此。那晚,從新聞上看到:國旗半垂,汽笛長鳴;山河齊哀,舉國同悲。從北國林海到南疆漁村,從天山牧場到江南水鄉(xiāng),遼闊的中華大地,沉浸在無比悲痛之中。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2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686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8分鐘,共有177位用戶關注,23人點贊!

汶川,2008年5月12日—2012年5月,四年時間,倏忽逝去。四年前,血淚之地,生民之痛,家國之難;四年間,岷江奔騰,巴山雄拔,蜀地涵翠;四年后,汶川重生,“三川”更新,巴蜀崛起。這里,每一張臉上寫滿笑意,每一寸土地吐露春意,處處洋溢著蓬勃的生機……修通的城鄉(xiāng)公路可以繞地球一圈多,修建的居民住房達657萬套(戶),建設水平和發(fā)展基礎遠遠超過災前……從廢墟上崛起,在重建中超越。速度的背后,是中國力量;奇跡的誕生,依賴人間大愛。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中國四川,汶川、北川、青川,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特大地震,重創(chuàng)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 80,000多人死亡、失蹤,370,000多人受傷,直接經(jīng)濟損失8451億多元……

與“2012”無關。但是,從2008年至今,全世界卻實實在在發(fā)生了四次駭人聽聞的大災難。除開中國汶川大地震,2009年1月12日,海地發(fā)生大地震,遇難人數(shù)20萬左右;2010年2月27日,智利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島海域9.0級地震,引發(fā)10米巨大海嘯,并引發(fā)核泄漏和核輻射,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

時間100天、1000天的過去,海地地震的廢墟還沒有完全清除,首都太子港依然還是廢墟一片,50多萬人仍然無家可歸,繼續(xù)住在太子港臨時搭起的帳篷里。智利“從廢墟、創(chuàng)傷和打擊中,一個勇敢和慷慨的民族將重新崛起”的重建目標,還在政府和民眾漫漫的努力過程之中。國力雄厚的日本,在災難過去一年多后,部分災民還在異地他鄉(xiāng)避難,核輻射的陰影還如影隨形,心理重建還遙遙無期……

于是,中國汶川的抗災、救災,重建、重生,就顯得那么的鶴立雞群,那么的氣壯山河,那么的震撼人心,那么的值得濃墨重彩寫入人類的救災史、發(fā)展史……

人間大愛擊敗人類大災

一場吞噬近9萬人鮮活生命的8級地震過后,把十多萬平方公里的破碎山河重整為安居樂業(yè)的家園,需要多久?

在如此廣闊的土地上,為遭受重創(chuàng)的經(jīng)濟重新注入活力,將震區(qū)社會發(fā)展水平提升一二十年,需要多久?

撫平千萬顆心靈的創(chuàng)痛,從毀滅走向新生、從悲壯走向豪邁,又需要多久?

2008-2012的汶川、北川、青川,的四川,的中國,給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特大地震突如其來,英雄的中國人民勇敢應對!震后不到半小時,總書記就作出重要指示:“搶救人民群眾生命是首要任務”;不到2小時,總理緊急飛赴災區(qū),靠前指揮。災區(qū)各級黨委、政府和群眾迅速組織,第一時間奮起自救,各路救援大軍第一時間趕赴救災一線搜救群眾,“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用百倍努力,搶救每一條生命”。從一座座廢墟中救出8萬多名群眾,從一個個與世隔絕的“孤島”山村中轉移出上百萬名受災群眾。救出人數(shù)與死亡、失蹤人數(shù)之比達到1∶1,創(chuàng)造了極高救生率和最低致殘率。

震后1小時,四面八方就緊急向災區(qū)派出了醫(yī)療隊,在“黃金72小時”內(nèi)實現(xiàn)了重災縣醫(yī)療救援的全覆蓋,同時安全有序地向全國20個省市轉送上萬名傷員;震后迅速建立省、市(州)、縣、鄉(xiāng)、村五級聯(lián)動衛(wèi)生防疫機制,投入防疫人員1.6萬多人,確保了大災之后無大疫。這是人類災難史上的一個奇跡!針對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滑坡等衍生危機,及時組織數(shù)千名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大規(guī)模排查、除險,對近2000座震損水庫、700多處震損堤防和上百座堰塞湖險情進行緊急排險,確保了災區(qū)群眾的生命安全。

地震發(fā)生后不到24小時,綿陽市已經(jīng)在九州體育館和南湖體育中心設立起臨時救助中心。從吃喝拉撒到衣服被褥、從尋親找友到手機充電、從醫(yī)療救助到心理輔導……數(shù)百名機關黨員干部、志愿者千方百計為上萬名受災群眾提供各種各樣的救助與幫扶。

破解臨時住所難題,發(fā)放帳篷126萬頂,搭建活動板房70多萬套,農(nóng)村災區(qū)群眾的過渡安置不到3個月就提前完成;幫助災區(qū)群眾度過艱難期,對災區(qū)700多萬名受災群眾實行3個月臨時生活救助;給特困群體重點幫扶,20多萬名因地震災害失地的災區(qū)群眾,數(shù)千名因災造成的孤老、孤兒、孤殘人員,數(shù)萬個主要勞動力遇難或傷殘的特困家庭等,都得到了適當安置和關懷;為保證災民安全過冬,開展“暖冬”行動,為災區(qū)群眾送去棉被700多萬床、棉衣褲640多萬套、取暖用品80余萬件。

在地震發(fā)生后僅僅3個月,四川省450余萬戶、1000多萬名受災群眾就全面得到妥善安置,陸續(xù)從潮濕、悶熱的帳篷和簡易窩棚里,搬入遮風避雨的過渡安置房中。搬入“新家”的那一刻,很多人都動情落淚。

震后第一個寒冬,災區(qū)各地相繼實施了“暖冬計劃”,多次向受災群眾發(fā)放棉衣、棉被、暖爐、毛氈、篾席、棕墊、彩條布等物品,幫助他們御寒過冬。在地震發(fā)生后第一個春節(jié)前,四川災區(qū)永久性農(nóng)房開工……

人間大愛鑄就抗震精神

救援搶險是一個國家應急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而漫長的災后重建,則是對國家全方位能力的不斷考驗。災后重建,一個民族同生共死、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于此,一個國家舉國攜手、風雨同舟的力量傾注于此,一個政黨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的理念展現(xiàn)于此,一種制度協(xié)同整合、握指成拳的優(yōu)勢印證于此。

多難興邦,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一次次從災難中崛起,偉大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綿延不絕。與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相伴相生的,是災區(qū)人民精神的成長和品格的再造,災區(qū)不僅重建了一個物質(zhì)家園,更是重建了一個意義深遠的精神家園。

災后重建呈現(xiàn)出的是一個政黨對人民的信念、一個民族對未來的想象,檢驗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國家能力,增強了我們走“中國道路”的堅定信心。這種信心,源于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倳浽趽岆U救援的危急關頭和災后重建的關鍵時刻親臨一線;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曾走進災區(qū),與最需要他們的人民在一起。2008年12月27至29日總書記赴川視察,對加快災后恢復重建、服務宏觀經(jīng)濟大局作出重要指示。2009年3月5日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力爭在兩年內(nèi)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重建目標任務……

在重建家園中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也熠熠閃光?!坝惺钟心_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zhàn)勝”、“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青川受災群眾自建住房上的兩條標語,喊出了災區(qū)人民不等不靠、用勤勞雙手重建家園的自信與豪情,是災區(qū)以至整個四川精神風貌的生動寫照。

在重建家園中,災區(qū)人們感受到了無疆大愛,得到了八方援助。2008年6月18日《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正式頒布,統(tǒng)一部署對口支援任務,創(chuàng)新提出“一省幫一重災縣,舉全國之力,加快恢復重建”,明確要求東、中部19個省市以不低于1%的財力對口支援24個重災縣市3年。山東—北川,北京—什邡,江蘇—綿竹,浙江—青川……它們過去相隔遙遠,今天和今后將密不可分。

舉國體制的成效在長達3年的重建過程中已經(jīng)得到充分的證明。黨中央國務院一聲號召,19省市援建隊伍迅速開往災區(qū),進行緊急有序的重建工作。正是這種萬眾一心的精神鑄就了體現(xiàn)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汶川樣本”。

災后重建有多難?數(shù)據(jù)可以告訴我們。倒塌房屋778.91萬間,損壞房屋2459萬間,北川縣城和汶川映秀甚至幾乎夷為平地,也就是說這些地方基本上是完全重建。在災區(qū)原本就供地矛盾突出、民族成分復雜、經(jīng)濟落后、地質(zhì)條件惡劣的情況下,重建的難度可想而知。

災后重建有多苦?對口援建的工作人員最清楚。他們克服經(jīng)濟水平、氣候、飲食、文化等巨大差異,來到災區(qū),在廢墟上重新建設一個個全新的家園。他們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為了讓孩子們早一天走進課堂;為了讓民眾早一天住進新房;為了讓災區(qū)能早一天正常運作,他們采用“白加黑”、“5+2”、“夜總會”等工作方法,用青春熱血重建新家園。

這些艱辛困苦,在災區(qū)人民幸福生活的鼓舞下,在重建者堅定的信念下,在舉國體制的指引下,都被一一化為努力工作的無窮動力。廣東對口援建汶川,投入資金82億元;山東對口援建北川,投入資金121億元;上海援建都江堰,投入資金398億元……除了重建所需的巨額資金,這些中東部地區(qū)先進省份帶來的更是先進的發(fā)展理念、嚴謹?shù)墓ぷ髯黠L、科學的管理方式,在同當?shù)馗刹咳罕姷暮献髦写龠M了經(jīng)濟合作與文化交流,實現(xiàn)了理念的融合與民族的團結。廣東援建的“廣東-汶川工業(yè)園”,浙江援建青川的“飛地”工業(yè)園區(qū),北京援建什邡的“京什產(chǎn)業(yè)合作園”,遼寧省援建綿陽安縣的“華晨汽車工業(yè)園”等一批產(chǎn)業(yè)扶持項目的成立,更是將援建方和災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放在一起打造,成為互利互惠的“造血”,免除了災區(qū)人民的后顧之憂。

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國媒體迅速公開的報道,中國政府積極有效的應急措施,以及中國公眾舍己為人、互相幫助的客觀行為事實,“一省幫一縣”的舉國援建戰(zhàn)略,塑造了中國自強不息、民主民生的政府形象,展現(xiàn)出的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的優(yōu)越性。

汶川地震中取得的救災重建經(jīng)驗,后來被廣泛應用于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后重建中,提高了國家整體的抵御風險能力、提高了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中國的救災重建模式和經(jīng)驗已經(jīng)成為世界全人類無可挑剔、最值得借鑒的“范本”。

人間大愛支撐人間奇跡

有人說,“天災不由人,抗災不由天”。面對重建規(guī)??涨啊㈦y度空前的“世界性難題”,我們穿越災難、崛起危難,不僅創(chuàng)造了抗震救災、恢復重建、科學發(fā)展、加快發(fā)展的奇跡,而且實現(xiàn)了原地起立、發(fā)展起跳,以物質(zhì)重建、經(jīng)濟重振、文化重興、社會重構,交出了令世界驚嘆的“汶川答卷”,書寫了從悲壯走向豪邁的絢麗篇章。

在山河破碎的地震災區(qū),現(xiàn)在已難以看到災害的痕跡,處處是新面貌、新景象,是脫胎換骨的變化,是浴火之后的涅槃重生。

異地重建的北川新縣城,在總書記親自命名的永昌鎮(zhèn)拔地而起,文化廣場上的《新生》雕塑傳遞著堅韌和希望。震中映秀鎮(zhèn)已建成抗震減災建筑博物館,安德魯、貝聿銘、周福元、何鏡堂、吳良鏞等國內(nèi)外建筑大師在這里留下了精彩之作。茶馬古道上的汶川水磨鎮(zhèn)如詩似夢,被譽為“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

災后新建的川西林盤、川北民居,與青山綠水和諧共鄰。北川吉娜羌寨、茂縣牟托村、綿竹年畫村,凸顯濃郁的地域風貌和民族特色。村莊新布局,村落新規(guī)劃,民居新設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有機結合,風貌與功能的完美統(tǒng)一,展現(xiàn)出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嶄新景象,走出了一條現(xiàn)代化的鄉(xiāng)村發(fā)展之路。

災區(q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現(xiàn)了跨越發(fā)展。各類建筑不僅更加精彩,功能也更加完善。震后新建的3000多所學校、1300多座醫(yī)院,設計科學、設施完善、設備現(xiàn)代,抗震標準一般都在8級以上。都江堰到映秀的高速公路震后一年建成通車,震后開工建設的成灌高鐵已投入運營,成都到蘭州、成都到貴陽、成都到昆明、成都到西安鐵路和川藏鐵路加快建設,“蜀道難”的歷史正在改變。電子信息、汽車制造、油氣化工等產(chǎn)業(yè)在震后迅速崛起,搬遷重建的新東汽蓬勃發(fā)展,進入世界一流行列。災區(qū)重建不僅實現(xiàn)了“原地起立”,而且實現(xiàn)了“發(fā)展起跳”。一位臺灣同胞說,四川救災和重建,是“打斷胳膊顛倒勇”。當?shù)氐娜罕娭v,如今的災區(qū)“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學校,最現(xiàn)代的是醫(yī)院,最滿意的是百姓”。

生活,在重建中重燃希望。“地震寶寶”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迎向未來美好的生活。2860多名“再生育嬰兒”平安降生,新的生命給失去孩子的家庭帶來新的希望。地震造成的1400多名孤兒、孤老、孤殘人員,生活也有了妥善安排,衣食無憂、快樂生活。一些在地震中破碎的家庭重組在一起,妻子有了丈夫,孩子有了媽媽,千百個重組的新家庭開始了新生活。

生活,在重建中選擇堅強?!鞍爬倥ⅰ崩钤拢谳喴紊蠈崿F(xiàn)自己的舞蹈夢想,站上了殘奧會舞臺。青川“標語人家”石光武,用獨臂挑起新的生活。被地震奪去雙腿和左臂的黃莉,創(chuàng)辦了“心啟程”心理援助電話熱線,用真情鼓舞他人的信念和勇氣。還有災區(qū)許許多多普通人,他們的堅定、堅強、堅韌,讓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偉大和生活的意義。

生活,在重建中更加美好。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災區(qū)群眾有了新的就業(yè)機會,找到了新的生活出路。走進淳樸好客的桃坪羌寨,與篝火相映的是羌族兒女的燦爛笑容;走進游人如織的綿竹九龍鎮(zhèn),和桃李齊放的是鄉(xiāng)村旅游的紅火場景;走進茶尖吐翠的邛崍南寶山,隨炊煙升起的是異地安置群眾的幸福生活。災后重建,災區(qū)群眾不僅住上了好房子,正逐步過上好日子。

鳳凰涅槃,是更高質(zhì)量的重生,是壯美生命的新旅。矗立在災區(qū)的不僅是有形的建筑,更有無比的信心和力量。

穿越災難,在創(chuàng)造中生活常青,未來生活也充滿了希望,這正是我們所看到的人民群眾最基本的追求。這種樂觀、自信和豁達,讓人們更加熱愛生活、尊重生命,更加珍惜現(xiàn)在、憧憬未來。

四年來,不屈的災區(qū)人們創(chuàng)造了原地起立、發(fā)展起跳、跳起摸高、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奇跡。如今,四川省納入國家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guī)劃的29692個項目已完工99%,概算投資8658億元已完成投資99.5%。地震災區(qū)實現(xiàn)了“家家有房住”,基本實現(xiàn)了“戶戶有就業(yè)”、“人人有保障”。

四川已經(jīng)步入發(fā)展新起點謀求再生性跨越的階段。

“三年基本恢復、五年發(fā)展振興、十年全面小康”,“滄海桑田,再還人間一個錦繡巴蜀”正在負重前行的人手里,日漸成為現(xiàn)實。2011年四川6個重災市(州)的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震前2007年的1.95倍、2.39倍、1.7倍和1.75倍,災區(qū)基本生活條件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已全面超過災前水平?!翱喔啥?,跨越二十年”,在災區(qū)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實。

人間大愛塑造國家形象

四年來,中國創(chuàng)造了戰(zhàn)勝災難、搶救生命的奇跡;創(chuàng)造了百日攻堅、應急安置的奇跡;創(chuàng)造了應急搶險、轉危為安的奇跡;創(chuàng)造了沒有發(fā)生饑荒、沒有出現(xiàn)流民、沒有爆發(fā)疫情、沒有引起社會動蕩的奇跡;創(chuàng)造了原地起立、發(fā)展起跳、跳起摸高、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奇跡。四年來的艱辛奮戰(zhàn),中國磨礪了震不倒、摧不折、壓不跨的堅韌意志。

四年時間,以人為本的國家理念在此得到深刻闡述。青川縣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矗立著一座“大愛崛起碑”,一個大寫的“人”字,寓意著災后恢復重建最核心的價值理念以人為本。這一價值最生動的體現(xiàn),莫過于4年來災區(qū)大地站立起來的大寫的人。正是人民群眾迸發(fā)出強烈的自主性、持久的能動性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性,書寫了世界抗災史上的壯麗篇章。

最深刻的變化在于人,最實在的成果施于人,最持久的動力源于人?!叭藱唷?,這個國際政治中高度意識形態(tài)化的字眼,在汶川震區(qū)還原了它的本意。它點點滴滴滲透于民眾的日常生活,經(jīng)得起任何一部白皮書的挑剔。

把“民生為先”作為恢復重建的重要標準,在讓災區(qū)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的執(zhí)政信念中,發(fā)展凸現(xiàn)歷史性進步。從保障災民基本生活,到提供更多就業(yè)機會;從關懷“三孤”人員,到做好再生育服務、為失去孩子的家庭燃起希望;從嶄新的城鎮(zhèn)豐饒的鄉(xiāng)村,到新辟的道路崛起的園區(qū),巴山蜀水濃墨重彩書寫民生情懷。穿行震區(qū),面對白墻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墻灰頂?shù)那颊w、粉墻金瓦的藏式小樓,你會理解為什么會有“苦干兩三年,跨越二十年”的“汶川巨變”。面對自然災害,我們無法抗拒和回避。但大災大難之后,有沒有留下精神遺產(chǎn)?有沒有塑造出新的國家形象元素?汶川特大地震留給中華民族的精神形象元素是什么呢?

200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出席抗震救災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災害的艱苦搏斗中,我們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這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難、百折不撓、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边@就是中國政府總結出的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在新中國歷史上,這是中央領導人第一次對中華民族的精神進行形象描述。在隨后的8月8日,中國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倳浾J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又證明了中華民族開放自信、兼容并包的民族精神。

塑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形象,關鍵就是要通過具體的事件,尤其是通過消極力量的考驗。因為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是在災難中前進的,對待災難的態(tài)度、應對災難的措施、重建災區(qū)的戰(zhàn)略,以及在災難中體現(xiàn)的精神,是折射一個國家形象的最好手段。國際紅十字發(fā)言人邁克爾說:“一個大國政府是否可以良好地、快速地解決其本國所發(fā)生的突發(fā)災害事件,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針對這一點,中國政府是絕不缺乏處理突發(fā)事件能力的。他們的確找到了一屆好的中央政府機構。”正是汶川大地震的救災重建,在國際社會上扭轉了以往對中國政府形象的偏見,同時也塑造了中國政府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政府形象。不少西方人承認中國的社會制度在應對大災和災后重建方面比他們的國家更有效率,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經(jīng)驗是獨特的,他們的國家是學不來的。

抗震救災與恢復重建的輝煌告訴人們,必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集中體現(xiàn)了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抗震救災與恢復重建的勝利告訴世人,必須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發(fā)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撐,也是引領時代進步潮流、創(chuàng)造未來美好生活的不竭精神動力。

前進的道路是漫長的,回望四年來路,從科學救災、科學重建到科學發(fā)展,從悲壯走向豪邁的歷程,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重新認識四川。

從重建奇跡再出發(fā),我們收獲著一種精神。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斗爭,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給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內(nèi)涵,在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豎起了又一座精神豐碑。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3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97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208位用戶關注,34人點贊!

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wǎng)(bbc ):《四川大地震考驗中國媒體》

“四川汶川周一(5月12日)發(fā)生7.8級地震后,中國官方媒體迅速報道有關消息,引人注目。從中央電視臺到各地方臺,從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和新浪網(wǎng)等主要新聞網(wǎng)絡都在第一時間推出四川地震專題,24小時滾動報道。”

“地震發(fā)生24小時后,國務院新聞辦于13日下午舉行新聞會,請民政部副部長羅平飛、中國地震局新聞發(fā)言人張宏衛(wèi)等介紹四川汶川地震災害和抗震救災進展情況,并答記者提問。會上公布了地震災區(qū)最新災情及死亡人數(shù)。這也是以往中國發(fā)生類似自然災害后很少見的?!?/p>

“報道速度如此之快引起海外媒體注目。本次地震中國媒體迅速報道可能與今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有關。中國官員似乎意識到對重大自然災害反應遲緩或掩蓋真相將會帶來真正的危險。”

“從另一個層面看,中國國內(nèi)媒體近年來實行產(chǎn)業(yè)化以來出現(xiàn)的越來越強烈的商業(yè)競爭多少也助長了新聞沖擊報道底線。地震發(fā)生后,各大通訊社和報社都向災區(qū)迅速派出采訪團隊,新華社記者在公路受阻的情況下徒步進入震中地區(qū),并發(fā)出現(xiàn)場報道?!?/p>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

“在中國,三十多年來最嚴重的地震已經(jīng)導致至少1.2萬人死亡,不過仍然與外界隔絕的震中汶川死亡人數(shù)可能是這個數(shù)字的三到四倍。然而,中國的領導人的反應速度和關注堪稱楷模,動員全國救援幸存者,預防疾病的爆發(fā)。沒有比這種更鮮明的對比了。在中國,盡管舊的保密習慣依然存在,但嶄新的開放和關注是令人振奮的。”

“這一次,中國的回應更敏銳,更成熟。北京對全世界的同情表示感謝,接受援助,甚至呼吁鄰國日本的幫助,而不計較最近的冷淡關系?!?/p>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汶川地震:中國形象轉變信號》

“一場引發(fā)近萬人死亡的特大地震在中國猝然發(fā)生,震波罕見地波及中國很大范圍的領土:北到內(nèi)蒙古,南至海南省,東達上海,共22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qū)。中國官方內(nèi)部的動員體系此次顯然有了截然不同的軌跡。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正試圖改變既往隱瞞或公布遲緩的做法,以期掌握輿論的主動?!?/p>

2008年,中國無疑是世界的焦點。從雪災到火炬?zhèn)鬟f到地震和即將舉辦的奧運會,每一件事都對中國政府和中國媒體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中國的媒體也在這些事件中逐步成熟起來。這次四川地震,我國媒體充分完全地做到了及時、準確、公正和公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揚。此次中國媒體對地震災難及時、透明的報道讓很多人對中國有了新的了解。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4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252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72位用戶關注,52人點贊!

“我們終于看見直升機了”

在搶救室里,記者見到了從汶川映秀鎮(zhèn)送來的傷者于卉,當時,她正在戶外,“最多兩秒種,我就被埋了。

當時我以為自己死了,我掐了掐臉,還有點感覺,我睜開眼,發(fā)現(xiàn)前面有很多石碴,我掙扎著往前爬,一邊爬,一邊刨開周圍的東西,大約10分鐘后,我爬出去了,但也沒有力氣了。過了一會,我覺得有人在拉我。啊!我有救了,不過,我已經(jīng)沒力氣睜眼了。”

就讀于映秀鎮(zhèn)旋口中學的17歲學生姜東梅說,地震時,她腦海里一片空白,眼前一黑就被埋進土里,她憑借自己頑強的求生意識慢慢爬出了土堆?!拔遗莱鰜碇螅匆姴贿h處有幾個同學還被埋著,但我確實沒有力氣再去幫他們了,我倒在了地上。”她是被一個沒有受傷的同學背出來的,之后,他們在沒有受傷的老師組織下,跑到了附近的山上。

姜東梅說,他們這兩天都在山上躲著,“健康的人就回到鎮(zhèn)上去挖土堆里被掩埋的食物和飲水,老師和同學照顧完傷員后,不停地跑回去從廢墟里救同學。昨天中午,我們聽到天上‘嗡、嗡、嗡’的聲音,我們終于看見直升機了……”

“不怕,你已經(jīng)得救了!”

14日,救援人員在映秀鎮(zhèn)搶救一名中學生,旁邊是她焦急的母親。

急診室外,守候著不少焦急的市民,只要看到任何一個從災區(qū)送來的傷者,都會立刻撲過去詢問,“你們是哪里來的?是不是汶川出來的,那邊情況怎么樣了?”這些市民的家人都住在汶川,從地震那天起,他們就與家人失去了聯(lián)系?!澳銈冎恢烙承汶姀S的情況?我爸爸李世田12日還在那兒上班!”在成都工作的李薇和媽媽一起,在醫(yī)院急診室問了很多來自汶川的傷員,但都沒有人認識李世田。有一個傷者告訴了他們一個不好的消息,映秀的電廠好像已經(jīng)被夷為平地了?!拔腋绺缫苍谟承汶姀S!”現(xiàn)場一位叫劉占川的女士找到李薇,原來,她哥哥劉占峰和李薇的父親是同事。三人哭成一團,哽咽中,她們互留電話,約定有消息一定互通。

被送往華西醫(yī)院的傷者中有一位懷孕5個多月的孕婦,早已守候在急救大廳門口的醫(yī)護人員跑步推來輪椅,拍拍她的肩,關切地說,“不怕,你已經(jīng)得救了!”孕婦淚流滿面,摸著隆起的肚子,眼里滿是祈求,“醫(yī)生,肚里的孩子已經(jīng)不動了,救救我們?!焙喍贪参窟^后,醫(yī)護人員跑步把她送往婦產(chǎn)科檢查。

深愛的人死去,他們還在刨

“老公,我們母女平安,你在哪兒啊!”同樣從汶川映秀被解救的金曉娟,十分擔心丈夫段勇的安危。事發(fā)時,段勇還在成都,想到妻女還在臥龍,段勇曾對成都的朋友說,“就是走路,也要走到汶川救他們?!?/p>

說起獲救的一刻,金曉娟很是感動,“當時我們和另外幾個女的被埋了,是她們的丈夫救我和女兒出來的,但是她們的妻子已經(jīng)死了?!苯饡跃赀煅手f,雖然他們知道自己深愛的人已經(jīng)死去,但他們一邊大聲哭喊,一邊繼續(xù)用滿是鮮血的手刨開廢墟,救出了更多的人。據(jù)介紹,截至昨晚7時,昨日接收到來自震中的傷員已達100人。

女醫(yī)生哭喊著要返回救人

從救護車上下來的明紅梅雙腳發(fā)軟,淚水不停地從她紅腫的雙眼滾落,這個年輕女孩是臥龍鎮(zhèn)的醫(yī)生,也是第一個將臥龍的消息帶出來的人。14日晚8:00,到達華西醫(yī)院的病人剛剛安全,明紅梅哭喊著要找領導,“里面還有37個重傷員,還在下雨,泥石流還沒停止!”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5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04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60位用戶關注,44人點贊!

5月12日,對中國全體人民來說是一個不會忘記的日子,那是災難的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災難降臨四川省汶川縣,在那里發(fā)生了震驚整個世界的8.0級特大地震。地震發(fā)生以后,***公司總經(jīng)理郭巧嬌帶領全家每天通過各種媒體了解到四川的災情,知道了地震發(fā)生后,黨中央、國務院迅速采取強有力措施組織抗震救災,溫家寶總理親赴抗災一線統(tǒng)一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一個個令人揪心的慘痛鏡頭、一樁樁抗震救災的事跡報道、溫總理一句句令人感動的慰問言語,都讓郭巧嬌熱淚盈眶。

看了這些關于災區(qū)情況的報道后,郭巧嬌深深意識到今天恒發(fā)得以發(fā)展,全得益于黨和國家的開放政策,社會各界的熱心支持,所以企業(yè)今天發(fā)展了就應該回報國家、回報社會。今天國難當頭,作為一位女企業(yè)家更應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博大的愛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作出應有的貢獻,她迅速動員家人、員工大力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為災區(qū)捐款、捐物。當看到一些女特警、女醫(yī)生、女護士、女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勇赴一線、連續(xù)作戰(zhàn),用她們特有的堅韌、勇敢和愛心拯救生命,抗震救災,一批批女志愿者接待慰問災區(qū)傷員,積極開展心理輔導,為抗震救災默默奉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譜寫的一曲曲巾幗贊歌時,郭巧嬌知道雖然不能奔赴災區(qū)一線,但作為女企業(yè)家更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竭盡全力帶領大家為災區(qū)捐款捐物。

郭巧嬌召集家人商議有關的捐款事宜,決定在公司開展“情系四川、奉獻愛心”活動。首先組織公司全體員工在公司的職工食堂、員工宿舍觀看“四川汶川地震災情”的報道,讓員工們及時了解本次四川特大地震災情,了解社會各界人士、工作者不畏艱險、勇赴一線、連續(xù)作戰(zhàn),用他們特有的堅韌、勇敢和愛心,拯救生命,抗震救災,了解前線人員支援災區(qū)傷員,開展心理輔導的情況,抗震救災的奉獻精神,在公司全體員工中激起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熱潮,宣傳了抗震救災前線的先進事跡,弘揚了抗震救災的無私奉獻精神。其次還對全體員工進行工資補貼,增加了員工們的收入,讓員工們既能獻愛心,又不影響自己的生活。再向全體員工進行“情系四川、奉獻愛心”的獻愛心捐款宣傳活動,號召全體員工盡己所能,為抗震救災捐款捐物,奉獻愛心。20xx年5月15日郭巧嬌在公司開展了“情系四川、奉獻愛心”的捐款活動,她攜家人帶頭捐款,全體員工也都踴躍捐款,至16日全公司捐款人民幣叁萬伍仟多元。郭巧嬌及時對其進行郭巧嬌還在“捐款十元錢,奉獻一份愛”為汶川災區(qū)籌建春蕾幼兒園捐款活動中向市婦聯(lián)捐款1000元,支持自己的先生交納“特殊黨費”,教育孫女、外甥在學校、幼兒園積極參加了捐款獻愛心活動。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6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237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6分鐘,共有114位用戶關注,35人點贊!

5月7日下午,全省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現(xiàn)場會的代表來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汶川縣映秀鎮(zhèn)。

在映秀,省委書記劉奇葆說出了一段飽含深情的感言:“這里確實充滿了希望,一座新城正在崛起,我相信我們的群眾住進來一定會是很安心的,他們也一定會有很好的發(fā)展。如果要說什么是奇跡的話,這就是奇跡!”

是的,這就是奇跡,一個按照“民生至上”理念締造的奇跡。阿壩,正在災后恢復重建中迅速崛起:災區(qū)群眾也在重建中享受著劫后重生、走向幸福的愉悅和興奮。

民生重如泰山安居才能樂業(yè)

“5?12”汶川特大地震導致阿壩州大量城鄉(xiāng)居民住房倒塌。民生為先,民生為重,民生為本。阿壩州委、州政府根據(jù)省委提出的“把群眾安頓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災區(qū)建設好”的目標,在對口支援省(市)的鼎力幫助下,迅速展開了城鄉(xiāng)居民住房的重建工作。

“最關心、最重要、最優(yōu)先”,三個“最”充分體現(xiàn)了農(nóng)村和城鎮(zhèn)永久性住房建設在地震災區(qū)恢復重建工作中的突出地位,而所有的建設項目都直接關乎一個中心詞――民生。“我們的所有重建工作,都要以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標桿。”汶川縣縣長張通榮說。

兩年過后,阿壩災區(qū)重建的速度和變化,令人驚嘆,出人意料。

短短13個月,汶川三江鄉(xiāng),這個曾經(jīng)偏居汶川一隅、遍地廢墟的地震極重災區(qū),就從斷壁殘垣破繭成蝶,蛻變?yōu)楣δ荦R全、風景優(yōu)美的旅游水鄉(xiāng)藏寨、風情家園,場鎮(zhèn)面積擴大了近3倍,并一舉成為第一個災后創(chuàng)建成為國家4a級景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

在茂縣牟托村農(nóng)房重建中,保留了羌族“依山居址、壘石為室”的傳統(tǒng)建筑格調(diào),同時,融入風貌貼石、實木門窗、墻體彩繪、特色燈籠等羌文化元素,使該村民居體現(xiàn)出濃郁的羌族文化特色。牟托村三組村民李成忠笑呵呵地說:“這房子修得好啊,外面看是石頭和木材,其實里面是鋼混結構的!我們這兒的居住環(huán)境比城里還好!”

2009年9月30日,阿壩州需維修加固的28831戶城鎮(zhèn)居民住房全部完成:2009年底,全面完成農(nóng)房重建59531戶:截至2010年5月11日,全州需重建的8947戶城鎮(zhèn)居民住房全部竣工。安居,在阿壩以奇跡般的速度得以實現(xiàn)。

住上了嶄新漂亮的新房,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讓老百姓的生活品質(zhì)得到極大提升。

汶川一中、茂縣中學、水磨中學、理縣中學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項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阿壩師專、威州師校也加快災后恢復重建進程。通過重組,每個村鎮(zhèn)都有了中心校,1.2萬名異地寄讀中小學生返回嶄新的永久性校園學習。

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功能全面恢復并超過震前水平。截至4月29日,全州162個醫(yī)院衛(wèi)生院已全部開工建設,竣工146個,竣工率90.12%。

平均海拔2860米的黑水縣紅巖鄉(xiāng)布多村,居住著638位村民,自去年9月30日起,當?shù)氐娜罕娙ズ谒h城,再也不會早上8點出發(fā)晚上9點才回來了。因為,由吉林援建的全長108公里的“天路”修到了家門口,他們只用一個多小時便能到達縣城。

這是阿壩兩年來交通發(fā)展的一個縮影。2009年,全州基本完成農(nóng)村公路790條6505公里,實現(xiàn)了通鄉(xiāng)、通村公路硬化和黑化。為了改變“自古阿壩一條道”的窘景,22條1600公里災后恢復重建干線公路正在加緊建設?!叭廖迥旰?,各縣與外界聯(lián)系至少有兩條以上的生命通道,將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wǎng)?!敝萁煌ň忠晃回撠熑诉@樣說。

民生重如泰山,安居才能樂業(yè)?,F(xiàn)在,走進阿壩州災區(qū),無論是縣城還是鄉(xiāng)村,民生設施成了當?shù)貥酥拘越ㄖ???梢钥吹?,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xiàn)代的是醫(y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霸谥亟ㄖ校裆椖康倪M展最快,‘民生至上’的理念始終貫穿在阿壩整個的重建工作中。”阿壩州委書記侍俊如是說。

住上好房子,更要過上好日子

改善民生與發(fā)展產(chǎn)業(yè)統(tǒng)籌推進,讓災區(qū)群眾安居樂業(yè),既住上好房子、又過上好日子――這正是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美好畫卷。阿壩州明確提出,在災后重建過程中,要全力推動產(chǎn)業(yè)恢復重建,為阿壩州長遠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旅游一直是阿壩州的主導產(chǎn)業(yè),隨著災后重建的順利進行,阿壩旅游全面復蘇,態(tài)勢喜人。2009年,全州共接待海內(nèi)外游客514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收入41億元,較2008年同期分別增長157%和135%。

汶川縣水磨鎮(zhèn),在震前是一個工業(yè)集鎮(zhèn),這個僅有18個行政村的小鎮(zhèn),由于發(fā)展模式粗放,震前已成為阿壩州唯一的高耗能工業(yè)區(qū),境內(nèi)有63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yè)。援建的佛山市在阿壩州支持下,遷走了水磨63家企業(yè)中的58家,并引進阿壩師專,打造旅游景區(qū),實現(xiàn)騰籠換鳥,一座“汶川生態(tài)新城,西羌文化名鎮(zhèn)”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煥然一新的,不僅僅是房子,這里的群眾也借此搞起了旅游業(yè),收入有了很大提高。”水磨鎮(zhèn)鎮(zhèn)長羅繼華說。

山多地少,是理縣的一個“短腿”,想靠種地致富很難。而被譽為“巖石上的羌寨”的木卡村寨,就是這條“短腿”中的典型。恢復重建時,政府敏銳地發(fā)現(xiàn)木卡村具有農(nóng)業(yè)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的潛在優(yōu)勢。于是全力保護古羌民居建筑,挖掘古羌文化亮點。目前,該村116戶已經(jīng)全部建成了統(tǒng)一的具有羌族風格的建筑,并在房前屋后推廣種植李子、櫻桃、葡萄等水果。高速路預計10月1日開通,政府正在努力練“內(nèi)功”――對村民進行旅游服務培訓。

“雖然進理縣的高速路沒修通,但是已經(jīng)有很多游客留下了名片?!贝迕駰钯F清站在自家修的新房前,對發(fā)展旅游業(yè)顯得信心滿滿。

在汶川縣三江鄉(xiāng),2009年底創(chuàng)建國家4a級景區(qū)成功,帶動了全鄉(xiāng)干部群眾“全民就業(yè)”。“我們?nèi)l(xiāng)1075戶居民,已有320戶搞起了農(nóng)家樂,比震前多了6倍;鄉(xiāng)民人均年收入三年后有望達5000元,是地震前的兩倍?!比l(xiāng)黨委書記陳建斌樂觀地說。

“自從有了羌繡就業(yè)幫扶中心,每月我不出門,制作的羌繡就能賣1000多元。制作羌繡,既讓我們的羌族文化得以傳承,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真是一舉兩得。”來自汶川縣綿質(zhì)鎮(zhèn)綿鋒村的繡娘郭建秀談起羌繡幫扶的好處總有說不完的話。像郭建秀一樣,汶川縣、理縣、茂縣的8000繡娘們都因阿壩州“羌繡幫扶計劃”而得益,她們繡出了一條傳承文化的風景線。

短短兩年時間,“三百”示范工程、“四改兩建”、災后美好新農(nóng)村建設……一項項事關民生改善重大舉措的成功推進,讓全州各族群眾的生活徹底變了樣。2009年,阿壩州群眾增收超過18%,充分享受到了重建和發(fā)展的成果。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7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75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171位用戶關注,28人點贊!

災況未知,災民無數(shù),家園告急,民生告急……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眾志成城,奮力抗災,一曲“眾志成城抗震災,竭盡全力保民生”的戰(zhàn)歌響徹云霄,回蕩天地。災魔還在肆虐,救災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但對中國人來說,那一個個刻骨銘心、豪情揮灑的鏡頭,那一幕幕感天動地、關心民瘼的場面,在電波中、在電視里,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里,令人激動,感佩不已,永恒定格在我們的記憶里。

汶川震災一線,中華民族精神高揚!成片的廢墟,崩塌的山坡,數(shù)以萬計的災民,每一個中國人深刻記住一個個抗戰(zhàn)震災、為民奮力,為民忘我的救災壯舉……08年五月這場少見的地震災害中,汶川抗災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與震災搏擊,高揚了不屈的中華民族精神,譜寫了不朽的民族史詩。

狂風嘯,災情急。全中國人民和衷共濟,空前團結,用赤熱的忠誠來抗震救災,用無邊的熱情來溫暖災區(qū)。國家領導人如焚心系,縱深在一線靠前指揮救災。廣大武警官兵無疑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在嚴酷的災區(qū)環(huán)境里,他們戰(zhàn)斗在第一線,沖鋒在前,連續(xù)奮戰(zhàn),忘記了自己的安危,有的寫下遺書赴災區(qū),有的舍身跪求軍令搶救災民……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中華民族的精神高揚。他們用自己的雙肩,扛起了災區(qū)群眾的安危;他們用普通的雙手,撐起了災區(qū)的天空。

越是困難,越見高貴的民族精神;越在危難的時刻,越能顯示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是災難深重,越能挺起不屈的脊梁;這樣的國家,是英雄倍出的國家。2008年5月的這場震災,又一次折射出中華兒女永遠傳承的民族精神,98抗洪精神、03抗擊非典精神和08抗冰雪精神之后,我們見到汶川抗震災精神;看到了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人道主義的又一次弘揚和升華。中華兒女知道什么是一個民族真正的美德和靈魂,什么是支撐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軟實力,知道什么精神在中國的骨子里不屈地支撐民族,知道什么精神在心里該永遠銘記和弘揚。

撲面一股立馬橫刀的英雄氣,滄海橫流,盡顯中華兒女精神。在大災面前,汶川抗災人經(jīng)受住了嚴峻的考驗,抗災一線涌現(xiàn)了無數(shù)感人至深的事跡?!翱拐馂?、保人民”的呼聲在災區(qū)響徹云霄。一種萬眾一心、奮力昂揚的抗災救災英雄壯氣高揚在四川上空,盡顯中華民族的精神。“抗震災、保民生”的過程,汶川抗災人深知民眾在危難之中,抗災人員不畏艱險、將膽識與策略融入行動的過程。在這場生與死的考驗中,他們忠于使命,勇挑重擔,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英雄頌歌。擁有攻必克、戰(zhàn)必勝的信心,在關鍵時刻彰顯一往無前、不怕犧牲、赤誠奉獻的勇敢,表現(xiàn)中華民族精神的磅礴之氣。

汶川抗災人,他們只是一些平凡的人,是日常生活里普通的人。在抗擊地震災害的關鍵時刻,他們的行為選擇是相同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選擇,才使他們做出不平凡的貢獻,成為人們難忘的英雄。在自我和國家的取舍上,只要是人民需要,他們一定會選擇挺身躍出,選擇舍棄小我,忘掉個人得失,赤誠奉獻一切。這是人生價值的選擇,這種選擇意味著:在危難時刻,在情況緊急不允許猶豫,必須在瞬間做出決定的險難關頭,中華民族精神依靠他放射光芒??篂娜瞬粓D回報、不講條件,堅持如一,和災區(qū)人民在一起。他們將責任和使命執(zhí)著接力,奮斗不息,硬是在災區(qū)大地、在危情時刻給成千上萬群眾送去了溫暖和希望。汶川抗災人的事跡,是史詩,是壯歌,扣人心弦。

一個又一個感人故事,絡繹不絕,汶川抗災人自覺傳承的不僅是一種普世惠民的中華民族精神,更是在做一項影響深遠的偉大事業(yè),其中蘊含著高尚的精神追求。這種精神不滅,薪火相傳,永遠在中華大地上燃燒。汶川抗災人以自己的行動雄辯地證明,無論災情艱難,還是個人面臨生命危險,為人民的人生信仰始終沒有改變,赤誠奉獻的精神始終沒有改變,中華民族精神的薪火在相傳。中華民族精神難在堅持,重在務實,貴在艱苦奮斗,躬行實踐。汶川抗災人能夠做到災情面前不屈,根本原因是他們從思想到行動,從方法到作風,都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堅守了最根本的價值追求。幾天以來,汶川抗災人經(jīng)歷了風霜雪雨,經(jīng)受了種種考驗,從來沒有退縮和放棄。正是靠著對神圣使命和人生價值的赤膽忠誠,才有了人民的贊譽和全中國的感動。這是充滿深情的民族精神之火的相傳,“同胞的安危是我們的使命”,千萬雙手緊握在一起,無數(shù)力量匯聚起來,中華大地感受到了汶川抗災人對災區(qū)人民的無限深情和真誠摯愛!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8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86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91位用戶關注,20人點贊!

在地震災難面前汶川人選擇了“堅強”。當災難突然降臨時,“汶川”人民在廢墟里站立起來,掩埋了親人的尸體后加入搜救大軍之中。痛失親人的干部、民警、工人、農(nóng)民擦干了眼淚,又站在救災最前沿,他們與前來救援的子弟兵并肩戰(zhàn)斗。災難吞食了他們親人的生命,震塌了他們溫馨的見,但震不垮的是汶川人堅不可摧的鋼鐵脊梁。

在“堅持”中,汶川人創(chuàng)造了許多的生命奇跡。汶川大地震已經(jīng)過去14天,無論是廢墟中走出的幸存者、還是剛被搶救出來的重傷員;無論是前去救援的子弟兵,還是天真爛漫的兒童;他們幾乎都經(jīng)受過生命或體力的極限的考驗,但是他們都以極大的毅力堅持下來。此時,“堅持”是一條通往希望的綠色通道,帶來的是更多的生命奇跡。

“感動”,在災難面汶川送給我們的是許多的感動。無論是留下短信的母親,還是用身體保護學生的教師;無論是前來救援的子弟兵,還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同學的學生;無論是積極投入救助的干部,還是堅持在廢墟下等待獲救的人;無論是災難的幸存者,還是遇難的同胞!他們的事跡里雖然沒有豪言壯語,但是催人淚下、令人感動!

汶川人是最懂得“感恩”的人。充滿愛心的中國人,是一個最知道“感恩”的民族。地震發(fā)生以來,發(fā)自災區(qū)民眾內(nèi)心深處的“感謝”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他們感謝黨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關懷和支持,感謝人民子弟兵救助,感謝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親情和牽掛,感謝海外華人萬里之外的關愛,感謝來自世界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的援助!因為他們懂得“感恩”,所以他們也是充滿愛心的人!

我國第一個“全國哀悼日”為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而設立,五星紅旗第一次為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普通百姓而降半!實踐將證明“全國哀悼日”會與汶川一起載入中國的歷史。災難面前,中國政府用這樣的方式詮釋了“以民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5月19日14點31分,為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默哀之后“中國,加油!”的呼聲響徹了天安門廣場,響遍了中國大地!這是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崩發(fā)出的最強音!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表現(xiàn)出的是空前的團結和堅強!“汶川,加油!”“中國,加油!”此起彼伏的吶喊聲已經(jīng)傳到每一個有華人的地方。這個曾經(jīng)廣泛用于賽場的詞匯,已變成“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信念和支柱。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9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94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259位用戶關注,45人點贊!

到了下午兩點二十八分,慘劇發(fā)生了!汶川縣發(fā)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這個地震來得快,走得卻很慢。兩三分鐘過后,汶川縣成為一片廢墟,然而地震仍在繼續(xù),地震過后的余震連累了汶川周邊的縣城、省市。受災較嚴重的汶川縣、都江堰市、青川縣、綿竹縣、什邡市、江油市、彭州市、北川縣、茂縣、理縣、黑水縣、小金縣和甘肅省的隴南市、河南省西部、云南省的昭通市、重慶市、湖北西部、陜西的漢中市等十幾個省市地區(qū),已經(jīng)造成數(shù)萬人死亡、無家可歸。直到今天十八號,汶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數(shù)攀升到三萬二千四百七十七人,二十二萬零一百零九人受傷,三百一十二點八萬間房屋倒塌,這是一些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呀!但因為這次災難,讓中國人知道了什么叫愛。

5·12汶川大地震一發(fā)生就震驚中外,消息一傳開,許多人都感到無比地痛心,紛紛加入到捐款的活動中來。許多國家也來支援?!耙环接须y,八方支援?!边@句話已經(jīng)家喻戶曉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消防戰(zhàn)士十分英勇,每次都沖在最前方,救出了許許多多鮮活的生命。當他們聽到別人那無助的聲音時,當他們看到那凄涼的手時,便以最快的速度去拯救別人。正是有了這些英雄,讓人間有了愛,讓華夏大地留下了他們的感人事跡,讓炎黃子孫感動得留下了熱淚。

通過收看新聞,我了解到,在受災嚴重的什邡市,有一名消防官兵發(fā)現(xiàn)了一名小學生,正當他背著那名學生出來時,一個東西從空中掉了下來,砸到這名消防官兵,但他沒有松動,繼續(xù)背著那名學生。走不到六米,他就跌倒了。他的同伴就把他和那名學生送到了醫(yī)療區(qū)。但他卻跪了下來,對同伴說:“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再救一個!”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我感動得留下了眼淚。

除了消防戰(zhàn)士之外,被埋在廢墟中的人,他們那頑強的生命力也值得我們學習。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都是那些被埋在廢墟中的強者。

有一位叫李克誠的老師,學生在睡午覺時,突然發(fā)生了地震。由于當時李老師在門的旁邊開風扇,所以地震發(fā)生時,門壓住了他,門也幫他擋住了許多龐然大物。但食物卻沒有。正當他著急的時候,他偶然地摸到了一個礦泉水瓶,他便用這個水瓶來接出自己拉出的尿,他又摸到一些沒有批改的本子。為了生存,他就連尿帶紙吃進了肚子里。這個動作他日復一日地做。直到地震發(fā)生后一百零八個小時,他才被人發(fā)現(xiàn)。人們詢問他為什么活得那么久時,他就說出了原因,所有人都驚呆了!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第10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3909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0分鐘,共有223位用戶關注,50人點贊!

我們將永遠銘記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突然襲來的大地痙攣,撼動著汶川,撼動著地球。一時間,數(shù)萬條生命瞬間隕滅,數(shù)十萬條生命亟待拯救……

一年過去了,再回首仍舊撕心裂肺。然而,對逝去之人最好的祭奠和懷念,便是好好地活下去。一年了,廢墟上綻放了鮮艷的花朵,青山中矗立起嶄新的房屋,面龐上重現(xiàn)燦爛的笑容。災區(qū)人民的生活正在慢慢地恢復。這正是我們所有人期盼的。

災區(qū)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在堅強著,溫馨著,希望著……未來會如何?村民周長兵說“日子會越來越好”。相信,這也是所有人的共同祈禱和期盼!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在流血,中國在流淚。這是一場天難,舉國哀悼!

傷痛未定,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隨即開展了一次世紀大救援。生命是最寶貴的,人是最重要的!一切,都為了搶救生命。有人,就有希望,有人,就有一切,有人,就有未來。

山崩地裂,讓億萬中國人結成了一個血脈相通、牢不可破的生命體, 空前的災情牽動中南海。黨和國家領導人急赴一線,靠前指揮。共和國舉全國之力抗震救災?!叭魏卫щy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強音震撼山河,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情懷溫暖人心!

災情就是命令,搶險救援十萬火急。災區(qū)黨委、政府迅速行動,黨員干部挺身而出,災區(qū)群眾奮起自救,各方救援力量全速挺進。高揚的黨旗下,各級黨組織勇敢擔當、搶險救人,成為引領群眾的堅強堡壘;13萬子弟兵千里躍進,用血肉之軀筑起救民于危難的鋼鐵長城;白衣天使與時間賽跑、與死亡競速,點燃絕地逢生的希望之光。來自大江南北的志愿者,自發(fā)救人的“的哥”,義務獻血的長隊,捐獻拾荒收入的老人,匯成戰(zhàn)勝特大災難的滾滾洪流,彰顯出中華民族危難之際守望相助、心手相牽的偉大力量。83988名群眾從廢墟中搶救生還,36萬多名重傷病員得到及時收治,死亡率和致殘率降到最低。

千難萬險不放棄,硬仗一場接一場。決戰(zhàn)唐家山堰塞湖,部隊官兵日夜奮戰(zhàn),懸在綿陽人民“頭頂”的威脅被安全排除。鏖戰(zhàn)都汶路,筑路“鐵軍”僅用3個月,就穿越塌方山體,奇跡般地打通了連接汶川、理縣、茂縣的“生命線”。在最短時間內(nèi),災區(qū)的通信、供水、供電得以搶通,104座堰塞湖、1996座震損水庫化險為夷。專群結合、進村入戶、不留死角、徹底防疫,實現(xiàn)了大災之后無疫情,我們的人民安全度災。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堅強領導下迎難而上,最快速度搶救被困群眾,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創(chuàng)造了人類救災史上的奇跡。

我們依稀的記得,瓦礫上傷痕累累的握筆小手、廢墟下艱難求生的“夾縫男孩”、黑暗中相互鼓勵的患難伙伴……讓人心碎的鏡頭,把生命的脆弱與頑強一同定格在億萬人的腦海中,銘刻在歷史紀念冊上。

大勇無前,大愛無疆,汶川百姓,十萬官兵,萬千志愿者,在廢墟上傳遞傷者的身影,那些喪妻失子仍在搶救生命的人們,還有那不斷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幸存者告訴我們什么是堅強。

武警某師參謀長率部隊冒死抵達震中,四面八方源源不斷送往災區(qū)的物資,特殊黨費、企業(yè)、個人傾其所有的捐款,獻血長龍中凝重焦急的面龐,天安門廣場揮動的國旗和拳頭、那十三億中華兒女迸發(fā)出的“中國不哭、汶川挺住”的吼聲……令人感嘆的事跡,傳頌著中華民族同舟共濟的品質(zhì),告訴世界什么叫“中國力量”!

生與死的抉擇,淚與汗的交融,鑄就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中國力量令人驚嘆,中國精神感動世界。

災難,讓一個民族堅強;抗爭,讓一個國家奮進。給中國人民帶來無比悲痛的汶川大地震已經(jīng)過去整整一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一年是短暫的,但抗震救災的這一年,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鐫刻下永恒的一頁!一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運籌帷幄,兄弟省區(qū)市大力支援,災區(qū)干部群眾自強不息、艱苦奮斗,收拾破碎山河,重建美好家園。

草枯了又榮,花謝了又開,燈火滅了再亮,家園毀了重建,廢墟之上彰顯重生的力量。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實踐證明,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越是災難深重,中華民族越能自強。

心若在夢就在

汶川特大地震已過去一年。愴然回首,在蒼茫大地上,震后重生的四川留下一串情動天地、氣壯山河的足跡。這一年,我們穿越災難、崛起危難,書寫了堅強與奮起!

我們欣慰地看到,歷經(jīng)曠世之災,四川沒有垮,四川的經(jīng)濟沒有垮,四川的精神沒有垮,四川人民挺直脊梁從廢墟上站立了起來。

曾經(jīng)的山崩地裂,曾經(jīng)的流離失所,曾經(jīng)的滿目瘡痍,如今都已平息。我們傾聽到了她的憂傷,也傾聽到了她的堅強和希望。

我們依稀的記得地震過后,北川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死亡之城”,在這座城里,有15645人死亡,4402人失蹤,26916人不同程度地受傷。親人沒有了,家也沒有了,北川城只剩一片廢墟。

如今,當我們再次置身在這片土地上時,道路兩旁的迎春花格外醒目,掩埋死難群眾的地方如今已經(jīng)栽上了長青的松柏。在坍塌的樓房下,在堆積的瓦礫邊,慘烈的瞬間已被凝固了將近一年。而草木蔥郁,百花爭艷,它們默默地生長,頑強地開放,好似為逝者生,為生者歌。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當所有關心災區(qū)人民的同胞們,踏上這片土地,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希望已經(jīng)發(fā)芽、成長、開花結果。

老縣城的望鄉(xiāng)臺,修建了一座“5·12”祭奠處,一周年的紀念活動也將在這里舉行。記者隨處可見群眾祭奠時擺放的鮮花、水果等祭品。正在執(zhí)勤的哨兵唐磊說,清明節(jié)時,來這里祭奠、緬懷的群眾多達五六千人。

這座舊城消失了,未來的它將永遠定格為部級地震遺址博物館。然而這片歷經(jīng)千年風雨的土地,還在煥發(fā)新的生命。遠處一排排藍色的板房炊煙裊裊,田野籠罩在輕紗似的霧靄里,顯示出春天的安詳和寧靜。公路邊堆滿了重建農(nóng)房用的赭紅色火磚,肩扛手提的人們來來往往,精氣神健旺。

如今,“再造一個秀美北川”已不是夢。擂鼓鎮(zhèn)的一位村支書鄺志文告訴記者,政府很快將為他們建一個新家。按規(guī)劃,北川縣城將實施整體異地重建。異地重建的北川新縣城位于安昌鎮(zhèn)東南2公里處,處于永安鎮(zhèn)與安昌鎮(zhèn)之間,距離老縣城23公里。新縣城地質(zhì)條件好,離地震斷裂帶較遠,可利用建設用地也更充足。2009年5月12日,新北川縣城將舉行奠基典禮。新北川中學也將在這一天破土開工,占地200余畝,是北川羌族自治縣唯一一所完全中學,預計學生人數(shù)超過5000人,將成為北川新縣城的一個標志性工程。

北川災區(qū)蜿蜒山路旁的樹枝上,系著一條條火焰似的紅布條,這是歷經(jīng)滄桑的羌族人祈福用的羌紅,它們就像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望,熊熊燃燒在高原凜冽的山風中,災區(qū)四處可見的條幅“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抓住時機,重建家園”、“建設和諧新北川”、“感謝共產(chǎn)黨,感謝子弟兵,感謝祖國”無一不彰顯著穩(wěn)步重建的跡象和不遠處汶川、都江堰、綿竹、什邡……在改造重建中的依然美麗。

我們堅信,無論是汶川、北川,還是青川,都將化作錦繡山川,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堅強重生多難興邦

該怎樣講述這一天,該怎樣講述這一年!365個日升日落,我們又一次回到這個值得永遠銘記的日子――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讓親歷者和見證者痛徹心扉,雖然隨著歷史的滾滾車輪會漸行漸遠,但在博大浩瀚的人類發(fā)展史上,它必將留下一個沉重的印記。

思緒追逐著再也無法挽回的地震波方向,我們看到了災難在這片土地和人民身上留下的復雜背影,悲傷與堅強孿生,毀滅與希望同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全人類都在與災難的不斷抗爭中奮起和進步?;厥滓荒陙眢@心動魄、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之路,走過重新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災區(qū)土地,我們又一次看到,中華民族不滅的夢想在頑強生長,英雄的中國人民向著希望昂首進發(fā)。

震后這一年,是艱難而非凡的一年。面對這場世紀劫難,黨中央、國務院領導英雄的13億人民直面災難,與死神爭奪生命,在廢墟上重建家園,中國勇氣、中國力量、中國智慧震動也感動了世界。讓世界看到中國――一個“摧不垮的民族”堅強重生。

中國人,以鋼鐵意志和堅挺脊梁,以團結友愛的民族精神、坦蕩堅定自信開放,展示出清晰真實的國家形象。

“原來中國是這樣!”面對中國萬眾一心抗擊天災的史詩般壯舉,美國《時代》周刊如是驚嘆。

中國就是這樣!一年來,無論是在救援現(xiàn)場,還是在急救帳篷,無論是在臨時過渡房,還是在震區(qū)孩子寄讀的異地他鄉(xiāng),全球炎黃子孫以自己的方式,為中國人,為我們自己,舉行了一次“成人禮”。

這一年,我們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與死神搶奪生命;這一年,我們力盡綿薄,對“汶川人”進行著持久的守望關愛;這一年,我們以“我們都是汶川人”的誓言和行動,對中華民族進行了集體身份確認;這一年,我們以“第一位是生命,第二位是生命,第三位還是生命”的行動綱領,把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實踐推向了一個歷史的新高度;這一年,我們以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的姿態(tài),展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

在這場世紀大救援中,在與死神爭奪生命的賽跑中,在重建家園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奮斗中,我們在世界人民面前,在人類歷史上揚起了一面大旗,那就是:“中國精神”,是更堅強、更奮進、更自信的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總是把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放在首位。無論中央高層的決定,還是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的指令,以及方方面面的自覺行動、英勇犧牲,無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把救人作為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力量,不惜一切代價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tǒng)美德,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綻放出更加璀璨的人文光輝,驗證了公民精神的新高度。有美國媒體感嘆:“千百萬的中國人排起長隊,捐出鮮血、食品和衣物”,“13億人都在貢獻所能和愛心?!睘碾y面前,每個中國人都是志愿者。志愿者的井噴式發(fā)展,代表著一種現(xiàn)代公民意識的日趨成熟,是中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我們的信念更加堅定: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有社會主義制度作保障,有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飽經(jīng)風霜的共和國經(jīng)得起任何考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xiàn)。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從網(wǎng)上看到迪子發(fā)回的即時信息: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縣的甘堡藏寨,這里的藏族文化很濃厚,居住環(huán)境比桃花源還桃花源。我很好奇,問:迪子,你在旅游?迪子傳回信息:采訪。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到5。12汶川地震,不由的關切震后汶川人的生活境況如何,重建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汶川地震信息

  •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
  •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跡52人關注

    從網(wǎng)上看到迪子發(fā)回的即時信息: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縣的甘堡藏寨,這里的藏族文化很濃厚,居住環(huán)境比桃花源還桃花源。我很好奇,問:迪子,你在旅游?迪子傳 ...[更多]

事跡材料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