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有哪些
測繪保密制度
測繪工作涉及國家地理空間信息的安全,因此,一套嚴謹的測繪保密制度至關重要。這套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核心要素:
1. 信息分類:對測繪成果進行分級,如機密、秘密、公開等,以確定其保護程度。
2. 訪問權限:限制敏感信息的訪問,確保只有授權人員才能接觸和處理涉密測繪數據。
3. 數據加密:使用先進的加密技術,保護測繪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安全。
4. 簽署保密協(xié)議:所有參與測繪工作的人員需簽署保密協(xié)議,明確其保密責任和義務。
5. 內部管理:建立嚴格的內部審核和審批流程,監(jiān)控測繪數據的使用和流轉。
內容是什么
測繪保密制度的內容涵蓋測繪項目的全過程,包括項目立項、數據采集、處理、存儲、分發(fā)和廢棄等環(huán)節(jié)。其中,數據采集階段,需要對實地測量和遙感獲取的數據進行嚴格的保密控制;處理階段,要在封閉環(huán)境中進行,防止數據泄露;存儲階段,要采取物理和邏輯雙重保護措施;分發(fā)階段,要嚴格審查接收方的資質和用途;廢棄階段,對不再使用的測繪資料應按規(guī)定銷毀,不留隱患。
規(guī)范
執(zhí)行測繪保密制度時,需遵循以下規(guī)范:
1. 培訓教育:定期對員工進行保密知識培訓,提高保密意識。
2. 監(jiān)督檢查:設立專門的保密監(jiān)督機構,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保密檢查。
3. 泄密處理:一旦發(fā)生泄密事件,應立即報告,并啟動應急預案,同時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4. 法規(guī)遵守:嚴格遵守國家關于測繪和保密的法律法規(guī),確保制度的合法性。
重要性
測繪保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不僅保障了國家地理信息安全,防止關鍵信息被惡意利用,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經濟利益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保密制度能夠提升測繪行業(yè)的公信力,增強公眾對測繪成果的信任,從而促進測繪工作健康有序地發(fā)展。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必須將保密制度視為測繪工作的生命線,嚴格執(zhí)行,確保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安全無虞。
測繪保密制度范文
第1篇 測繪隊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制度
測繪隊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制度
為加強電腦、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確保國家秘密的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結合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 測繪隊有建立健全使用、復制、轉送、攜帶、移交、保管、銷毀等制度以及測量隊員工執(zhí)行本制度的監(jiān)督、檢查職責,界定涉密與非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包括移動硬盤、軟盤、u盤、光盤、磁帶及各種存儲卡)及筆記本電腦,并登記造冊。
第二條 必須指定專人負責電腦和涉密移動存儲介質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密移動存儲介質、電腦必須妥善保存。日常使用由使用人員保管,暫停使用的交由指定的專人保管。
第三條 涉密電腦、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嚴禁在互聯(lián)網上使用。確因工作需要攜帶涉密電腦、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外出,須報經單位分管領導批準,并履行相關手續(xù)和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嚴禁將涉密電腦、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借給外單位使用。
第四條 非涉密電腦、移動存儲介質不能與涉密的相混用;嚴禁將私人筆記本電腦、移動存儲介質帶入本單位網內使用。
第五條 涉密電腦、移動存儲介質需要送外部維修時,必須到國家保密工作部門指定的具有保密資質的單位進行維修,并將廢舊的存儲介質收回。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在報廢前,應進行信息清除處理。
第六條 涉密電腦硬盤、移動存儲介質的銷毀,經單位分管領導批準后,到區(qū)國家保密委指定的銷毀點銷毀或送交區(qū)國家保密委統(tǒng)一銷毀,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銷毀。禁止將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作為廢品出售。
第七條 工作人員不按規(guī)定管理和使用涉密電腦和涉密移動存儲介質造成泄密事件的,將依據法規(guī)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2篇 測繪工作保密制度
為切實保障涉密測繪成果的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防止泄密事件發(fā)生,特制定本測繪工作管理制度。
一、測繪工作人員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和國家保密法律法規(guī),切實做好涉密測繪成果的保密工作。
二、建立涉密測繪成果保密管理責任制,部門負責人承擔涉密測繪成果保密管理領導責任,保密管理人員承擔涉密測繪成果的保密管理責任。
三、對涉密測繪成果的使用、復制、保存等情況實行登記管理制度。凡使用涉密測繪成果進經主管領導批準,并予登記后,方可提供。涉密測繪成果使用后應及時歸檔,要求記錄清晰。任何個人不得擅自復制、轉讓或轉借涉密測繪成果,不得拷貝、對外傳送涉密測繪成果數據。
四、傳遞地形圖、涉密數據等秘密載體,須通過機要進行傳遞,禁止通過普通郵政或非郵政渠道傳遞。
五、使用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須嚴格遵守《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保密管理暫行規(guī)定》、《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國際聯(lián)網保密管理規(guī)定》等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保密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杜絕外傳、丟失、泄密事件的發(fā)生。
六、處理、外輸、儲存涉密測繪成果數據的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系統(tǒng)必須采取安全保密防護措施,設置進入登陸密碼和屏幕保護密碼,安裝加密防毒軟件。涉密計算機及信息系統(tǒng)應采取物理隔離措施,不得與互聯(lián)網、外部網絡相聯(lián),不使用無線網卡等無線網絡裝置。
七、涉密測繪成果只能用于被許可的使用目的和范圍。因使用目的或應用項目結束等原因,須銷毀涉密測繪成果的,必須報主要領導審批,并備案。
八、銷毀涉密測繪成果須經專人清點、核對、登記、造冊,由主管領導和檔案部門負責派人銷毀。對銷毀的花時間、地點、方式及銷毀過程總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與銷毀清冊、領導批示一并存檔。
九、如發(fā)現(xiàn)涉密測繪成果泄密、失密事件,應及時報告主管領導和國家保密管理部門,及時查清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及責任,將事件調查處理到位。
十、本管理制度應根據國家規(guī)定的新要求和新情況作必要補充和修訂。
第3篇 測繪隊涉密計算機及涉密網絡保密管理制度
測繪隊涉密計算機及涉密網絡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條 為加強涉密計算機及涉密網絡的管理,保障辦公使用過程中國家秘密的安全,避免計算機病毒等非法入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國家保密局《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保密管理暫行規(guī)定》、《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國際互聯(lián)網保密管理規(guī)定》及其它相關規(guī)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規(guī)定所稱的涉密計算機及涉密網絡是指處理、存儲和傳輸涉密信息的電腦、涉密信息系統(tǒng)及涉密網絡等。
第三條 主管領導執(zhí)行本規(guī)定負有指導、監(jiān)督、檢查職責。分管領導、科室負責人,對執(zhí)行本規(guī)定負有指導、監(jiān)督、檢查職責。
第四條 涉密計算機投入使用前,要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不允許進行各種形式的有線及無線的網絡連接,不允許使用無線功能的鍵盤鼠標進行操作。
第五條 涉密計算機應為專人專用,用戶應定期修改機器登錄密碼,密碼要求8位以上并有英文大小寫和數字的混排。
第六條 涉密網絡由各單位指派專人負責接入管理,不允許私自將電腦、小交換機、無線設備接入涉密網點。
第七條 涉密網絡需要使用移動介質前,應先檢查移動介質是否存在病毒、木馬等惡意程序。
第八條 涉密人員因工作變化、調動等原因,需要開始或停止使用涉密計算機及涉密網絡的,所在單位應備案登記,并提交書面申請由分管領導批準后再由信息中心開通或關閉相應權限。
第九條 涉密計算機及涉密網絡所在的場所,必須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安裝防盜門和報警器及監(jiān)控設備等必要措施,并指定專人進行日常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該場所。
第十條 涉密計算機及涉密網絡設備需要維修的,必須到地區(qū)保密委指定的維修單位維修。涉密計算機等設備送修前必須將涉密存儲部件拆除并妥善保管;如需請外來人員維修,單位應派人全程監(jiān)督修理過程。涉密存儲部件出現(xiàn)故障,如不能保證安全保密,必須將涉密載體予以銷毀。
第十一條 涉密計算機如需恢復其存儲信息,必須到區(qū)保密委指定的具有保密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并將廢舊的存儲介質收回。
第十二條 禁止將涉密計算機轉為非涉密環(huán)境使用和進行公益捐贈或銷售。
第十三條 報廢、銷毀涉密設備應當嚴格履行審批、清點、登記手續(xù),送至區(qū)保密委指定的銷毀單位銷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銷毀。
第十四條 工作人員違反本規(guī)定,情節(jié)較輕的,應責令改正,給予批評教育;情節(jié)嚴重,造成泄露機密的,按照有關保密規(guī)定給予責任人行政或黨紀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