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范文網
當前位置:工作總結 > 總結大全 > 總結范文

數學數列總結(七篇)

發(fā)布時間:2023-01-12 12:15:09 查看人數:34

數學數列總結

【第1篇 高考數學數列公式的總結

有關高考數學數列公式的總結

數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數列

(1)數列的通項公式an=f(n)

(2)數列的遞推公式

(3)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的'關系

an+1-an=d

an=a1+(n-1)d

a,a,b成等差 2a=a+b

m+n=k+l am+an=ak+al

等比數列 常用求和公式

an=a1qn_1

a,g,b成等比 g2=ab

m+n=k+l aman=akal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重要不等式

a>b b

a>b,b>c a>c

a>b a+c>b+c

a+b>c a>c-b

a>b,c>d a+c>b+d

a>b,c>0 ac>bc

a>b,c<0 ac

a>b>0,c>d>0 ac

a>b>0 dn>bn(n∈z,n>1)

a>b>0 > (n∈z,n>1)

(a-b)2≥0

a,b∈r a2+b2≥2ab

|a|-|b|≤|a±b|≤|a|+|b|

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比較法

(1)要證明不等式a>b(或a

a-b>0(或a-b<0=即可

(2)若b>0,要證a>b,只需證明 ,

要證a

綜合法 綜合法就是從已知或已證明過的不等式出發(f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推導出欲證的不等式(由因導果)的方法。

分析法 分析法是從尋求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入手,逐步尋求所需條件成立的充分條件,直至所需的條件已知正確時為止,明顯地表現(xiàn)出“持果索因”

【第2篇 2023高考復習數學數列易錯點總結

1.解決一些等比數列的前項和問題,你注意到要對公比及兩種情況進行討論了嗎?

2.在“已知,求”的問題中,你在利用公式時注意到了嗎?需要驗證,有些題目通項是分段函數。

3.數列單調性問題能否等同于對應函數的單調性問題?(數列是特殊函數,但其定義域中的值不是連續(xù)的。)

4.應用數學歸納法一要注意步驟齊全,二要注意從到過程中,先假設時成立,再結合一些數學方法用來證明時也成立。

【第3篇 初中數學數列的概念知識點總結

關于初中數學數列的概念知識點總結

知識要點: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其特殊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其定義域和值域上。

數列的基本概念

數列的函數理解:

①數列可以看作一個定義域為正整數集n_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數,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②用函數的觀點認識數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況下函數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種表示方法:a.列表法;b。圖像法;c.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項公式給出數列和以遞推公式給出數列。③函數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樣數列也并非都有通項公式。

數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寫成

a1,a2,a3,…,an,a(n+1),……

簡記為{an},

項數有限的數列為“有窮數列”(finite sequence),

項數無限的數列為“無窮數列”(infinite sequence)。

數列的各項都是正數的為正項數列;

從第2項起,每一項都大于它的前一項的數列叫做遞增數列;如:1,2,3,4,5,6,7;

從第2項起,每一項都小于它的前一項的數列叫做遞減數列;如:8,7,6,5,4,3,2,1;

從第2項起,有些項大于它的前一項,有些項小于它的前一項的數列叫做擺動數列;

各項呈周期性變化的數列叫做周期數列(如三角函數);

各項相等的數列叫做常數列(如:2,2,2,2,2,2,2,2,2)。

通項公式:數列的第n項an與項的序數n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公式an=f(n)來表示,這個公式就叫做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注:通項公式不唯一)。

遞推公式:如果數列{an}的第n項與它前一項或幾項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那么這個公式叫做這個數列的遞推公式。

數列中項的總數為數列的項數。特別地,數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數集n_(或它的有限子集{1,2,…,n})為定義域的函數an=f(n)。

如果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則它的通項公式是a(n)=f(n).

并非所有的數列都能寫出它的通項公式。例如:π的不同近似值,根據精確的程度,可形成一個數列3,3.1,3.14,3.141,…它沒有通項公式。

用符號{an}表示數列,只不過是“借用”集合的`符號,它們之間有本質上的區(qū)別:1.集合中的元素是互異的,而數列中的項可以是相同的。2.集合中的元素是無序的,而數列中的項必須按一定順序排列,也就是必須是有序的。

知識要領總結:數列中的項必須是數,它可以是實數,也可以是復數。

【第4篇 高考數學數列問題解題方法與技巧總結

高考數學數列問題解題方法與技巧總結

數列問題篇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又是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高考對本章的考查比較全面,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考查每年都不會遺漏。有關數列的試題經常是綜合題,經常把數列知識和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不等式的知識綜合起來,試題也常把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極限和數學歸納法綜合在一起。探索性問題是高考的熱點,常在數列解答題中出現(xiàn)。本章中還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在主觀題中著重考查函數與方程、轉化與化歸、分類討論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等基本數學方法。

近幾年來,高考關于數列方面的命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數列本身的有關知識,其中有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概念、性質、通項公式及求和公式。(2)數列與其它知識的結合,其中有數列與函數、方程、不等式、三角、幾何的結合。(3)數列的應用問題,其中主要是以增長率問題為主。試題的難度有三個層次,小題大都以基礎題為主,解答題大都以基礎題和中檔題為主,只有個別地方用數列與幾何的綜合與函數、不等式的綜合作為最后一題難度較大。

知識整合

1. 在掌握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定義、性質、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的基礎上,系統(tǒng)掌握解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綜合題的規(guī)律,深化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實踐中的指導作用,靈活地運用數列知識和方法解決數學和實際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2. 在解決綜合題和探索性問題實踐中加深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溝通各類知識的聯(lián)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識網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和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善于分析題意,富于聯(lián)想,以適應新的背景,新的設問方式,提高學生用函數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研究數列問題的`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科學理性的思維方法.

排列組合篇

1. 掌握分類計數原理與分步計數原理,并能用它們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問題。

2. 理解排列的意義,掌握排列數計算公式,并能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問題。

3. 理解組合的意義,掌握組合數計算公式和組合數的性質,并能用它們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問題。

4. 掌握二項式定理和二項展開式的性質,并能用它們計算和證明一些簡單的問題。

5. 了解隨機事件的發(fā)生存在著規(guī)律性和隨機事件概率的意義。

6.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義,會用排列組合的基本公式計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 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獨立事件的意義,會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與相互獨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計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 會計算事件在n次獨立重復試驗中恰好發(fā)生k次的概率.

最后,希望精品小編整理的高考數學各題型解題方法與技巧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第5篇 最新高考數學數列公式學習總結

最新高考數學數列公式學習總結

數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數列

(1)數列的通項公式an=f(n)

(2)數列的遞推公式

(3)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的關系

an+1-an=d

an=a1+(n-1)d

a,a,b成等差 2a=a+b

m+n=k+l am+an=ak+al

等比數列 常用求和公式

an=a1qn_1

a,g,b成等比 g2=ab

m+n=k+l aman=akal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重要不等式

a>b b

a>b,b>c a>c

a>b a+c>b+c

a+b>c a>c-b

a>b,c>d a+c>b+d

a>b,c>0 ac>bc

a>b,c<0 ac

a>b>0,c>d>0 ac

a>b>0 dn>bn(n∈z,n>1)

a>b>0 > (n∈z,n>1)

(a-b)2≥0

a,b∈r a2+b2≥2ab

|a|-|b|≤|a±b|≤|a|+|b|

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比較法

(1)要證明不等式a>b(或a

a-b>0(或a-b<0=即可

(2)若b>0,要證a>b,只需證明 ,

要證a

綜合法 綜合法就是從已知或已證明過的不等式出發(f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推導出欲證的不等式(由因導果)的方法。

分析法 分析法是從尋求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入手,逐步尋求所需條件成立的充分條件,直至所需的條件已知正確時為止,明顯地表現(xiàn)出“持果索因”

【第6篇 高三數學數列知識點總結

高三數學數列知識點總結

一、排列組合與二項式定理知識點

1.計數原理知識點

①乘法原理:n=n1·n2·n3·…nm (分步) ②加法原理:n=n1+n2+n3+…+nm (分類)

2. 排列(有序)與組合(無序)

anm=n(n-1)(n-2)(n-3)…(n-m+1)=n!/(n-m)! ann =n!

cnm = n!/(n-m)!m!

cnm= cnn-m cnm+cnm+1= cn+1m+1 k?k!=(k+1)!-k!

3.排列組合混合題的解題原則:先選后排,先分再排

排列組合題的主要解題方法:優(yōu)先法:以元素為主,應先滿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慮其他元素. 以位置為主考慮,即先滿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慮其他位置.

捆綁法(集團元素法,把某些必須在一起的元素視為一個整體考慮)

插空法(解決相間問題) 間接法和去雜法等等

在求解排列與組合應用問題時,應注意:

(1)把具體問題轉化或歸結為排列或組合問題;

(2)通過分析確定運用分類計數原理還是分步計數原理;

(3)分析題目條件,避免“選取”時重復和遺漏;

(4)列出式子計算和作答.

經常運用的數學思想是:

①分類討論思想;②轉化思想;③對稱思想.

4.二項式定理知識點:

①(a+b)n=cn0a_+cn1an-1b1+ cn2an-2b2+ cn3an-3b3+…+ cnran-rbr+…+ cn n-1abn-1+ cnnbn

特別地:(1+_)n=1+cn1_+cn2_2+…+cnr_r+…+cnn_n

②主要性質和主要結論:對稱性cnm=cnn-m

最大二項式系數在中間。(要注意n為奇數還是偶數,答案是中間一項還是中間兩項)

所有二項式系數的和:cn0+cn1+cn2+ cn3+ cn4+…+cnr+…+cnn=2n

奇數項二項式系數的和=偶數項而是系數的和

cn0+cn2+cn4+ cn6+ cn8+…=cn1+cn3+cn5+ cn7+ cn9+…=2n -1

③通項為第r+1項: tr+1= cnran-rbr 作用:處理與指定項、特定項、常數項、有理項等有關問題。

5.二項式定理的應用:解決有關近似計算、整除問題,運用二項展開式定理并且結合放縮法證明與指數有關的不等式。

6.注意二項式系數與項的系數(字母項的系數,指定項的系數等,指運算結果的系數)的區(qū)別,在求某幾項的系數的和時注意賦值法的應用。

二、高中數學中有關等差、等比數列的結論

1、等差數列{an}的任意連續(xù)m項的和構成的數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為等差數列。

2、等差數列{an}中,若m+n=p+q,則 am+an=ap+aq

3、等比數列{an}中,若m+n=p+q,則am·an=ap·aq

4、等比數列{an}的任意連續(xù)m項的和構成的數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為等比數列。

5、兩個等差數列{an}與{bn}的和差的數列{an+bn}、{an-bn}仍為等差數列。

6、兩個等比數列{an}與{bn}的積、商、倒數組成的數列

7、等差數列{an}的任意等距離的項構成的數列仍為等差數列。

8、等比數列{an}的任意等距離的項構成的數列仍為等比數列。

9、三個數成等差數列的設法:a-d,a,a+d;四個數成等差的設法:a-3d,a-d,,a+d,a+3d

10、三個數成等比數列的'設法:a/q,a,aq;

三、數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數列的通項an與前n項和sn的關系:an= s1(n-1)或sn-sn-1(n>;2或n=2)

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為首項、ak為已知的第k項) 當d≠0時,an是關于n的一次式;當d=0時,an是一個常數。

3、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sn=na1+[n(n-1)/2]d

sn=n(a1+a2)/2

sn=nan-[n(n-1)/2]d

當d≠0時,sn是關于n的二次式且常數項為0;當d=0時(a1≠0),sn=na1是關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其中a1為首項、ak為已知的第k項,an≠0)

5、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當q=1時,sn=n a1 (是關于n的正比例式);

【第7篇 初中數學數列的表示知識點總結的內容

初中數學數列的表示知識點總結的內容

初中數學數列的表示知識點總結

知識要點:數列中的項必須是數,它可以是實數,也可以是復數。

數列表示方法

如果數列{an}的第n項與序號n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那么這個公式叫做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如an=(-1)^(n+1)+1。

數列通項公式的特點:(1)有些數列的通項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唯一。(2)有些數列沒有通項公式

如果數列{an}的第n項與它前一項或幾項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那么這個公式叫做這個數列的遞推公式。如an=2a(n-1)+1 (n>;1)

數列遞推公式的特點:(1)有些數列的遞推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唯一。(2)有些數列沒有遞推公式

有遞推公式不一定有通項公式

知識要領總結: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其特殊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其定義域和值域上。

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平面直角坐標系

下面是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內容學習,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

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

水平的數軸稱為_軸或橫軸,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平面直角坐標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兩條數軸③互相垂直④原點重合

三個規(guī)定:

①正方向的規(guī)定橫軸取向右為正方向,縱軸取向上為正方向

②單位長度的規(guī)定;一般情況,橫軸、縱軸單位長度相同;實際有時也可不同,但同一數軸上必須相同。

③象限的規(guī)定:右上為第一象限、左上為第二象限、左下為第三象限、右下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考試成功。

初中數學知識點: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構成

對于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構成內容,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哦。

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構成

在同一個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兩條數軸構成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為直角坐標系。通常,兩條數軸分別置于水平位置與鉛直位置,取向右與向上的方向分別為兩條數軸的正方向。水平的數軸叫做_軸或橫軸,鉛直的數軸叫做y軸或縱軸,_軸或y軸統(tǒng)稱為坐標軸,它們的公共原點o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通過上面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構成知識的講解學習,希望同學們對上面的內容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學們認真學習吧。

初中數學知識點:點的坐標的性質

下面是對數學中點的坐標的性質知識學習,同學們認真看看哦。

點的坐標的性質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后,對于坐標系平面內的任何一點,我們可以確定它的坐標。反過來,對于任何一個坐標,我們可以在坐標平面內確定它所表示的一個點。

對于平面內任意一點c,過點c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在x軸、y軸上的對應點a,b分別叫做點c的橫坐標、縱坐標,有序實數對(a,b)叫做點c的坐標。

一個點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標軸上,點的坐標不一樣。

希望上面對點的坐標的性質知識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會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

初中數學知識點: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

關于數學中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內容學習,我們做下面的知識講解。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

如果多項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沒有公因式的多項式就考慮運用公式法;若是四項或四項以上的多項式,

通常采用分組分解法,最后運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為:“一提”、“二套”、“三分組”、“四十字”。

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一個因式都不能再分解為止,否則就是不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題目沒有明確指出在哪個范圍內因式分解,應該是指在有理數范圍內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結果,必須是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

相信上面對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知識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會考出好成績。

初中數學知識點:因式分解

下面是對數學中因式分解內容的知識講解,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定義: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的變形叫把這個多項式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要素:①結果必須是整式②結果必須是積的形式③結果是等式④

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關系:m(a+b+c)

公因式:一個多項式每項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這個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

公因式確定方法:①系數是整數時取各項最大公約數。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冪③系數最大公約數與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冪的積就是這個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步驟:

①確定公因式。②確定商式③公因式與商式寫成積的形式。

分解因式注意;

①不準丟字母

②不準丟常數項注意查項數

③雙重括號化成單括號

④結果按數單字母單項式多項式順序排列

⑤相同因式寫成冪的形式

⑥首項負號放括號外

⑦括號內同類項合并。

通過上面對因式分解內容知識的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內容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數學數列總結(七篇)

最新高考數學數列公式學習總結數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數列(1)數列的通項公式an=f(n)(2)數列的遞推公式(3)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的關系an+1-an=dan=a1+(n-1)da,a,b成等差 2a=a+…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數學數列信息

  • 數學數列總結(七篇)
  • 數學數列總結(七篇)34人關注

    最新高考數學數列公式學習總結數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數列(1)數列的通項公式an=f(n)(2)數列的遞推公式(3)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的關系an+1-an=dan=a1+(n-1)da,a,b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