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 > 優(yōu)質范文 > 教學范文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更新時間:2024-11-20 查看人數(shù):73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1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有4138個字,預計閱讀時間為11分鐘,共有246位用戶關注,57人點贊!

(一)《標準》的基本理念更加突出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一,倡導以師德為先,把師德作為小學教師的第一要素。兒童具有的“向師性”等特點,特別要求小學教師應注重以身為范,做好兒童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著名學者錢穆曾說過“:德育是中國教育的根本出發(fā)點,培養(yǎng)人的德性是教育的最終歸宿”。因此,承擔著傳播德育主要責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促進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師德發(fā)展方面,有著其他課程所無法比擬的作用和優(yōu)勢?;纠砟疃瑥娬{以學生為本,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在兒童發(fā)展問題上的具體體現(xiàn)。它要求小學教師遵循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樹立“以兒童為中心”的思想,充分尊重兒童的主體需要,關愛兒童,關注兒童的健康發(fā)展。這也體現(xiàn)了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觀和教育觀。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這些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使未來的小學教師們能更好理解“生本”理念,并貫穿于自身專業(yè)發(fā)展始終。基本理念三,提出能力為重,重視小學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是教師教育理念、專業(yè)知識的載體,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強化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把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不斷實踐、反思,是其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內在要求。而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貫徹的原則之一,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課程應有目標之一?;纠砟钏?,要求小學教師踐行終身學習理念。這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觀在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要求中的具體體現(xiàn)。這種終身學習是在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中對自身的充實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的教育中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把握這一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和教育發(fā)展的要求,不斷優(yōu)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修養(yǎng),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時俱進,做終身學習的典范。

(二)《標準》的基本內容要求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深化教學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

《標準》的基本內容從三個維度對小學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和要求進行了細致、專業(yè)的梳理和規(guī)范。在“專業(yè)理念與師德”部分,強調小學教師的專業(yè)性和獨特性,要求小學教師要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guī),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突出了兒童的生命教育,服務于兒童生命成長的需要,有效地轉變教學觀、學生觀、師生觀,讓兒童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在“專業(yè)知識”部分,從小學生發(fā)展知識、學科知識、教育教學知識、通識性知識四個領域提出具體要求,教師應了解關于兒童生存、發(fā)展和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規(guī)定,把握小學教育的綜合性特點,掌握廣博的通識知識,提升自身整體素質。在“專業(yè)能力”部分,從教育教學設計、組織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fā)展五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提出具體要求,教師應盡可能跟上時展的新需要,把握教育新理念,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方法和技術,培養(yǎng)反思與發(fā)展能力,增強溝通與合作能力。三個維度的要求提供了小學教師培養(yǎng)的目標參照,也對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教學提供了背景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著既要從現(xiàn)有的普遍共性的角度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辯證思維等能力,更要突出小學教師專業(yè)道德和專業(yè)能力的特殊性問題,這促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在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切實提高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從課程的角度降低小學教師職前培養(yǎng)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升小學教師的培養(yǎng)質量。

二、基于《標準》的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創(chuàng)新的途徑和方法

(一)充實思想政治理論課具體教學目標,緊扣生本觀念

《標準》通過倡導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四大基本理念,設置專業(yè)理念與師德、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三個維度,涵蓋十三個領域,提出五十八項基本要求,明確了一名合格小學教師的道德坐標、知識坐標與能力坐標。圍繞這一坐標體系,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當在現(xiàn)有的教學目標基礎之上增加體現(xiàn)小學教師專業(yè)特色的特殊化、具體化的教學目標,突出以兒童為本的理念。比如:

1.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兒童發(fā)展的有關知識,包括兒童身心健康知識、有關保護兒童的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規(guī)定,兒童的安全防護知識等,增加學生專業(yè)認知度。

2.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使學生能思會研,適應現(xiàn)代教育需要,促進其專業(yè)水平發(fā)展。

3.幫助學生更好認識個人。一方面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自我,定位于本專業(yè)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幫助學生認識兒童,懂得如何處理教師與兒童之間的關系,最根本的就是要理解兒童,尊重兒童,把兒童的發(fā)展擺在目的的位置。

4.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為小學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而不斷奮斗的動力,引導學生更好把握小學教師教育規(guī)律,為兒童發(fā)展服務。

5.強化學生師德修養(yǎng),做富有童心、愛心、耐心和責任心的“啟迪學生心靈”的高素質小學教師。

(二)增補相關教學內容,體現(xiàn)小學教師專業(yè)道德專業(yè)化特征

《標準》倡導師德為先,實質是從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角度提出了小學教師專業(yè)道德建設的核心地位。以德育為主陣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針對小學教師道德專業(yè)化的特點,在教學內容上有所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構建起專業(yè)道德體系,并能夠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自發(fā)的對專業(yè)道德全面踐行。

1.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關于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理想的理論部分,增加教師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道德的學習。除了一般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外,尤其是針對《標準》的要求,增加小學教師應當具備的職業(yè)道德,體現(xiàn)專業(yè)化特征。其次,開展有關兒童生存、發(fā)展和保護的政策及法律知識的學習,補充《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知識,尊重兒童獨立人格,懂得保障兒童的合法權益。

2.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補充兒童哲學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蹲下來看待兒童的世界,更懂得兒童的世界之美,并學會呵護這美的世界,實現(xiàn)生命的潤澤。同時在課程的學習中加強學生批判、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

3.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加強對國情、黨情、形勢政策的了解,突出科學發(fā)展觀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學習,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使學生理解、形成“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質修養(yǎng)。此外,還可通過開設倫理學、普通邏輯等配套選修課程,拓展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yǎng)。

(三)強化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

小學教師專業(yè)的“全科性”、“綜合性”決定了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多實踐、會實踐,以實踐求真知,以實踐促專業(yè)發(fā)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也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十分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當把實踐教學作為必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加以強化,將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有機統(tǒng)一,在教學實踐中使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得到充分的訓練和發(fā)展。課內實踐要充分利用課堂,既聯(lián)系課程的教學內容,又結合小學教師專業(yè)特點。譬如,在課內實踐方面可開展以下活動:主要探討當前小學教師教育方面的熱點話題的辯論活動;以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手抄報比賽;學生自主選擇一段課程內容試講的活動……多樣的課內實踐活動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營造良好課堂氛圍,訓練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等,為學生提供專業(yè)道德培養(yǎng)、能力訓練的平臺。課外實踐活動則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公益勞動、社會服務、社會調查、假期社會實踐等,要求學生通過活動力爭有所為,有所思,有所得,真正將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

《標準》提出了小學教師在專業(yè)能力方面要盡可能跟上時展新需要的要求,如“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根據小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學活動”,“發(fā)揮小學生主體性,靈活運用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滲透運用到教學中”,等等。因此,在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教師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不拘一格,不斷創(chuàng)新,不僅能有效發(fā)揮課程的育人功能,還能夠對學生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引導學生探究和掌握教學技能。比如,除傳統(tǒng)的講解法、討論法、比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之外,情景模擬法,是一種能創(chuàng)設情境、鍛煉能力、培養(yǎng)道德意識的較好的教學方法。學生以表演小品的方式演繹教學內容,一方面使枯燥的道德規(guī)范以生動活潑的方式被學生接受、內化,另一方面則使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的能力得到有效鍛煉。此外,一些靈活的方式方法也有助于活化教學內容,幫助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達到《標準》所提出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能力”,“相應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等要求。比如通過學生誦讀馬列主義等經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做一些如“同舟共濟”的拓展小游戲,培養(yǎng)溝通、合作等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在教學手段方面,則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要求相適應,充分運用多媒體實施教學,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說服力,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利用好網絡這個工具,以論壇、qq群、博客、電子郵件等方式和學生實現(xiàn)全方位多角度的溝通與聯(lián)系,隨時關注學生發(fā)展。

(五)構建綜合考評機制,引導學生樹立科學評價觀

《標準》提出小學教師要改變評價觀念,由過去對兒童的單一評價向多元的動態(tài)發(fā)展的評價轉變。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應順應這一變化,改變過去只注重檢測學生學習結果的考評方式,建立關注學生發(fā)展的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綜合考評機制??荚u的內容主要從知識、能力、信念、行為四個方面全方位展開,將學生的日常行為考核和課程的期末考試考核相結合。日常行為考核從學生的課內、課外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定,主要側重學生的能力、行為、素質考核;課程的期末考試考核在內容上緊扣時代脈搏,考核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等。

三、結語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2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57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31位用戶關注,50人點贊!

1.1社會多元化因素嚴重

作為高職學校而言,相對于本科學校在理論知識學習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學生畢業(yè)求職的時候,在學歷上相對處于劣勢狀態(tài),而且,作為文秘專業(yè)來說,屬于純文科類專業(yè),專業(yè)技能是寫作,相對于技工類理科專業(yè)而言,專業(yè)既能優(yōu)勢也處于劣勢狀態(tài)。

1.2經濟多元化背景深厚

在固態(tài)的計劃經濟體制時代,文秘工作是整個政府部門或企業(yè)單位里重要的“理論喉舌”,承擔的是承上啟下的宣傳作用,地位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隨著非公有制體制在我國經濟建設中逐步的發(fā)展,許多單位不再單獨設置文宣崗位或者淡化文宣作用,這對于文秘專業(yè)學生而言,打擊是相當大的。

2.文秘專業(yè)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研究

2.1正確定義文秘工作崗位

由于受到計劃經濟時代“秘書”工作的影響,大多人對文秘崗位的認識存在著偏差,寫作固然是文秘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對于符合現(xiàn)代化要求的文秘崗位而言,二者絕對不是劃等號的。文秘崗位既要處理社會交際問題,又要處理文案工作,是整個單位負責上傳下達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至于社會上一些對于文秘工作認識上的偏見和歧視,老師不要一味的否定,要因勢利導的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剖析,在這個過程中,要牢牢地掌握好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變化,對于出現(xiàn)心理波動的學生,要及時的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或心理干預,力爭把學生的不健康思想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2.2正確理解文秘工作的思政教育重要性

目前,企業(yè)單位對文秘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經遠遠大于政府部門,因為在對外交往,特別是涉外交往工作中文秘工作人員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這個時候,明確自身崗位性質,樹立好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質修養(yǎng),是文秘工作人員的優(yōu)秀素質體現(xiàn)。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樹立以單位核心利益為主的集體榮譽感和正確的價值觀。

2.3明確文秘工作中思政教育的政治導向

在任何一個工作環(huán)境下,文秘工作人員必須保持對政治的高度敏感性,因為日常的社會交際和文案處理工作勢必要緊跟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進行,因此,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必須培養(yǎng)學生一切從大局觀念出發(fā),一切以政治走向為主導。在這其中,政府部門的文秘還稍好一些,企業(yè)中的文秘往往在工作中忽視政治因素的存在。對此,學校要在學生在校期間就要重點強調和要求學生做好相關的思政教育學習工作。讓學生把文秘知識的學習和政治大局掛鉤,培養(yǎng)學生靈敏的政治敏感素質,從而讓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后能在處理日常工作的過程中積極的為上級領導在政策決策導向上起到輔助作用,真正的成為領導的左膀右臂。在這其中,需要說明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敏感度,并不是一味的要求學生按照政治需要提供相關的文案給領導作為參考意見,那樣就又成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模式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多元化背景下,文秘工作要在政府決策引導下完成對企業(yè)相關文案的組織和整理。學生在這其中最為欠缺的是實踐能力,而這種實踐能力在課堂環(huán)境中根本學習不到,這就需要校方實習指導部門盡可能的安排學生到企業(yè),最好是國有企業(yè)相關崗位進行實習,在實際環(huán)境下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態(tài)度。在實踐學習完成后,老師還要認真的對學生的實踐報告進行匯總和點評,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講解。

3.文秘專業(yè)思政教育未來方向

思政教育作為文秘專業(yè)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學生人生閱歷的同時對學生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自身道德修養(yǎng)都是有幫助的,現(xiàn)在的思政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未來拓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一是利用現(xiàn)代化網絡技術,給學生創(chuàng)造信息互通平臺,不僅對學生在校期間進行相關教育,在學生實習和上崗試用期階段也要進行跟蹤式教育;二是邀請一些工作業(yè)績突出的畢業(yè)生,返校給學生現(xiàn)身說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給學生講解在文秘工作中應該樹立的正確的思政理念;三是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實時掌握學生課余時間的心理變化,做到防微杜漸事無巨細。

4.結束語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3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316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77位用戶關注,20人點贊!

大量的研究調查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于認識事物和現(xiàn)實之間的那些關聯(lián)。能把握好這些關聯(lián),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如何思考和理解那些關聯(lián),如何將現(xiàn)實與三生教育理論合理的結合起來。這樣,在授課的時候肯定能取得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效果。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從具體到抽象的講解,由個別到一般,符合認識的規(guī)律,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愉快輕松中學到抽象的知識。

2聯(lián)系熱點時事,激發(fā)學生興趣

很多學生在對國際時事、國際爭端研究的頭頭是道。但是,卻不喜歡學習政治,因而也就更不會去體會老師在課堂上穿插的三生教育的思想。這時候,就要抓住他們的強烈的好奇心,將這些熱點時事,與三生教育理論聯(lián)系在一起,給他們從政治、經濟、人權等方面,分析熱點、焦點。這樣,學生們能將時事政治和三生教育的理論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主動的熱情參與到政治的學習中,從中深刻的體會到三生教育理念的真諦。

3場所情景,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成效,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認知,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能夠轉化為他內在的素質,那,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可以考慮創(chuàng)設情景,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發(fā)揮它自己的主管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三生教育的思想。比如:我們可以使用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一些案例,將學生自己放置于其中,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選擇。在輕松快樂中理解三生教育。

4設懸疑,帶領大家在學習過程中答疑解惑,激發(fā)興趣

疑問是思維的起點,經過思維才能解疑,才能有所收獲。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這一點,要將可以貫徹三生教育的主要的地方設置一些疑問,然后再解答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

5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空洞的說教肯定讓學生異常的反感。可是,如果,把原理、觀點和具體形象的材料結合起來,讓學生們觸手可及,這樣,抽象的概念,學生們也能通過淺顯的事例來深刻的領會了解三生教育。政治的理論包括三生理論都是比較乏味的,只有形象生動的語言,嚴謹簡潔、精煉準確的教學語言,才能始終撥動著學生的心弦,促進記憶的持久,思維的活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語言形象直觀,學生才能身臨其境,才能對理論有所理解和接受。

6良好的形象激發(fā)興趣

良好的形象,合適的肢體語言,講課的態(tài)度表情等等,這些,都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可以輕松引起共鳴??梢宰寣W生在學習時,覺得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享受,一種精神上的熏陶。可以作為言語的一個深化補充,使課堂教學松弛有度,妙趣橫生,同時也會使得同學們對貫穿的三生教育的思想有較強的理解和記憶。

7激勵性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需要時人的一切行為的動力。為了滿足各種需要,人類會做各種努力。學生也一樣。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發(fā)展的需要,認識的需要,或者是為了認可的需要,他們會努力學習。被學生、老師的認可,是學生的一種罪基本的需要。學生總是試圖通過自己的表現(xiàn),來吸引老師同學的眼光。一旦受到老師的表揚,就會產生滿足感,就會對學習產生更強烈的興趣。依據這一個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在合適的時候,抓住機會表揚某個學生,以此來激勵學生,讓學生能自己去學。從而完勝三生教育在我國中學生中的推廣。

8結束語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4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62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49位用戶關注,45人點贊!

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心理學研究認為:在認知與行為之間,個體需要一個漫長的內化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彰顯德育教育的主體性,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榉e極主動的參與者。與過去相比,現(xiàn)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可讀性較強,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妨采用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多給學生學習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具體的體驗過程中通過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動手操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從而把德育過程內化。例如:在學習“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時,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1)為什么說不了解過去就不能正確地理解當前?(2)高中階段在人生發(fā)展過程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3)怎樣讓每個學生在中學階段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怎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發(fā)揮一個人的才能?這幾個問題,利用學生原有的思想認識很難解決,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積極地探究問題的實質,最終成為德育內化的動力。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在價值沖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鑒別中確認觀點,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理解、認同、確定正確價值標準的能力。所以,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當較多地采用討論課、辯論課、演講課等形式,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對某一問題的看法、觀點。學生經過自我體驗,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升。例如:在教學“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時,設計一場精彩的辯論賽,主題是“傳統(tǒng)文化是財富還是包袱”。教學前要求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在辯論中理論指導辯論,事實說明理論。學生帶著問題自覺鉆研理論、收集事例,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辯論過程中,學生每講到精彩之處,都會產生思想的強烈共鳴。在這樣的辯論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如何辯證地看待我國傳統(tǒng)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強化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經常開展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

三、德育內容要貼近學生實際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德育教學,要實現(xiàn)從理想型到實事求是型教育的轉變。在德育過程中,我們不應該高談闊論,而應如實地告訴學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經濟成分并存,各種思想文化激蕩,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惡、丑”。要教育他們明辨是非,培養(yǎng)道德選擇能力,并且把一些新觀念納入德育范疇,盡量貼近學生。如現(xiàn)代人大多無法拒絕網絡的誘惑,那么,如何在信息時代利用好信息的強大功能是德育教育的重大課題。通過課堂教學,學生認識到客觀條件雖然是問題產生的一個原因,但是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要注意知行合一,把德育落到實處。德育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德育的形式相對“隱形”,然后才能事半功倍。情感是德育教育的載體,是感化心靈的無形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情感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德育。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對學生曉之以理,還要對學生動之以情,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品德教育,提高思想認識。

四、通過社會實踐進行德育滲透

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思想政治教學不僅是要傳授課程內容,而且要通過各種形式滲透德育教育,如演講、調查、競賽等實踐形式,更要緊緊圍繞思想政治課的有關內容或在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教學中,適時、適當?shù)亻_展活動,通過專題講座、交流討論、社會調查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企業(yè)經營者的素質”一課時,組織學生討論曾經發(fā)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讓學生說說自己對這個事件的看法。大家認為,誠信是企業(yè)生存與發(fā)展的基石,如果犧牲誠信騙取消費者利益獲得非法利潤,這個企業(yè)最終必然走向滅亡。在教學“市場交易原則”時,要求學生觀察生活實際現(xiàn)象,討論菜市場看到的真實情景,甚至編排成小品,由學生扮演角色,使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深深體會到不管是消費者還是經營者都應該遵循平等原則。通過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課堂教學結構得到完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調動,德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得到有力的落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在德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5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300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8分鐘,共有214位用戶關注,51人點贊!

在當今網絡發(fā)達、媒體遍布、文化交流頻繁以及自由的時代,文化手段無疑是西方對中滲透的最有力手段。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優(yōu)勢,很大程度上壟斷全球網絡信息,主導著全球互聯(lián)網的管理,為其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提供了強大的支撐。而媒體別有用心、扭曲事實的抹黑和挑撥、文化交流過程中刻意的西方價值觀傳播,以及披著宗教外衣的西方思想傳道都干涉甚至危害到我國的意識形態(tài)。大學生作為網絡運用的主體,直接受到各種思想和言論的影響,同時由于大學生心理不夠成熟、價值觀尚未穩(wěn)定等因素,使得大學生容易受到鼓動,進而做出非理性的事情,威脅到國家的和諧。

(一)借助發(fā)達的經濟和科技優(yōu)勢,利用網絡進行滲透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在網絡方面絕對占據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從斯諾登事件就足可以看出美國等大國利用網絡對世界的操縱。網絡上的信息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真假難辨,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構建還不完善的階段,辨別力不夠強且又處于叛逆沖動期,很容易相信各種不懷好意的信息進而做出有失理智的行為。大學生對于網絡上的各種信息都充滿好奇心,然而對于歌頌國家之類信息嗤之以鼻、充滿質疑的他們,對于通過各種渠道獲知的抨擊祖國、抹黑政府之類的信息卻深信不疑并肆意傳播,這無疑正中其下懷。除網絡信息迷惑之外,各種充斥西方價值觀和與中國傳統(tǒng)相悖思想的影片無可辯駁地成為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當前,以美國大片為主導的西方影片席卷中國,直接沖擊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其中充斥的暴力、犯罪和色情信息,更是讓眾多大學生沉迷其中甚至在行動中不斷模仿。同時網絡中極力宣傳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包括豐富的物質、自由的個性、開放的性觀念等,使得大學生日益向往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而盲目追求奢侈的物質享樂,過度強調個性和迷戀毫無束縛的性享受,這無疑極大的顛覆了中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guī)范。

(二)利用媒體歪曲和扭曲事實,抹黑我國形象

西方各國的媒體在一些事件和對國家領導人的采訪報道中,經常會刻意選用歪曲事實的字眼,借此攻擊我國領導人和政府,并經常用“人權”、“民主”等字眼進行宣傳和攻擊,在滲透西方思想的同時抹黑我國的形象,從而使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動搖,同時也讓廣大民眾對中國政府失望,最終影響我國的和諧。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往往會聽信他國媒體對我國的攻擊言論,進而對我國政府產生懷疑,經常性發(fā)表不利言論,有損我國信譽。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很多大學生對我國《新聞聯(lián)播》等欄目的新聞報道嗤之以鼻,諷刺其美化本國形象,只報道我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他國生活的水深火熱,卻對本國的不幸事件加以掩蓋等等不和諧的言論,而對于一些不明來源、難辨真假的攻擊性信息卻不斷地去傳播和轉載。由此可見,很多大學生對于了解到的信息不加辨認就輕信,成為外媒抹黑中國的“推手”和“幫兇”。

(三)文化交流日趨頻繁,“文化使者”借機宣傳西方價值觀念

近些年來,我國和其他各國的文化交流日趨頻繁,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各種文化相互激蕩、相互融合,是促進世界和諧的有利途徑。然而,在文化交流中,一些國家不懷好意,妄圖用本國文化取代他國文化,進而實現(xiàn)對其他國家的控制。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崇洋的劣根性,對于還未成熟的大學生來說,外國的思想和文化更成了自己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對于“文化使者”文化的宣揚和灌輸不假思索的接受。這對于我國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乃至整個國家的安全都是極大的隱患。

(四)披著宗教外衣的意識形態(tài)滲透

在自由的大背景下,很少有人會因為宗教問題而涉,這就為西方國家的宗教滲透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我國就有很多人因為西方傳教士和廣播布道而信教。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進行宗教滲透的過程中,抓住中國個別少數(shù)民族的不安分因素,利用宗教的掩蓋,將宗教問題和民族問題混為一談,竭力分裂我國,挑起我國事端。

二、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抵御西方滲透

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西方國家對中的意識形態(tài)滲透中卻是最關鍵同時也是最危險的人群,大學生思想失守將是祖國未來最大的威脅,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抵御西方滲透極其重要。

(一)加強大學生政治觀教育

政治觀是人們對國家的政治關系、政治活動的根本觀點。在西方對中的政治滲透中,加強大學生的政治觀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使其更好地理解和執(zhí)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從而在西方的各種誤導和引誘中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動搖。要加強對大學生基本國情、黨的基本路線、愛國主義和形勢政策的教育,使廣大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和路線、方針、政策,積極投身到經濟建設中去。同時要引導大學生認識到愛國主義體現(xiàn)了我國人們的根本利益,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們要熱愛我們的國家,而不應該聽信他國謠言詆毀自己的祖國。加強大學生政治觀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徑和要求。

(二)加強人生觀教育

人生觀回答了人生的價值和目的是什么,自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怎樣度過自己的人生等問題。人生觀決定了人生道路的抉擇,同時也決定了人生發(fā)展的方向。因此,進行共產主義人生觀教育,對于幫助大學生明確生活和人生的方向,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奮斗等具有重大的意義。當今眾多大學生理想迷茫、目標迷失,更多的注重當下享受而不是為將來奮斗,不僅校內逃課,而且校外惹是生非,物質上揮霍無度,理想上卻空虛茫然,亟須加強人生觀教育,為其樹立理想,明確目標。加強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主要是加強其理想教育、價值觀教育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進行理想教育主要是使大學生將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內化為個人的理想,并為之奮斗終身,要鼓勵大學生胸懷遠大理想,腳踏實地地學習和工作。進行價值觀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學生將社會價值和個人的自我價值有機統(tǒng)一起來,并堅持不動搖,不能在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滲透中輕易失去自我。進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就是告誡大學生不能盲目追求物質享受,為滿足虛榮心而高消費,而是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

(三)加強大學生法制觀教育

2013年的“復旦投毒案”震驚了全國人民,作為名校高材生,他們是學校和家長的驕傲,同時也是大眾眼中的國家棟梁,然而卻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害了室友的同時也毀了自己和兩個家庭。當前,大學生犯罪已屢見不鮮,且大多是暴力犯罪,甚至有人只因一時不快而行兇殺人。大學生在各種因素的誘惑和引導下走上犯罪道路,且大學生犯罪率呈上升趨勢,加強大學生法制觀教育刻不容緩。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教育以及遵守紀律的教育,使其更好地了解人民的權利、更好地體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形成明確的法治意識,從而更好地知法守法、依法辦事、遵守紀律。

(四)加強大學生道德觀教育

道德依靠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和人的內心信念來維系,因此要使人們掌握道德規(guī)范并自覺踐行,必須要進行道德教育。大學生就業(yè)難已成不爭的事實,然而在就業(yè)如此困難的大背景下“閃跳族”仍不斷壯大,當然,此間定有合理跳槽者,但也不乏職業(yè)道德缺失、隨意跳槽者。大學生職業(yè)道德缺失已令人擔憂,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方面眾多大學生的頻頻犯錯也引眾人非議,甚至網上瘋傳。因此,要加強大學生的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以及共產主義道德教育,使大學生樹立愛崗敬業(yè)、精益求精、“干一行,愛一行”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樹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風氣和秩序的公德心,樹立對戀愛、婚姻、家庭負責的觀念以及堅持集體主義,能夠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和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6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2636個字,預計看完需要7分鐘,共有117位用戶關注,49人點贊!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 素質教育 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2-0119-02

推行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是21世紀教育的主要目標。初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初中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必修課,是初中德育的主渠道,它承擔著培養(yǎng)初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任。因此,積極研究探討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加強政治課素質教育實施顯得至關重要。

一、何為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

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內在素質和外在素質。內在素質主要是人對世界、環(huán)境、人生的看法和意義,包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也就是一個人的對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為人的“心態(tài)”。外在素質就是一個人具有的能力、行為、所取得的成就等。

二、初中政治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以及有關社會科學常識的必修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彼枷胝握n同其他學科,同其他方面德育工作相比,無論從時間上、形式上還是任務上都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它對幫助中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發(fā)揮著它的德育功能。

同志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擺在重要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边@一論述,把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階段是學生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奠基階段,而構建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思想政治課的根本任務。我們必須在思想政治課中根據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設的規(guī)律,以人為本,教育和引導初中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初中政治課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1.教師必須確立新的教育理念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教師有什么樣的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發(fā)展觀、評價觀直接決定教師的教育行為。教育理念影響著教師對教育的地位、作用的認識,影響教師自身專業(yè)化的實現(xiàn)。教師的一切教育改革行動取決于他對教育改革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認識。教師的每一項改革措施首先都要找到教育理念的支持。

2.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實施素質教育,政治教師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教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要扎實、要更新,業(yè)務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師的言行修養(yǎng)、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

3.要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人本論

傳統(tǒng)教育的“三中心論”,即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都毫無例外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這種狀態(tài)必須徹底改變,用以“學生為中心”來代替以“教師為中心”,實現(xiàn)由“師本”向“生本”轉變。“以學生為本”是我國教育人本論的核心思想,反映了科學發(fā)展觀的客觀要求。教師要及時慷慨地給與每個學生以積極的評價,讓學生生活在希望中,教師對學生的贊揚與期待,將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乃至成長產生巨大的作用。

4.要實現(xiàn)政治課教學與課程的有機統(tǒng)一

教師要理順教學與課程的關系,實現(xiàn)政治課教學與課程的有機統(tǒng)一。追求新的課程價值,構建初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合理框架。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課新課程追求的價值。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十分重視學生知識和品德形成的過程,強調學生獲得新知識、新思想的體驗,改變過去只重結論輕過程的錯誤做法,把結論與過程有機的結合起來,體現(xiàn)了知識與智力、知識與思想覺悟的內在聯(lián)系。

5.優(yōu)化課堂教學,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教學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主渠道,實施素質教育主陣地在課堂。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結構是以講授知識為目的,以教師為中心,進行設計和安排。從教學過程來看,就是“提問―講解―鞏固―作業(yè)”四環(huán)節(jié);從教學關系看,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問,學生答,教師板書,學生抄;從教學方法來看,以講授法為主滿堂灌。這種刻板的程序式教學導致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遭到扼殺。構建新的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結構,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把學習變成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發(fā)展和提升的過程,以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

6.要積極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初中思想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課題,讓學生從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在社會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使學生理解體會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去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要根據課題的需要,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訪問,到農村調查采訪,通過到社會訪問調查,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

7.要建立政治課教學評價模式

對初中學生的評價要堅持全面性評價,即對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避免出現(xiàn)片面性。教學評價的方法,要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要全面地評價一個學生。全面評價一個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和某方面素質的各個側面,不要看到了這一面,而丟掉了另一面。素質教育評價還要堅持以發(fā)展的觀點為指導,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反對以靜止的觀點看問題,相信學生都會變化發(fā)展,相信學生都有發(fā)展?jié)摿Α?/p>

四、結束語

總之,要實現(xiàn)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更新教育、教學的觀念、提高教師素質,優(yōu)化課堂結構,活躍課堂氣氛,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初中學生的素質,才能有機地把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改變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xiàn)狀,真正做到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貫徹實施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 胡志英.初中政治課素質教育的實施[j].讀與寫(教師教育),2008(04)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7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347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9分鐘,共有198位用戶關注,35人點贊!

我們飛虹中學是一所普通初級中學,學習困難的學生較多,學生思想品德差異也較大,特別是雙差生比較 多。以往我們很少研究日常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在備課和執(zhí)教時往往過多考慮教材內容如何 講清,教學資料如何充實、齊備,很少從目標上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對一些層次低的學生,教學效果不很理想 。據此,我們在市教科所的直接指導下,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結合思想政治課中的法律知識部分,進行法制 教育分層遞進教學方法實驗,希望通過這個實驗能探索出提高各層次學生法制觀念、思想品德和培養(yǎng)良好的行 為習慣的方法,獲得在思想政治學科實施分層遞進教學的經驗。

實驗過程

一、分析情況,確定目標階段

第一步,根據教學大綱,分析教材,制定總目標。

我們課題組根據把學生培養(yǎng)成“四有”公民這個中學階段的教育總目標,根據總課題組提出的讓學生“學 會學習、學會做人”的初中階段教育目標,認真學習教學大綱,研究分析了教材的內容,考慮到學科的特點制 定了總目標。我們認為思想政治課不但要教給學生一定的知識,而且要通過知識傳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并貫 徹落實到行為上。因此,我們從認識、情感、行為三方面制定了總目標。

認識方面:學生能理解“法律”一詞的含義,知道我國現(xiàn)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法律規(guī)范對青少年成長 的密切關系;知道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經濟政治生活都離不開法律;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情感方面:學生在遵守國家的法律,懲治違法犯罪方面能表現(xiàn)出愛憎分明的情感。

行為方面:學生能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的義務,勇于維護憲法和法 律的尊嚴。

第二步,分析情況,進行學生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不能僅僅根據分數(shù)而定,因為理論知識的掌握,并不代表他的思想和行為,因此我們根 據這屆學生進入中學后的表現(xiàn),聽取任課老師和班主任老師的意見,根據學生的法制觀念、意識以及在遵守法 律、法規(guī)方面的表現(xiàn),確定了由低到高的四個分層類型。

第一層:不知法、不懂法,并有違法甚至輕徽犯罪行為,沾染了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氣。

第二層:有一定法律常識,但是非不分,看到同學違法犯罪行為不檢舉、不揭發(fā),甚至包庇、間接違法。

第三層:有一定法律常識,能分清是非,自己基本守法,但對違法犯罪現(xiàn)象不聞不問,明折保身。

第四層:有較強法制觀念,不但個人自覺守法,而且對于犯罪現(xiàn)象,敢于揭發(fā)甚至斗爭

第三步,根據每一層學生情況,確定每一層所要達到的分層目標。

第一層目標:初步了解書本上講授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識,能分清是非,基本上知法守法。

第二層目標:了解我國的基本法律知識,尤其是和青少年密切相關的有關法制內容,是非分明,并能與違 法犯罪現(xiàn)象劃清界限。

第三層目標:能知法懂法守法,在遵守國家法律,懲治違法犯罪方面能愛憎分明,勇于維護憲法和法律的 尊嚴養(yǎng)成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良好習慣,能運用法律武器進行自我保護。

第四層目標:有較強法制觀念,對法律知識有濃厚的興趣,不但自己學法守法,而且還能積極宣傳法律, 教育他人知法懂法守法,并能運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法律知識幫助他人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第四步,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分層目標

將課題總目標、分層目標印發(fā)給學生,教師詳細解釋,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分層 目標,同時對學生強調:所選的目標要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應該是經自己努力能夠 達到的目標。另外學生在選擇目標時,可以適度修改,甚至可以自訂目標。

第五步,學生選定目標、教師調整,最后學生明確目標。

學生選定目標后,有的過高或過低。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學生情況,幫助學生調整目標。經過師生共 同調整目標后,要求每一位同學都能明確自己的目標,并為之而努力,同時教師也明確了學生的層次類型。

二、根據目標,進行分層教學、教育階段:

1.課堂內分層教學

備課 教師在制定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時,必須考慮對各類學生的不同要求,要把一節(jié)課中的各個環(huán) 節(jié)上,高中低三個層次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實現(xiàn)這些任務的形式寫在教案上。

講授 在課堂教學的講授方法上,我們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采用搭臺階的方法教師搭一層,學生登一層 ,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打開思路,在知識不斷深化的同時覺得自己聽懂了、學會了,激發(fā)學生繼續(xù)登臺階的愿 望,最后達到課堂教學目的。教師不要求每個同學都達到最高臺階,不同層次同學達到相應的臺階就算基本達 到要求,并繼續(xù)鼓勵學生向高層次臺階邁進。(參見頁底所示的在講授權利義務時所搭四層臺階的示意圖。) ────────────────────── │權利概念││具體權利││掌握權利的含義││權利義務相同點│ ──────────────────────

─────

│ 權利義務 │ 列出 舉例 對照例子講述 分析得出 │ │

│ 相互關系 │

───── ────────────────────── │義務概念││具體義務││掌握義務的含義││權利義務不同點│ ──────────────────────

第一層要求 第二層要求 第三層要求 第四層要求

提問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存在的問題,精心設計 一些帶有啟發(fā)性和復習 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做到有的放矢。

討論 課堂討論采取三種形式:

同質組討論:把同一層次分在一組內,不同層次的組討論不同程度的問題,討論有針對性,效果理想。

異質組討論:混合編組,討論同一問題,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的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同質組討論,異質組交流:將同一層次的同學分在同桌,一起討論屬于本層次范圍內的問題,然而請不同 層次的小組互相交流各自討論的結果。

作業(yè) 作業(yè)分層有兩種形式:

(1)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數(shù)量,不同內容,不同難易程度的作業(yè),對層次低的學生布置較少,較容易 的作業(yè)。而層次較高的學生布置較難、較多的作業(yè)。

(2)全班同學作業(yè)相同,但降低對低層次學生的作業(yè)要求,提高對高層次學生的要求,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 給予不同程度的幫助。

2.課堂外分層教育

課堂外的教育應做到“二結合,一落實”,即:結合分層目標,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落實重點,做到重 點學生重點幫教,每位政治課任課教師在所教班級重點落實一、二幫教對象(第一層學生)。一方面幫助他補 缺補差,另一方面經常向班主任了解情況,找學生談心,了解目標達到情況,鼓勵和幫助他實現(xiàn)目標。

對于層次較高的同學特別注重培養(yǎng)他們在課外學法的興趣,諸如搞了法律知識專題剪報小組,組織法律知 識競賽,從而激發(fā)了高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在語文組配合下,參加了區(qū)政治小論文的評比活動,并獲 得了此項比賽中的一半獎項。

三、形成性評價階段

根據學生知識考核成績,根據學生目標達到的程度,進行師生共同評價。學期結束后,先進行知識考核, 命題兼顧各個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A知識的題占60%,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題占30%,有一定難度的 必做題占10%,同時增加10%可以讓高層次同學發(fā)揮的選做題,使試卷能反映各層次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yǎng) 程度。教師要求第一層同學只要達到50分,第二層同學達到65分,第三層同學達到80分,第四層達到90分,學 生只要達到這些要求就算合格。然后,讓每個同學根據一學期的各方面表現(xiàn),如出勤、早自習、課堂紀律、作 業(yè)情況,特別是行為習慣和校內外各方面表現(xiàn),加上知識考核目標達到的情況,自己考核目標達到的程度,并 報出成績,教師根據所了解的該生情況進得調整,并向學生說明調整的理由,最后在學生認同后,得出考核成 績。不論哪一層次的學生只要達到自己訂出的目標,就能得到好的成績和評價。

實驗結論

法制教育分層遞進教學法在我校實驗了近兩年,我們初步歸納了以下五點結論。

1.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法制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層遞進教學,使學生在教學過程的各項活動中緊緊圍 繞自己選擇的分層目標進行有效有目的的努力。實驗結果表明,通過教學,學生對法律知識掌握程度明顯高于 非實驗年級,提高了政治課的教學質量。

2.思想政治課實施分層遞進教學,學生不僅知識掌握達到目標要求,而且在情感和行為上也達到了目標要 求,進而提高了思想覺悟。分層遞進教學,克服了以往造成的思想教育目標高不可攀、學生由于達不到要求而 自暴自棄的弊病。現(xiàn)在學生可以通過一層層攀登,慢慢達到目標,學生思想覺悟提高的效果明顯。

3.分層遞進教學法,可以解決高層次學生“吃不飽”,低層次學生“咽不下”的矛盾,調動了學生學習的 主動性、積極性。隨著分層遞進教學法目標層層達到,給差生以足夠的學習和思想提高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習 困難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習困難學生轉變。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8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83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90位用戶關注,51人點贊!

本文就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其應用的必要性,針對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結合筆者本次研究,提出了注重時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時效性,指引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評論,將時事政治與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等策略。最終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實現(xiàn)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

時事政治;初中政治;課堂教學

一、時事政治在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新課改之前,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不高原因有兩點:一是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二是政治教學課程枯燥、乏味,其內具有抽象性。然而在新課改后,初中政治教學將時事政治引入課堂,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1]。

2.符合素質教育的需求時事政治是德育的關鍵,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各項素質。學生通過正確的認識社會事件、持續(xù)的關注時事政治,可以促進學生思想的轉變。另外,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及時的對各類社會事件進行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信息的提取、加工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3.符合市場的需求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在金錢的誘惑下極其容易出現(xiàn)思想不正的現(xiàn)象,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思想并不成熟,在各種利益的誘惑下很容易出現(xiàn)拜金主義等思想。因此,就必須給初中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教育。教師將時事政治事件引入政治課堂并進行分析,有利于促進學生反思,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二、時事政治在教學中應用的現(xiàn)狀

大部分學校對時事政治教學引入初中政治教學中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些學校反對將其引入政治教學中,主要是顧及到學生不能深入的了解時事政治,由于學生思想不成熟,因而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并且引入政治課堂的時事政治,只是簡單的告訴學生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及內容,而沒對其做深入的探討;另一方面,有些學校只是為了應付中考,而讓學生死記硬背時事政治,而由于老師沒有對其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很難理解其深層意義;另外,在一些農村中學,由于信息不暢,政治課堂上老師不關心或者無法關心發(fā)生的社會事件,從而使得時事政治不能引入初中政治課堂[2]。

三、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注重時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時效性政治理論能夠促進對時事政治的理解,而時事政治又能夠詮釋政治理論。因此,初中的政治教師應該具備關心時事政治的良好素質,在生活中可以通過多種媒介對新近發(fā)生的重大新聞事件進行了解,例如,電視、微博、微信公眾平臺、新聞類的app等。教師可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向學生們講述所獲取的時事政治信息,以提高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關注時事政治。

2.指引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評論由于初中生知識面較窄、能力有限,不能深入的對時事政治進行分析評論,而且也不了解一些事件的真實情況以及隱藏在事件背后的內容,極其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的風氣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時事政治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使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深入了解事件的緣由,分析事件的好壞,從而做出相應的判斷。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積極的參與討論中,尊重學生的觀點,擴大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能夠積極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對于學生錯誤、荒誕的評論,教師應該予以引導并指正,從而促使學生關心時事政治,提高學生政治學習的水平[3]。

3.將時事政治與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教師將時事政治與政治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相結合,以提高政治教學的質量。一方面,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時事政治事件,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與分析,使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依據所學的政治理論來分析時事政治,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事件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收集時事政治信息,并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久而久之,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學生都會被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能夠提高學生運用政治理論來分析時事政治事件的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雖然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但又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教師在引入時事政治到課堂的時候,既要注重時事政治的教育性和時效性,又要指引學生對時事政治進行正確的評論,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闞玉柱.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求知導刊,2015,02:20.

[2].時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華少年,2015,22:245.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9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2236個字,預計看完需要6分鐘,共有196位用戶關注,54人點贊!

【關鍵詞】初中政治 ; 教學策略 ; 新課改 ;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7-0070-01

初中政治學習是學生們第一次正式接觸政治教育的時期,這個時期是培養(yǎng)初中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因此對于初中政治的教學不應該單單局限在對考試分數(shù)的追求上,更應該在內在精神的升華上下工夫,促進我們國家的精神文明的全面有效發(fā)展。但是,現(xiàn)在很多的初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阻礙了學生們對于政治這門學科的了解和實際運用。因此,如何改善我國初中政治教學的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政治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1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嚴重

目前初中政治課程的開設完全是為了來應付中考,同時有關教育部門對于中學政治教學不夠重視,這主要表現(xiàn)為初中政治課程并不能像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些科目一樣成為每年中考的必考科目,初中政治有時是不作為考試科目的,即便是作為考試科目,很多時候都是開卷考試,這種應試教育的理念嚴重的影響了政治課程在中學中的開展。而且有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將來高中文理分科會選擇理科,因此沒有必要對政治了解太多,只需要能通過考試就可以了,大大降低了對初中政治的學習興趣。

1.2學校、老師對政治課程的輕視

初中政治課程在學校中的地位比較低,很多學校在安排初中政治課程的時候,往往難以做到一視同仁。對于初中政治課程的安排較少,甚至出現(xiàn)其他學科的老師兼任政治老師的情況。這些都是學校對于政治課程輕視的表現(xiàn)。很多老師對于政治課程重視程度不夠,在備課、授課過程中積極主動性不足,甚至老師會在課堂給學生畫重點,讓學生自己去背,從而可以把時間擠給其他課程。

1.3研究探討氛圍不濃厚

在一些中學,數(shù)學、語文、英語這些課程開展的有聲有色,學校還專門聘請一些知名的教師作為各科的學術帶頭人。這些學術帶頭老師經常開展各類教育教學科研活動,帶動全校的相關教師學習氛圍效果十分顯著。但是反過來在政治教育教學方面并沒有開展相應的學科內教研活動,即使有也僅僅是為了應付一些領導的檢查,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實際作用。

1.4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落后

初中政治課程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精神世界進行提升的思想教育課程,有著嚴密的理論結構。這種理論結構嚴密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比較難以理解,需要學習者反復的思考和揣摩,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目前很多的初中,沒有能力配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施,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比較落后,老師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即便上課不好好聽,沒有領悟其中的內涵,只要會背就能通過考試。

二、初中政治教學處于困境的原因

2.1教學改革的動力不足

“改革才能進步,改革才能有發(fā)展”,這句話應用到初中政治教學再合適不過了。但是目前學校、老師開展教學改革的動力不足。大家已經習慣了過去老一套的政治課程教學方式,在應試教育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因此,學校、老師不愿意冒著風險去進行政治教學的改革,改革失敗影響的是學校的教學質量聲譽。這是當前初中政治教學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

2.2應試教育是最大的“絆腳石”

應試教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雖然現(xiàn)在全國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但是依舊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問題。對于政治的學習,多數(shù)學生都是考前突擊,而老師本身也由于政治學科所占比重不大,對政治學科不重視。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將重點放在比重較大的數(shù)學、語文以及外語上。這也是阻礙我國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原因。

2.3尚未形成立體式的教學模式

把課堂理論與課外實踐緊密結合,是所有學科都應該探尋的方向,尤其是對于初中政治這種需要在實踐中感悟內涵的學科而言。初中政治課程教育僅僅是課堂內的一般教學,沒有延伸到課堂外,缺乏立體教學模式的應用。很多的課外興趣小組其實是名存實亡,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以及學校的組織安排也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學校以及教育部門對校外的政治教學基礎設施以及教育基地投入較少,不能夠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

三、改善初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的新策略

3.1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形式

初中課堂是一個有機的教育組合,它可以很好的將老師和學生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為了激發(fā)起學生對于學習政治課程的積極性,讓學生擺脫對政治的厭煩感,要讓學生能夠有機會主動地參與到政治的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成為政治課程教學的主體,自己提出問題,自我進行剖析,自我進行總結,老師起到輔助的作用。這是一種對課堂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方式。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3.2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

(1)政治老師在課堂的內外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政治氛圍,讓學生置于其中,親自的去感受和體驗,并且憑借自己學到的政治知識以及生活經驗來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

(2)汲取學生的直接思想。政治老師要和學生多進行溝通,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教學所需,像學生對人生價值方面等等。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加強講解,課下加以引導,為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念奠定知識基礎。

3.3嘗試開展探究教學

探究教學的最大優(yōu)點是可以充分的激發(fā)學生實踐思考能力,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在初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將教材中的探究案例和學生的實際思想進行結合,促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全面發(fā)揮與發(fā)展。同時在探究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與總結能力。有利于學生對于政治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偉.我國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池州學院學報,2010,(2):45-47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第10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62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47位用戶關注,44人點贊!

[關鍵詞]初三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價值;必修課;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

初三思想政治課是對初中畢業(yè)生系統(tǒng)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的必修課課程。它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途徑,也是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重要標志。面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思想政治課所具有的導向功能、保證功能、轉化功能無論我們怎樣評價都不會過分。但是重視語、數(shù)、外、理、化教育,輕視思想政治課,“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在相當一些學校領導和師生中還沒有根本解決。在我國初中教育尤其是初中畢業(yè)年級教學中還未徹底改變應試教育方法。

一、初三思想政治課是國家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重要陣地

政治價值十分突出國家意識是超越理性的一種政治信仰,它是特定社會集體利益的反映,它對于事物的說明或解釋總是受制于某一階級的利益,以服務于這種利益為最高準繩。盡管現(xiàn)今的世界上有多種多樣的國家制度,有多種多樣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但每個國家都在通過意識形態(tài)來控制社會,鞏固統(tǒng)治,培養(yǎng)自己的接班人。所不同的只是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上的差別。我國是人民民主的國家,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是代表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初三思想政治課與其它學科或課程在教育職能上大有區(qū)別,它肩負著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使命,它在向青少年灌輸國民意志,排斥異端思想,把握輿論導向,提供精神動力,促使社會價值觀的終極導向一元化中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政治價值因此顯得尤為突出。今天,國際國內環(huán)境發(fā)生了深刻而復雜的變化,市場經濟的重利性、競爭性、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極大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思想,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日趨多元化。同時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文化傳媒極力向中國灌輸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這一切使得意識形態(tài)與現(xiàn)實分裂所造成的精神危機、價值危機、信仰危機在青少年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顯著。由此可見,不重視思想政治課的政治價值,我們就會犯歷史性的錯誤。重視思想政治課價值,并切實搞好初三思想政治課教學直接關系著國家的命運。

二、初三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在教育改革中有著重要的價值

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都面臨著學生生存能力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發(fā)展要求的問題。傳統(tǒng)課程上存在多學科并立、分裂、結構單一化、封閉化而內容上學科之間重疊、交叉的弊病。教育內容擴大化、多樣性與教學時間有限性之間的矛盾以及學校教育五天制與家庭社會教育兩天制的不合理格局,極不利于學生人格的全面發(fā)展。為此許多國家改變了隨意增加學科的傳統(tǒng)辦法,把改革的目光投向學科的融合上。充分有效的發(fā)揮各學科課程的整體作用,推進綜合課程的課程改革成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我國教育過去深受前蘇聯(lián)模式的影響,實行的是典型的分科教育,幾十年來,雖然為社會主義事業(yè)也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但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學生素質發(fā)展不全面,適應面窄,知識結構不合理等弊端在知識經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日益突顯出來。

三、初三思想政治課在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中有其獨有的價值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針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這一教學方針是由思想政治課本身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從思想政治課教學任務來看,它不僅要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的教育活動,對中學生進行公民品德、馬克思主義常識和有關社會科學常識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使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還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提高思想道德和政治覺悟,指導行為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課與其它課程在教育價值上體現(xiàn)出一定的差別。初三思想政治課在整個初中教育工作中有著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注重其價值的發(fā)揮,給予它足夠的重視與支持,關系著百年樹人的大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參考文獻:

[1]《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謅議》 詹桂賢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一)《標準》的基本理念更加突出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一,倡導以師德為先,把師德作為小學教師的第一要素。兒童具有的向師性等特點,特別要求小學教師應注重以身為范,做好兒童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著名學者錢穆曾說過:德育是中國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政治教育信息

  •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
  • 政治教育教學論文73人關注

    (一)《標準》的基本理念更加突出小學教育專業(y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一,倡導以師德為先,把師德作為小學教師的第一要素。兒童具有的向師性等特點,特 ...[更多]

教學范文熱門信息